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时代,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饭菜让孩子一人吃;电视遥控器由孩子掌控……人们渐渐将分享遗忘。这是人类生命意识在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开始,孩子是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喜爱,或被动地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吃、睡、玩,去处理、安排自己与周围的人、事的关系的。慢慢地,这种安排就发展成为一种较少变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习惯。显然,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孩子的生活井然有序,充满生气;相反,则会使孩子的生活杂乱无  相似文献   

3.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一说,悠久的历史文化铸造了中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食材越吃越高级的同时,同时显现出越吃越原始。那些乡土民风的饮食生活,成为城市人生活向往的一面。因此,如何充分地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菜"是今后烹饪教学的又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些都使得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多数家长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自己以前吃过的苦。因此在这种不正常的“宠风”的吹拂下,加之教育方法不当,很多孩子成为问题孩子。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个家长,想叫孩子快快长大,便叫孩子从早到晚吃个不停,吃不下也硬塞,那么人们就会责备他:你简直要把孩子撑死!因为众所周知,人的肠胃有一定的容量,对食物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生活无规  相似文献   

6.
在非典肆虐的北京,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别的且不说,中小学放假使得每家每户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孩子、孩子在家吃什么?能不能按时学习、做作业?家里有个初一男孩,我不免为此忧心忡忡、焦头烂额。一日数次电话,提醒他勤洗手、多喝水,按时写作业,给自己热午饭,以至有年轻的同事笑称:“难怪现在好多人不要小孩,太恐怖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生活了几年,我发现在国外长大的中国孩子一般都比国内的同龄孩子更高一些,这一方面缘于西方国家人们教育鼓励孩子多运动,孩子的体育成绩越出众,就越受欢迎;另一方面也与吃西餐有关(非  相似文献   

9.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3):102-10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肉禽鱼类的消费量持续上升,而对谷薯类主食的摄入量则持续下跌,这种变化在孩子中尤为明显.同时,随着超重儿童、肥胖儿童的增加,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多吃主食会更胖,因而也默认了孩子少吃主食.但是,这种做法低估了主食对孩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人生需磨炼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要求很严格。它发现孩子挑吃挑穿,就对孩子说:“一个人生活不俭朴、只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不是好料,将来肯定不能创大业。”孩子长大后成了皇帝的女婿,完全可以荣华富贵,养尊处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这个题,家长朋友们一定觉得好笑,作文怎么“吃”得出来?可别笑,我在指导孩子作文时,的确从“吃”入手,把握“吃”与“写”的关系,引导孩子“吃”出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对家长指导孩子作文也许有些启发。“吃”出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吃是孩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总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2.
我熟悉的一位幼儿园老师,很会教自己的独生儿子关心别人。她家祖孙三代五口人生活在一起。有一次,爸爸买回两瓶鱼罐头,儿子小刚就要打开吃,妈妈把罐头接过来,打开盖子问小刚:“这鱼先给谁吃啊?”启发孩子把鱼夹出来,先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然后孩子才自己吃。妈妈从不让儿子独占独吃。  相似文献   

13.
一、吃:我们要求孩子不挑食,少吃零食,好的和差的都吃,不剩饭,不撒饭,以培养孩子从小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我们把孩子不太愿意吃的胡萝卜加工细做成胡萝卜粥等,让孩子高兴地吃下去,决不强迫孩子硬吃,这样孩子就逐渐地喜欢吃各种菜了。在家里我们也经常吃粗粮,从营  相似文献   

14.
曹秀玉 《辅导员》2010,(12):40-40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种说法:“我们吃了苦,不能让孩子再吃苦,我们没有的要让孩子有,我们亏了不能让孩子再亏了。”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受苦”,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不惜重金为的是能给孩子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找回生命意识中的这份失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时代,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饭菜让孩子一人吃;电视遥控器由孩子掌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于是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而吃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吃的要求也高了。饮食文化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它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饮食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从饮食观念、餐具和用餐礼仪三方面来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心理巧暗示润物细无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要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最好按照一定的方向去行动,尽量少用命令的形式提出要求。例如,有的孩子偏食,不肯吃青菜,父母就不宜用命令的方式,强迫他吃,可以自己先大口大口吃,并且说“这青菜真好吃”,还可以谈论青菜的营养价值高。这样,孩子多半也会随着吃一些青菜了。其实,这就是暗示的作用。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相  相似文献   

18.
<正>小班幼儿入园后,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孩子在园的进餐情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群人照顾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才开学吃饭时有不会吃的、吃饭要人喂;习惯左手拿勺的;边吃边玩,饭撒的到处都是;挑食偏食的,等等。老师就发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家长都表示束手无策,甚至有家长说出一顿两顿不吃也没有关系,反正他饿极了也会吃之类的话。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呢?在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太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时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全面呈现,人们信奉教育的价值与力量,重视孩子成人成才,业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一个人受教育的背景决定着其自身发展的力度、高度。关注孩子的今天,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今天对孩子成长的投资,就是对未来家庭幸福生活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性社会过程的需要,通过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已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全家几代人围着孩子转,久而久之,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不良因素,从而造成孩子交往、合群能力差,大多孩子都不愿与人接触,自己的玩具、食物、用具等一律不让别人碰,班里的玩具、图书等都想全部据为己有,不愿和其他幼儿分享、合作。那么,应该如何使小班的幼儿学会和人交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