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爱华 《江西教育》2002,(22):30-30
作文的技巧指的是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将生活外显成文的技能。离开作文的技巧就无作文可言。优秀的作文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作文技巧。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积累作文技巧的兴趣,养成积累作文技巧的习惯。一、从课文学习中积累入编教材的文章题材、体裁、风格多样,文质兼美。其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均蕴含着高超的技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潜心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适时点拨,并引导他们在作文实践中运用、迁移,帮助其内化吸收,提升为自己的作文技能。如《白杨》一文开头一句是:“茫茫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  相似文献   

2.
【文题设计】 高山竹林是国宝熊猫的家 ,原始森林是珍稀植物的家 ,滔滔长江是白鳍豚的家 ,高楼大厦中、山区茅屋里有人类的家。说起家 ,你总会有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感悟。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不少于 6 0 0字。【创新点拨】 所供材料给你的信息是 :这里的“家”是个外延宽泛的概念 ,它不仅指人类的家 ,也指其他生命的家 ,还可以拓展至集体、家乡、祖国甚至地球等概念。这就为我们取材和构思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具体方法是 :1 .打破写“人之家”的惯性思维 ,把选材的目光投向其他生命的家。例如你如果对熊猫有…  相似文献   

3.
李丰矿 《学语文》2007,(2):9-50
许多谈图式作文的论文都将图式与作文模式挂起勾来,似乎图式就是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可以套用的“模式”。但是,如果我们对图式理论做更深入的考察,就可以发现,将图式作文等同于作文模式显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实际上图式理论对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指导意义应该体现在创新作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在作文形式方面,运用图式理论可以指导学生在文体调用、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形式拓展等方面体现出创新特色,从而为学生作文提供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过程,通过文章中的人、事、物去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而超越文章的本身,产生新的思想,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学生的作文过程更具有创造性.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合理利用CAI,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CAI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作文起步教学时,不妨设计一个作文游戏软件,在鼠标的指引下,卡通主人公由开始听到作文害怕,继而勇敢地经过观察、谈话、游戏巩固、说话、动笔写作、修改等关口,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作文。以此消除儿童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儿童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作文的基本流程,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二、利用CAI指导学生作前观察 起步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要写好起步作文,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做…  相似文献   

6.
材料一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导引]写作本题,关键是要选用具有较强情感内蕴的、有开掘潜能的意象.这样的意象,材料中已经作了提示,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灵动"二字.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选材构思,选材愈独特,结构愈新颖,就愈能在与众不同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盛燕 《考试周刊》2009,(5):72-73
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除了要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如冷改法、换改法、集体评改法、导改去、示范修改法、定点修改法等。  相似文献   

8.
情境作文是使学生借助某种特定的情况、环境来调动自己的观察体验,从而实现培养其写作个性和创造力的一种作文设计类型。按其训练目标的侧重点,可分为素描作文、角色作文和情景作文三类。它由条件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其条件要做到使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其要求要做到既严格,又具体。设计的难点在于所创的情境内容上要有延展性,立意上要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运用,以及对语的掌握与驾驭能力;也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认识能力,同时,还可显示其对生活和体验、感情倾向和知识储备情况。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作训练是增强学生的学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对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评语应充满真情和希望,是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废除传统的套话、废话,运用具有亲和力的、具有朝气的激情语言,尽最大可能地消酴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听、说、读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最近几年来,中、高考的作文改革力度加大,进程加快,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为此,研究中、高考作文动向的文章层出不穷,甚至研究出了考场作文“三字诀”、“五字诀”、“八字诀”或“三步骤”、“五步骤”等等.为学生应对考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作文材料9题     
《中文自修》2007,(2):52-55
一堆木材或煤块,又冷又硬,但如给它们一点火种,木柴、煤炭就会生热发光,产生力量。  相似文献   

13.
运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探讨开放性作文教学的方法与运用,主要阐述以下三个问题:1、用“日记、练笔、小作文”来给写作“松绑”;2、多元命题,启开学生的心灵之窗;3、巧“评”激思,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一个作文教学的课例为背景和素材,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文教学案例的精彩片段描述;第二部分是反思与感悟,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要引领学生写生活作文、指导学生写个性作文,从而创新打造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作文讲评不是说相声,不能胡诌瞎扯,作文训练不能流于形式。那么,如何革除现行之弊病呢?那就得“多练、少批、重讲评”。  相似文献   

16.
闫苏 《湖北教育》2000,(6):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在今天以前和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所以,作文应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不与生活实际、思维规律相结合,没有内容,作文起来也就只是无源之水,照抄习作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作文时真正是有感而发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做尝试: 一、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拓展并激活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成为作文的“会学者”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专家波依尔认为:参加学习的每个成员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从而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依据此理论,在作文评价上我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传统的作文本,代之以活页作文稿纸(包括作者姓名、时间、题目栏、构思图栏、正文、批注栏和总评栏。图略),从而使传统的在作文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单一评价(具体关系见图①)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评价(具体关系见图②)。师生关系变成了“合作伙伴”的关系,学生也成为了作文评价的主人,并因此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创新作文,就是打破传统作文模式,自由自在地抒写、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的作文。许多满分作文,除了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功夫之外,绝大多数是利用日积月累的知识,将早已储存头脑中好文章的独特之处,加工移植而成。通过对近年中考高分作文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题材、布局和语言三方面是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就三、四年级的作文教学谈几点经验:一、指导阅读,搜集素材。二、训练口语,以说促写。三、确定主题,勾勒思路,独立写作。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作心理包括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作动机、作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教师要探究规律,优化中学生作心理,变被动作为学生主体需要作,培养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作,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