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沈思彤 《辅导员》2014,(9):61-61
"彤彤,作业写完了吗?"唉,自从升人高年级以后,妈妈的"紧箍咒"就念个没完。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抽出时间去看"闲书"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我喜爱的书。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就钻进书房,在里面"啃"个没完。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我看那些书吗?因为那不是正课,会影响学习。可自从我看了《窃读记》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我就开始与妈妈"唇枪舌剑"了。  相似文献   

2.
占正帮 《湖南教育》2010,(10):63-63
三十多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当时的我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青年。三十年后,我成长为小学高级教师,成长为一个在《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日报》《山西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和上千个幽默笑话的"学者型"教师。所有这些,与《湖南教育》这位老师对我的引领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远与近     
和一位喜欢诗歌的同学聊天,说起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小诗,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她赞叹:"好美!"然后问我:"它在表达什么?"惭愧,其实我也不是太明白……还好,它跟今天要谈的话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刊发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早上五点左右)"。现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刊发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早上五点左右)"。现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虎妈"的话题,无疑是由冬至春、席卷美国的一场"沙尘暴"。但这一话题,也并不为所有美国人所知。在笔者所任教的大学,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何为虎妈,但教授们对此都有着相当的了解。笔者的美国同事说,这是因为年轻一代早已不再看杂志、报纸,恐怕也不大看电视新闻,而对知识分子或教育界人士而言,这无疑是无法绕过的话题。二月,笔者的系主任特别转来一篇发表于《国家》杂志上的文章,题为《虎妈综合征》。系主任告诉我,《国家》杂志是美国知识界一家非常重要的媒体,虽然对外的知名度并不如《纽约时报》或《时代周刊》那样显赫。  相似文献   

7.
杂花生树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12):117-117
《杂花生树》这本小书,是叶兆言发表在《收获》、《作家》上的部分同类作品的合集:《周氏兄弟》、《阅读吴宓》、《江南女子》等,共九篇文章,都是较长的读书随笔。叶兆言的"陈旧人物"系列尤其深受读者欢迎。他在读吴宓、鲁迅这样"陈旧人物"的时候,与一般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人物都曾在他祖父、父辈生活中出现过——叶兆言出身文化名门,祖父是叶圣陶,父亲叶至诚也是编剧和作家。文化名门之后,书读多了,事看多了,笔下就氤氲起沉静的士子气。写人记事,力求还原历史,往往发人之所不发,言人之所讳言。  相似文献   

8.
刘畅 《小学生时空》2009,(1):99-100
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童话故事,有漫画,还有《水浒传》、《红楼梦》及《西游记》。我最喜欢《西游记》,虽然看了好几遍,但我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后收获都不同。  相似文献   

9.
裘高飞 《考试周刊》2011,(15):213-213
在上思品课《信守承诺》后,一位同学问我哪里有《厚黑学》的书,我问他:"看这本书干什么?"他说:"能学会圆滑地待人处世。"我很惊讶地对他说:"你相处的都是同学啊?"他长叹一口气说:"现在班级关系也很复杂哦!"我顿时无言。  相似文献   

10.
此生三爱     
王敏淑 《师道》2006,(4):1-1
我少年时候是典型的电视迷,从《铁臂阿童木》《霍元甲》《上海滩》《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到《西游记》《红楼梦》,这样一部一部看下来,自己都记不清曾经看过多少部电视剧了。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16岁那年的三月开始看的一部外国片子《边卡》,总共70集,每天晚上10点半开始放,那个时间正好是我下夜课回来的时间,一天一集地一直看到中考的前夜。同学里有因为考试前压力太大而疯的例子,所以那个时候能够那么自毁前程还坚持看电视的可能没有几个。我一直很庆幸我的爸爸妈妈能够那么的相信我,在以上大学为唯一出路的年…  相似文献   

11.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12.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小火炬》结下不解之缘。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给每个班级订阅了好几种刊物。在这些刊物里,我最喜欢的要数《小火炬》了。那时候,《小火炬》可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环保芝麻卡"、"走进地球村"、"科学工作坊"等栏目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3.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重视课外阅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不断提高阅读品位。"下面我以苏教版教材的配套读本《语文课外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为例,谈谈我这些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大话西游》台词中的"无厘头"语言,给传统的话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而这些冲击归根结底是修辞在话语中应用导致的,本文从象似性相关理论结合修辞格分析《大话西游》的台词,以解释观众看此电影时常发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感谢有你     
占振华 《教师博览》2010,(12):62-62
有人说,"朋"字是两弯清朗的月,因为彼此明亮,才成为"朋友"。《教师博览》陪我走过多少春夏秋冬,和我一起看日出,一起入眠。在我心目中,你就是明亮着我的那轮清朗的月。你犹如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引领着我们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曾在《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中,访谈《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忠告青少年的三句话很发人深省:"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相似文献   

17.
《史记》和《汉书》在某些篇目中不仅内容上有诸多的重合之处,用字上也是大同小异。这些用字上的差异校勘学上称之为"异文"。"异文"中有一部分属于同义词的范围,同义词的显著特征是"同中有异"。本文从同义词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分析这些异文中的"同中有异"现象,并将这些同义词分为本义相同而引申义不同的同义词、本义不同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和本义与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8.
成语,古已有之。"夭桃秾李""凤凰于飞"见于《诗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载于《山海经》。《周书·史宁传》语及"衣锦还乡","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明史·吴时来传》说到"宵旰忧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读书,什么《上下五千年》、《名人传》、《童年》以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等等,我都看过。我尤其喜欢看小人书、漫画书,比如《老夫子》、《父与子》、《变形金刚》等等,可是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赞成。后来他们看我太入迷了,就严令禁止我接触它们。哎!可是我真的喜欢它们呀,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带来趣味。它们对我很重要,我甚至觉得比在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都要重要。  相似文献   

20.
《古俗字略》的主要工作是认同异体字,指明其间的"古"、"俗"、"通"关系。其中尽管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疏漏。第二版《汉语大字典》对这些疏漏往往未加辨析就加以援引,由此造成了部分失误。举例分析并补正这些疑误,使其有益于《汉语大字典》的再次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