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纸媒如何突破?"增强可读性"是唯一路径。特别是党报,首先要从标题上"破题",真正做到"准确而不偏颇、具体而不空泛、鲜明而不模糊、生动而不呆板"。一、做好"减"法,让读者轻松阅读与都市生活类报纸比,党报的标题"楼层"高,大多为"两层",多则"四五层":有时候主题成两行,多达40多个字。这样的标题形似海带,被称之为"海带标题"。如此之长的标题,哪  相似文献   

2.
阅读率下降的三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阅读率下降是近一段时期媒体和出版人关心的热门话题.据"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近五年来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阅读率为60.45%,2001年下降到54.2%,2003年下降到51.7%.2003年识字人群中只有51.7%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比历史最高的1999年下降了8.7%.读刊率从1999年57%下降到2003年46.4%.调查显示,只有5%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现实情况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2008,(8):47-47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报纸为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新媒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为了解全国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  相似文献   

4.
在遵循公序良俗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阅读率,是晚报赢得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在"让报纸更好看、更有用"的目标鼓舞下,经过全体同仁不懈努力,《南湖晚报》最近几年不仅发行量继续递增,广告收入也持续攀升,成为嘉兴地区最受市民欢迎的读物,以及广告客户首选的发布媒体.  相似文献   

5.
我总觉得,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相似文献   

6.
正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可谓媒体中的"轻骑兵"。2014年3月中旬,《三门峡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短短3个月时间,加关注者达3000余人,人气增长之快,完全出乎意料。在对所发稿件的阅读率进行统计时发现,有些普通稿件阅读者只有几百人乃至几十人;而一些受社会普遍关注的稿件不但阅读率高、转发率也非常高,阅读率少则几千人次,多则几万人次。通过稿件的阅读率对比发现,读者在关注内容方面,也是有所选择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只有了解读者的"胃口",有针对性地选编稿件,才能吸引读者,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延琳)12月4日,第三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在京发布.这一调查项目,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前两届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进行,本届始于2003年底.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郝振省介绍,这一调查项目是为全面了解我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现状与变化趋势而进行的一项连续性、公益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前两届的调查报告推出后,为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调查资料、数据和相关信息在全国出版界得到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市民阅读率是下降还是上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上海图书馆作为案例,分析近年来市民阅读率的持续上升的态势,并揭示在这种上升趋势中呈书本阅读、电子阅读和网络阅读立体发展的格局以及市民阅读普及率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9.
国民阅读率下降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去年12月底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中,有关国民阅读率统计数据及显示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出版界的广泛关注.报告中有关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图书、杂志的阅读率分别为60.4%、57.0%,到2003年已经下降到51.7%和46.4%,三年内持续下降了8.7个和10.6个百分点.只从抽样数据来看,我国国民的读书量的确在减少,这一问题引起人们的担忧是难免的.毕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国家的发展是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当下,在信息海量涌来的现今,晚报如何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留住读者的眼球?如何在双休日中给人们提供可口的精神大餐?这给晚报周末版提供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都说现代化有陷阱,近代以来却没有一个国家不希望尽快实现现代化:发达的想更发达,落后的在持续追赶。30余年后,中国将基本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圆一个半世纪以来华夏儿女的最大梦想。撑起现代化大厦的,表面看来是一叠叠形似砖块的货币,因为没有发达的资本、繁荣的经济,绝无可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而实际上,打开层层货币的外包装后,其核心却是一本本形似砖块的图书。是图书而不是钱钞,构成了现代化大厦的基石和坚砖。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在一个低阅读率的前提下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今天的世界强国往往同时也是图书出版的强国,更是国民阅读的强国,其国民阅读率远高于甚至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媒体时代,纸媒必须提供与手机不同的阅读体验,才能吸引读者。版面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以最好的形式表现版面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版面风格。一般而言,不同的新闻出版物的版面风格都应有所不同,但同一种新闻出版物的总体风格应该保持一致。整体构思编辑在着手排版之前要有编排思想,要有整体构思:今天上报的稿件用哪  相似文献   

13.
孩子因阅读而成长.只有读书,才能使孩子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走出局促阴暗的精神洞穴,迈向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舞台.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犹太人十分崇尚《圣经》中的一句名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正因为整个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着崇尚阅读的基因,所以,不管身居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犹太人的阅读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平均每人每年阅读的书籍达6 4本.读书对人生大有裨益,犹太人坚持不懈学习的优良传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许多的科学家、思想家,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首. 从犹太人的传统反观我国国人的阅读现状,国人现在的低阅读率与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极不相称,与高速经济增长率更是形成巨大的反差.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阅读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人均读书、读报、读杂志的时间在减少,远远低于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与犹太人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受这种阅读氛围影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状况更是令人担扰,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功利性的阅读倾向十分明显,一旦阶段性的目的达到了,阅读的事便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相似文献   

14.
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更注重精神与文化的消费和享受.而实行双休日制度的情况下,周末又成为人们这种消费与享受的主要时段.这给报纸的周末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这些年来,浙江日报周末版<钱塘周末>,继承浙报大气、灵气、秀气的报纸风格,以高雅、典雅、儒雅的文化产品提升读者休闲时段的精神生活水平,得至了读者的好评,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关于阅读的各项话题又成为了出版界以及学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日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07  相似文献   

16.
阐述期刊交易博览会对期刊阅读的意义,说明国民报刊阅读率不高与缺少全国性的展示活动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针对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指出图书馆应采取提供更大的阅读便利,建立系统的阅读推广计划,加强少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关注潜在阅读需求、网上阅读需求等对策,并通过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改善国民阅读状况,提高全民素质。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本文针对我国阅读率下滑的现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提高阅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造成全民图书阅读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对如何引导读者正确阅读,重新燃起读者的阅读激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最近在不同类型部队、不同层次人员中作了一次比较广泛的读调查,发现部队对报纸总体评价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听到一些比较尖锐的、普遍的意见。其中有一种意见颇发人深思——“选读的不是首选的。必读的不是爱读的,读过的不是有用的”。解释这种意见就是:在有多种报纸可挑着看时,部队报纸不是被首选的;基层单位只订军内报纸。每天安排半小时“必读”军内报纸,但并不是官兵最爱读的;而读了军内报纸。从上面获得有用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提出了一个军队报纸或军事新闻的有效阅读率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