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但如何正确、灵活地解决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本质?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此选择了这一内容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分析与思考】“体积与容积”是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容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转换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紧紧围绕一张A4纸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一张A4纸中揭秘数学。笔者着眼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培育,结合“一张A4纸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寻找数学核心素养的孕育点和生长点,阐述培养学生“三会”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内容,"长方体与正方体(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以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编者首先借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总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进行的一节总复习课。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让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并适当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四棱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突出转化规律,体现数学化思想。本案例中描述的教学片段,就发生在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之后进行的拓展练习。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46,P47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能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长方体长、宽及高的关系,会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字母公式.2.能较熟练地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133页练习二十八第3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洞中漏下去,为什么?”这一题的教学有利于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这部分内容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拓展练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高是12厘米,如果高减少4厘米,体积就减少40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我让学生先小组  相似文献   

9.
1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概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利用动画效果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堂倡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注重体验、敢于创新、乐于探究,使数学课堂充满"韵味",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在认识了长方体特征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只有符合长方体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导入 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你们都学会什么了?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0):86-87
《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建立不仅需要数学思考,更需要实践感悟。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由模型引入,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长方体知识为基础设计的复习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对长方体知识自主化、系统化的整理,加深对长方体形体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2.数学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观察想象、合作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化曲为直、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等数学思想方法。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4.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动机,促进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尤为重要,因为猜想可以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引导猜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案例1】圆柱体的体积导入环节。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形体?生:一个是圆柱体,一个是长方体。师:谁来猜一猜,哪一个体积大?师: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曾看过这样一则介绍,有个中考状元的学习方法是:每当做完一道题目后,总要停笔思考这道题还可以怎么解答?这道题如果换个条件该怎样解答?久而久之,试卷上的题目他觉得自己早已思考过,解答时也就轻而易举了。反思其学习方法,我认为可以用"悟"字来总结。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悟一悟",或许学习数学就不那么难了。一、在读中感悟,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书本上有这样一段内容,"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S,高就是圆柱的高h。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V的计算公式是V=S h。"读这段内容后,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一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和第二学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表面积计算后,对立体图形的再一次认识,是学生数学思维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提升,是今后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等的重要基础。体积与容积,学生“熟悉”但并不“熟识”。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近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来辅助数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概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利用动画效果营造学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导入 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你们都学会什么了?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好!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些内容上一节练习课. (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分层练习 1.正方体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