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四章第三节,是理解后而的“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理解必修一中“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的基础.本节概念较多,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吴寿泽 《考试周刊》2014,(47):153-153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复杂,而且概念繁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作者主要针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节内容介绍了几种教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细胞呼吸》位于高二生物第三章第七节。因本节内容中的有氧呼吸和线粒体相联系,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知识相联系,呼吸作用与生活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总复习,有关前后连贯的知识,可按下述三条纵线串连起来,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一、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生物的多样性在这条“纵线”上,可引出几个综合题: 1.基因、蛋白质和生物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 2.基因、DNA、染色体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试从分子水平扼要解释生物界是丰富多采的? 二、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  相似文献   

5.
高级中学《生物》(全一册)教材的一、二、七章中多处涉及到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和能量流动的问题。由于“能量”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往往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常因感性认识不足而导致这部分内容难于掌握。我们知道能量代谢往往伴随着物质代谢,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也就是物质的分解、合成等过程。我从与能量有关的物质着手,进行这部分教学,效果不错,我总结了以下与能量有关的物质:1葡萄糖是细胞内的重要能源物质。2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3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4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  相似文献   

6.
王华 《现代教育》2003,(5):108-108
在医学生物学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这一过程,理论性很强,且很抽象,难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翻译”这一节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7.
一、概念学习与概念图 1、概念学习 何谓“概念”?“概念”是指被归为同一类事物共同属性之抽象,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名词或符号指称。例如:“10”是代表一个特定的数量概念;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科学。推而广之,概念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极具意义与功能,由于概念是事物属性的抽象,所以面对环境中纷至沓来的复杂信息,  相似文献   

8.
张芳玉 《科学教育》2004,10(5):59-60
1.1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的表达”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就能在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变异的实质及规律。这节课的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的有关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部颁四年制中专教学计划,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计标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从适应于一般简单的形象思维到一个复杂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为了促进直观与抽象这一对矛盾的转化,加强中专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如下环节:  相似文献   

10.
1制作原因在新课程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这一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相对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自己制作出相对科学而实用的教具,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这节内容不错的方法。让学  相似文献   

11.
毕明军 《生物学教学》2005,30(10):79-79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中介绍,在某些病毒中RNA可以自我复制,并且还发现在一些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就使人认为DNA和RNA这两种核酸在病毒中共存。而在高中《生物》选修课本中明确地写着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要么是DNA,要么是RNA。两种核酸能否在病毒中共存呢?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微生物的代谢”内容包括三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微生物在代谢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因此这节内容在本章中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涉及了微生物细胞内的两种代谢产物和两种调节方式,阐述了环境中的物质成分是酶合成调节的物质基础,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酶活性调节的物质基础。学习“微生物的代谢”对进一步理解第一册第三章中植物和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本章中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将要学习的微生物的生长等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DNA是合成蛋白质的“图纸”,而所有DNA的总和则被称作“基因组”。但实际上参与生物蛋白质合成的DNA只有很少一部分。比如人类只有2%的DNA参与合成蛋白质,其余的98%一直被看做是“摆设”。但最近科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很可能颠覆上述理论常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学论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了论述方便,以下简称“双主论”)这较之片面强调以教为主,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然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教学过程处于复杂的矛盾运动中,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里,教与学的地位和作用又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仅仅用空泛的、抽象的“双主论”来解释这一复杂的过程,笼而统之地说什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非但不能科学地、准确地揭示教学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15.
黄辅云 《广西教育》2004,(3B):30-31
“DNA的结构”教学内容理论深奥,学生感觉抽象,学起来复杂难懂,很难理解和记忆。例如四种碱基、磷酸、脱氧核糖,都是以符号代替,学生对其来龙去脉难以完全掌握。因此,DNA的结构是生物教材里四种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中最难教学的内容。而“DNA的结构”教学内容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的知识基础,它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位置,不容忽略。在常规教学中,我们需要准备许多挂图、模型和一些自制的纸片(表示化学符号)进行授课,费时费力,而学生主要依靠视听感觉获取知识,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不易维持长久,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采用儿童“玩积木”的一种智力游戏方法,以FLASH平台,应用“移动对象”的设置,用电脑预先给学生制作一些有关构成DNA的素材,让学生在上课时(最好一人一机)按画面中提示的步骤,拖曳相关结构安放到任意位置,依照教学要求,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直至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其教学过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三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遗传密码在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心法则及基因的概念等教学内容。其中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DNA作为遗传信息分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合成等  相似文献   

17.
孟咸荣 《科学教育》2004,10(6):48-49
第一,从目的要求来看,本实验定位于“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这一要求与教学大纲要求相比是有差距的。与要求相对应,该实验的方法和过程,也基本上属于一种描述性的“按图索骥”,虽然能够比较准确地指导学生“怎么做”,但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尽管很多的老师在完成本节实验课时也会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46-47
<正>1主题和背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内容,在新旧教材中都是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制作PPT,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利用问题案以问题串的形式串起整节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江绍伦认为:“由于教学是一个人际关系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传递情感、知觉、技能、观念以及处理各种抽象关系的方法,所以,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为了使交往富有成效,必须对合适情境中的合适的人使用合适的字眼”,  相似文献   

20.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反的,相互制约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过程。同化作用是生物从外界吸取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合成自身的新的原生质,并且贮藏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生物分介体内旧有的原生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各种各样同化方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同化方式。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来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