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滕春娥 《情报科学》2019,37(7):163-170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性的集体记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 传播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守护人类的文明。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研究成 果的梳理和综合述评,以进一步明晰当前的研究现状、厘定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过程】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 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客观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 究较为丰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相关研究还较少。社会记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会成 为档案学新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水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系统性保护水文化遗产显得尤其紧迫,全方面多维度传承水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因此从元宇宙视角探讨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推动水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多维度传承。【方法/过程】以水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组织理论与方法,从元宇宙视角融合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求,通过欲组织水文化遗产资源、融合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关联、资源再生和资源融合应用五个方面来构建水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知识化、情景化、服务化虚拟仿真体系,提出元宇宙视角下都江堰水文化遗产元宇宙应用实例。【结果/结论】元宇宙视角组织水文化遗产,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推动水文化研究。【创新/局限】元宇宙集成和融合多技术和方法,实际高效应用还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彭博  童兆莉 《情报科学》2023,(3):100-108
【目的/意义】面对网络中大量由非结构化数据构成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如何从中抽取知识构建知识图谱并进行应用研究,是新媒体时代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深度利用的基础。【方法/过程】文章首先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结构特征按照主题与类型进行分类,随后采用有针对性的关键词抽取方法获取概括信息资源主题的关键词,通过SPARQL检索在外部知识库中进行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命名实体识别,最后利用词汇相似度算法依托本体进行知识融合,构建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在实验中进行了网络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知识抽取与知识图谱构建,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推理,开展了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分析需求。【创新/局限】由于文化遗产领域内容庞大,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的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未来信息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本文从文献计量视角出发,全面分析该 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检索式在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到 1969-2017年信息集 成领域相关文献 5725篇,通过利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等方法,借助于 CiteSpace、HistCite、Excel等分析工具,从 发文时序变化、研究主体分布、发文期刊分布以及研究主题演化等方面对信息集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与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本文结果揭示了目前信息集成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探索并讨论了该领域的热点趋势 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为未来信息集成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于瑶  钟隽誉 《情报科学》2022,40(8):177-184
【目的/意义】立足于图书情报学,对我国研究生群体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对研究机构、论文数量年份分布、期刊分布、主题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从而掌握该领域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基于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关于研究生群体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集中于行为特点、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三个方面。理清各主题内部划分,阐释重要概念,把握研究重点,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研究生群体学术信息行为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创新/局限】探讨研究生群体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新视点,提出在该领域研究中考虑学科交叉因素以及应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促进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研究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职责,探讨了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国际图书情报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分析与比较,深入分析了热点主题、高被 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 17种图书情报学领域高影响力外文源刊近三年间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热点主题、高被引论 文及热点论文等进行了多视角的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主要呈现 出三个热点主题;领域高被引论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域热点论文侧重于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杜超楠  袁勤俭  岳泉 《情报科学》2018,36(3):99-104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我国隐私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指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为 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思路。【方法/过程】基于2004 年至2016 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隐私问题的项目 数据,利用共词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我国隐私问题研究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隐私保护”成为隐私 问题研究中的重点,且隐私问题与“物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共同构成热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9.
王山 《情报科学》2019,37(10):164-169
【目的/意义】研究前沿探测目的是及时并准确发现研究领域前沿知识,为领域研究工作者提供情报支持, 为企事业、政府等单位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法对研究前沿相关概念、研究主题探测、研究 前沿主题特性与研究前沿主题探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现有研究前沿主题探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结论】 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前沿探测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领域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支持 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现状及主题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东颖  樊振佳 《情报科学》2018,36(6):156-161
【目的/意义】农村信息服务关系新时期农村信息化、精准扶贫脱贫、返乡创业等时代任务,也是解决“三农” 问题关键举措,描述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过程】面向农村信息服务主题,采用 文献计量方法,对 2000-2017年期间的 1620篇学术论文从发表时间、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分 析,并对国内农村信息服务的主题演进路径进行梳理。【结果/结论】揭示了我国在农村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信息化、信息需求、信息服务模式等方面;农村信息服务主题与社会宏观需求 结合紧密,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将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图书情报学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过程】本文利用社会网络领域的术语为检索词,从CNKI收集了图书情报学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论文,对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工具、数据类型及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时,关注的研究主题,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数据类型都呈现为一个集中与分散的状态。另外,研究主题不同,关注点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研究层面呈多样性、细粒度性等特点,重点揭示了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与研究主题间的潜在关联,研究工具与数据源类型也是本文的关注点,但对研究工具用于解决的具体问题方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2.
张蕴娣  于宁  赵闯 《情报科学》2022,40(10):187-192
【目的/意义】以主题聚类的方法揭示国内图情领域区块链研究热点,为区块链在图情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 参考。【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区块链在图情领域应用的全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提取 了470个关键词,并利用杰卡德系数计算文献的相似程度,形成10个主题聚类,之后利用IG(信息增益法)计算所有 关键词在主题聚类中的重要程度,通过前10位核心关键词阐述各主题聚类中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通过主 题聚类下的年度发文趋势分析区块链在图情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文章共提取出区块链技术、智慧图 书馆、资源建设、信息服务、阅读推广、隐私保护、借阅服务、科学数据、版权保护、情报分析十大主题聚类,并将其归 纳出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拓展层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未来研究趋势将更加集中于情报分析、智慧图书馆、 阅读推广、科学数据、版权保护、隐私保护六大主题中。【创新/局限】对研究主题的分析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视角进行 分析,如知识图谱等。  相似文献   

13.
高翼  彭爽 《情报科学》2023,(5):161-168+180
【目的/意义】为了梳理国内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把握该领域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核心期刊和CSSCI为样本,对该领域作者、机构及热点主题等问题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教师信息素养研究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的积极态势,研究主题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信息化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实证研究等方面。未来研究趋势是多元信息素养相融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多维度视角研究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构建本土化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创新/局限】以科学文献计量为依据,清晰地展现了近20年我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路径,掌握整体动态和趋势,为该领域后续深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目前健康信息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将梳理健康信息领域的国内外成果,明确健康信息领域发展历程。【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对健康信息以及健康信息领域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健康信息管理与服务、健康信息素养与教育、健康信息保护与信息技术影响、健康信息交流与传播方面4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最后归纳研究现状,明确健康信息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总结领域的发展规律。【结果/结论】健康信息领域目前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缺乏特色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的不足,并总结了健康信息素养、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行为、健康信息服务、健康信息系统5个方面的发展规律。【创新/局限】本文将国内外健康信息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4个方面,虽然能够较好地涵盖领域核心内容,但是对于细粒度、待发展的研究内容可能有所遗漏。  相似文献   

15.
田亚丹 《情报科学》2021,39(6):123-133
【目的/意义】针对现有主题演化方法难以满足预测目的的需求,本文从知识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知 识主题演化预测模型,为探究科学领域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提供方法。【方法/过程】通过Lda模型抽取知识主题,利 用马尔可夫和隐马尔可夫构建主题稳态与主题热度的演化预测模型。【结果/结论】以云计算领域的科学文献作为 实证分析对象,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预测知识主题稳态分布情况与未来热度趋势,且在热度预测 精度上较灰色模型更高。【创新/局限】本文只考虑了横向主题内部的热度高低变化,没有进行纵向维度上各知识主 题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年来文化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研究。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料的存储、搜索和开发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雪梅  黄微 《情报科学》2018,36(5):165-170
【目的/意义】主题分布研究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文献的主题,基于自建主题或者替代主题的主题分布研究可 以展现主题发展演变机理。梳理我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现状,可以呈现该领域研究重点和研究取向。【方 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趋势图、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我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的研究现状。【结果/结论】我 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主要集中于替代主题分布研究。建议我国图书情报学学者关注自建主题分类表研究, 构建出能够反应我国主题发展特征的主题分类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分布规律、主题演变机理、主题发展趋 势、学科发展史等方向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李全喜  王姣 《情报科学》2022,39(2):177-182
【目的/意义】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现代企业亟待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间信息系统为企 业实现跨组织资源流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途径。【方法/过程】本文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从发文规律、核心作者群 体、研究主题的时间变化等方面对国内外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最后得出未来研究 应该跳出地理因素限制,扩展合作网络,利用科学的新方法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调节与管理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创新/局限】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细化主题分类。  相似文献   

19.
王凯利  李进华 《情报科学》2018,36(6):105-112
【过程/方法】本文以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信息源,以“信息行为”为主题检索 2008-2012和 2013-2017 两阶段的相关文献。基于共词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利用 Mindmapper绘制主题演变图,比较分析近十年我国信息 行为研究主题的持续、弱化及转移。通过绘制两阶段的战略坐标图,探讨信息行为研究主题的成熟度及发展情 况。【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信息行为领域的持续研究主题集中在图书馆服务、学科服务、信息组 织、信息检索、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信息素养教育、虚拟社区及信息用户研究等方面,并在近五年出现新的研究主 题。【目的/意义】本文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梳理近十年来我国信息行为研究主题演化情况,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提供参考和帮助,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了发现交叉学科领域学术群及前沿研究主题,更有效地揭示交叉领域研究的核心研究者, 进一步发现核心学者与前沿主题之间的关联特征,促进国家重大交叉科研项目的合作攻坚,发现潜在的合作前景 并有效组织前沿重大交叉合作团队。【方法/过程】就地理信息领域内的关键词、作者、文献、期刊以及机构等信息进 行分析,采用双聚类分析的方法,实施了作者与主题的双向聚类分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高产作者与研究主题的 关联特征,揭示出作者与主题间的关联关系。【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双向聚类方法具有突出的研究效果,既发现了 领域核心学术群体,又发现了前沿主题。进一步的关联分析发现核心学者群与前沿主题之间的关联特征,从而可 挖掘出隐性的跨学科主题与学者之间的关联。【创新/局限】从横向(研究者)与纵向(研究主题)两个方面进行双向 聚类分析,并同时考察两方面的关联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