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主要关注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处理含挂靠歧义的英语关系从句时的认知加工过程,探讨工作记忆广度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加工。实验选取143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加工作记忆广度测试,其中36名学生被选为眼动实验受试。实验结果如下:1)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处理含挂靠歧义的英语关系从句时的认知挂靠偏向与英语母语者不同。2)外语能力的高低及工作记忆广度的大小均影响受试对含挂靠歧义英语关系从句的认知加工。3)在线眼动实验和离线问卷调查结果不一致,说明外语学习者的初次感观加工和再次认知加工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
英汉关系从句加工策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反应时系统实验来探讨英汉关系从句加工策略问题。两个因素影响关系从句的难度,即:中心词在主句中的位置及中心词在从句中的语法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语言的不同结构导致不同的加工策略,但是工作记忆是影响母语汉语、英语关系从句的加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工作记忆在句法歧义消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句法歧义消解的理论争议涉及工作记忆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句法消解问题时工作记忆的测量有两种方法:阅读广度任务法和"扇形程序".句法消解问题的脑功能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能力的差异会影响对句子的加工:工作记忆能力强的人采用序列加工策略,而工作记忆能力差的人采用并行加工策略.歧义区间、加工策略、年龄等因素是工作记忆在句法歧义消解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解决句法歧义消解问题的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大脑激活主要涉及颞叶左后外侧、额叶左后回内侧和两侧视觉皮质等区域.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应注意解决"在线"和"离线"不同实验范式造成的问题;同时应当更多地开展跨语言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应着重探讨中国人加工英语歧义句以及汉语句法表征和英语句法表征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丽  李维青  焦江丽  刘茜 《考试周刊》2012,(68):162-163
本研究采用Daneman和Carpenter的测量工作记忆广度的实验范式,分析熟练双语者与汉语单语者在汉语背景下的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及其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双语环境下,早期习得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与母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存在差距。(2)第二语言背景下,工作记忆容量高的熟练双语者阅读理解成绩好.工作记忆容量低的熟练双语者阅读理解成绩差。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文静 《现代英语》2023,(16):56-59
以依存语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两个句法标注语料库,文章以平均依存距离(MDD)为计量指标,对比汉英关系从句的句子处理难度。研究发现:(1)汉语关系从句低挂靠比高挂靠时的平均依存距离小,二者句子处理难度存在显著性差异。(2)英语关系从句低挂靠比高挂靠时的平均依存距离小,二者句子处理难度存在显著性差异。(3)无论在低挂靠还是高挂靠时,汉语关系从句的句子处理难度都要比英语关系从句的处理难度复杂,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文章还基于依存理论探讨了以上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明丽 《海外英语》2012,(13):29-30
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很大,母语一直干扰着外语学习者。汉语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上的干扰是非常明显的。该文主要通过汉语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干扰的现象谈一下认识,并通过分析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解决的办法。从而减少和避免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莉 《海外英语》2023,(23):82-85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多方面。歧义句的加工研究能验证语言加工机制,促进语言学习。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研究使得学习者关注母语引发歧义的同时更加注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子加工机制,以此调整句法结构来促进语言理解。研究发现,母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和二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句法结构、工作记忆容量和语义关联性等都会影响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9.
英语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已掌握了某种语言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外语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知识的影响,故出现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经掌握了汉语的许多知识,学生掌握了汉语知识,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对学习英语有积极的一面,也  相似文献   

10.
以汉语作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其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把母语的规则移植到外语学习上来。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的相异之处甚多,使学习者的难度增大。本文从研究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产生的干扰入手,分析了产生母语干扰的主要原因: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教学环境;学习阶段。提出了对待母语干扰所应有的态度,以期对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而英语学习在中国属于外语学习,学习者受母语干扰情况严重,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分析母语干扰现象及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其母语干扰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外语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是现代人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事倍功半的效果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笔者以心理学为基础,讨论了英语学习与掌握母语的不同——生理结构、认知水平、动机及社会化。从而提出了英语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心理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认知能力、处理好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利用母语知识进行迁移、目的语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元音格局的理论,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对歙县(深渡)方言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元音发音进行实验分析,考察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方言母语元音对英语元音学习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母语对英语元音的发音存在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付荣文 《海外英语》2012,(5):88-89,91
在外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言语技能的习得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是明显不同的。就前者而言,他们已经形成了母语的思维模式和语音动型,并且形成了带固有性特征的汉语思维方式,这种原有知识对外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母语思维的认知策略角度,分析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作者对新疆师范大学178名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受试的178名少数民族学生最赞成形式操练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2.形式操练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成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试者认为传统学习方法和交际学习法都对外语学习的进步有帮助;3.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更加依赖母语,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学习焦虑感较强,表层动机也显得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学英语母语对外语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的。母语总是顽强地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中国人讲英语,一般都不同程度带有"汉语味",这个自不必说。汉语在其它层次上,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各个方面的诸多特征,老是被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要不断排除母语干扰、把侵入和渗透到所学英语知识中的汉语成分"排挤"掉,使我们的表达尽可能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说话接近。对于汉语思维对母语干扰的错误,我们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成效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汉语和英语存在巨大差异,系统地理解汉语母语背景和母语阅读能力对儿童英语阅读学习的影响,有助于教育者更精准地识别并解决我国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遇到的特殊挑战,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成效。笔者围绕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时遇到的独特认知挑战与干预训练开展了系列研究,从认知行为和脑电活动两个层面揭示出汉语母语背景对英语单词自动化解码存在深刻、持久的制约。在实验室和学校开展的随机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专项语言技能训练及非特异性的音乐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突破母语制约。因此,我国英语阅读教学需要高度关注汉语母语背景的特殊影响,基于对英语阅读学习特定认知挑战的研究证据,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训练。同时,英语教学还需要被置于更广阔的学生发展和成长背景下,通过综合运用音乐活动,优化学校与班级氛围等多种手段,为提升我国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成效提供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语系,因此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要大于正迁移。本文拟从语音、词汇和语法3个方面讨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以期帮助学习者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婷  邱春光 《家教世界》2012,(18):87-88
很多人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经常说出或写出不地道的英语。这提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母语在作祟。外语的学习往往是在学生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母语在客观上总是要对外语的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如何看待母语对目的语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母语与英语的之间关系问题。本论文将以个别国家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母语在英语习得中的主要影响,以此作为各个民族外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时应加以利用或是避免的辅助工具,从而使学习者掌握更加熟练、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