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温州是个濒海向洋的港口城市,自宋代以来,几度对外开放,海外贸易较发达。同时,温州社会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民众素有流动的习性。1877年的温州开埠,更加剧了温州人移民海外。通过考察发现,近代温州海外移民在规模上呈现阶段性、缓慢式的增长态势。而以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温州人,借助日益延展的海上交通线,奔赴日本、南洋及欧洲各国,掀起了近代温州海外移民的热潮。这也成就了现当代新移民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2.
钱氏皇室在吴越中后期普遍文人化的趋势,对于温州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各种史籍、地方志于吴越钱氏刺温者众说龃龉,故有必要予以厘清,有利于温州本土区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弘治温州府志》是温州府志中一部号称最为详实的地方志,然仍难能精而详。以《弘治温州府志》为基础,考辨吴越钱氏皇室刺温史实,并对该书及他书如《全唐诗续拾》等相关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订补。  相似文献   

3.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具有大进大出的移民潮特点,对温州移民社会的研究可以有三种视角,即由外向内移民、由内向外移民、由内向内移民,这三种视角揭示了温州移民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5.
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在离开源方言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声、韵、调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形成了既不同于源方言,也与周边方言包括其他移民方言不一样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周边方言、普通话、源方言及自身演变等多种因素都密切相关。其中,周边方言尤其是晋语上党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普通话,再次是源方言和自身演变,其他移民方言则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温州侨乡形成的独特性,成为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从民俗学时空理论的视角,以温州侨乡为中心,将跨国移民、侨乡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俗文化相联系,并对这一区域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是一种有意义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刘基文化在温州文化建设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了温州文化的特性基础上,指出了温州文化特性中的不足点;并进而在研究刘基文化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刘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诚信文化是温州文化有益的实质补充""刘基文化的经世之道将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向高层次发展""刘基文化与温州文化有融通性、亲和力",阐明了刘基文化在当今温州文化建设中作用.  相似文献   

8.
温州特色小吃种类,以面粉、米粉划分,有矮人松糕、灯盏糕、县前汤圆、白蛇烧饼、双炊糕、马蹄松、猪油糕、炒粉干等。按照动物类区分,有温州鱼饼、鱼圆汤、鸭舌等。温州小吃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继承了历史饮食传统,迎合民众饮食需求,北方移民后代饮食习惯留存,温州人多地少等。  相似文献   

9.
嘉定钱氏家族在清代学术中具有很高地位,有嘉定"九钱"之称。钱氏家族的学术成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仅与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有关,而且与当时书院教育和家学传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钱大昕是钱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厘清钱大昕的派别归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钱氏家族。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源起于特定的地域环境而产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地域文化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地理限制,但并不封闭,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地与周边地域文化进行交流的一个开放状态之中。特别是移民迁徒,移民与土著新旧文化互动促使地域文化发生演变,为地域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移民之外,促进地域文化演变的最大动力就是国家意识。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宗教也是一个地域文化演变的重要元素。所以,地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实是自然条件与人为性因素互动之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闽粤赣边区在行政上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是汉民族客家民系最重要的聚居地。闽粤赣边区盐粮问题由来已久,粮食方面,闽西、粤东均缺粮,赣南盛产粮食。食盐方面,当时食盐由国家统销,汀食福建盐,赣南食淮盐。而潮盐优质廉价,汀、赣二州百姓,都喜食潮盐。盐制的不合理和粮食分布的不匀称的状况构成了闽粤赣边区的盐粮流通。清代闽粤赣边区食盐贸易频繁,米盐贸易成为闽粤赣经济区域商品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该经济区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汉代复仇之风盛行,最为直接而重要的原因在于主张“大复仇”的春秋学占据了国家政治思想和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春秋》大复仇学说的最终形成主要得力于公羊学的鼓吹。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形形色色的复仇故事,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大复仇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越绝书》、《吴越春秋》及《燕丹子》三书也是著名的大复仇作品。  相似文献   

13.
唐末五代,王审知及其子孙统治福建近半个世纪。本从王闽政权所实行的职官制度的角度将其统治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职官制度进行探讨。第一个时期自公元898年至908年王审知继王潮任唐威武军节度使统治福建,政治身份是唐朝的地方节度使,其属官完全依照唐制,受唐王朝任命。第二个时期自公元909年至925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福州升为大都督府,王审知便以闽王的身份统治福建,虽然自命职官,但向中原王朝称藩臣,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定期纳贡,是称雄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原动乱的情况下,王闽政权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福建的经济化迅速发展。第三个时期自公元926年至945年,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物皆如天子之制。尔后王氏兄弟子孙为争夺帝位,日寻干戈,相互残杀,内乱不止,政治腐败,势力日削。他们所实行的职官制度完全是独立的国家之制,自称国王,下置宰相百官,终于导致王闽政权的灭亡。王闽政权各个时期实行的不同的职官制度与其治乱兴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互联网、大数据和流通4.0时代的到来,直接催生温州商业模式发生变革。温州市区通过打造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商业中心,以提升温州现代商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使温州成为带动市域、辐射浙南闽北赣西的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本课题在市场调查基础上,考察温州市区商业网点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温州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新型商业业态培育构想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清中叶温州因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进行了透视,发现:政府“地主政权”的角色扮演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宗族组织不是由于其慈善功能,而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生存理性和安全理性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从而恢复了社会秩序。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宗族在今天的社会治理中所具有的地方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记·商君列传》生动地记载商鞅变法的经过,也表达了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商君之法治国,所以司马迁对奠定秦并六国基础的商君变法的评价,一定会受到变法后秦国统治的成败影响,司马迁不但是以史学家的角度,而且是以经学家的角度,把追求王道政治的实现作为评判标准。就叙述者的角度、立场而言,《商君列传》是反秦反法家时代的产物,但又不能不承认其贡献,因此在《商君列传》中,可以读出儒法对抗的纠葛。  相似文献   

17.
温州瓯语区内部方言一致性很强,但不同地域之间仍存在方言字音差异。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可建立方言相近性数学表达式及其变通型算式,由此计算分析温州瓯语方言间字音差异程度的亲疏关系,从而揭示温州瓯语源于温州城区瓯语方言,分南北两路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一生好仙,在许多重大政治事件背后都有他求仙的动机。张骞通西域除地缘政治、军事目的外,也有武帝求仙的考虑。武帝好仙既受神仙信仰弥漫的时代风气影响,亦是武帝本人企望长生不老的私欲使然。好仙使武帝在治国战略上轻重失序,到晚年方始悔过。  相似文献   

19.
以闽粤赣经济协作区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力、旅游竞争潜力三个方面出发,对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找出差异与优势。针对闽粤赣13市的旅游竞争力呈现出福建沿海地区较强、广东沿海地区较弱、内陆地区居中、大部分城市实力一般的格局,各市政府应提高时发展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加大时旅游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各市应加强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冼姓是地域性很强、古越族色彩很明显的姓氏,岭南较多,而岭北少有。有关该姓氏的来源,学术界一直有分歧,有中原沈子国说、福建迁来说和岭南本土说。文章全面分析岭南各种冼氏族谱有关冼姓来源的记述,指出这些观点实是为遥遥华胄而杜撰的,错漏百出,据岭南的冼氏族谱而否定冼姓的古越族色彩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