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设想和改革思路:课程置换、实践教学、订单培养。旨在培养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全面拓宽学生的就业前景,充分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建立专业人才的最优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电力高等院校中,特色强势专业主要是电力和动力专业,作为非主流专业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其就业情况表现为就业率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狭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大、学校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有认识偏差等。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改革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部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计算机掌握程度也在渐渐提高。只开设一两门计算机基础课已经无法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和用人单位对这类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笔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参考新的就业形势,分析探讨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就业率主要途径,所以高等院校都应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旅游院校着手,浅谈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目前,计算机教学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高低,不但反映该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对于医学高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这是因为:①课程的需要。卫生统计学是预防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公共课成了各高等院校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在三本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计算机这类应用类课程,如何适应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为学生拓宽就业途径,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求而进行改革。本人通过多年来教学中发现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修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怎样从现实实际出发,结合其它所有因素,通过实践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每个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XML这种应用很广泛的可扩展标记语言成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本文结合普通院校培养学生的类型、XML本身的优势特点和不同类型的应用课程,提出对XML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以学生为基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确保这类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普遍性的趋势,但是逐年增加的高等院校学生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式的严峻,社会就业市场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本文针对我国以工为主的高等院校财会专业协同创新模式情况展开研究,发现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趋于同质化,导致财会类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本文针对新建高等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对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定位,对其协同创新模式进行调整与改革,以提高高等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学生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1.
XML这种应用很广泛的可扩展标记语言成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本文结合普通院校培养学生的类型、XML本身的优势特点和不同类型的应用课程,提出对XML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以学生为基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确保这类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的一大社会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工作重点。因此,高校在学生的首次就业成功率上的工作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院校竞争力的高低。本文主要以医学院校为准介绍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为例简单介绍其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全面培养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医学高等院校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在学生基本能力塑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教育资源的紧张以及高等院校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调研,建立基于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进行有效测评,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煦 《华章》2010,(31)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育的现状,从课程、教材、学生、教师等方面提出了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思路和设想,以利于提高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介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性,最后从学生个人、学校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等院校特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毕业后的就业目标,为大学生全面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将自身优势发挥到就业中。而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到职业规划生涯中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互动以及在模拟场景中进行更加真实的体验。文章将具体对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如何科学的评价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工作实际情况以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基础上,着重从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两方面浅谈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相似文献   

20.
学风是普通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可以从学风建设的两个载体入手。通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学风建设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就业的方向,提高对就业的信心,保证学习的有序进行。再者通过学生活动,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