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全会通过决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分别出席授衔授勋典礼,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将官军  相似文献   

2.
41年前,在辽宁省文联从事美术创作的英俊小生刘伟钦,由于某种机缘成为副统帅林彪之女林豆豆选"驸马"的对象之一,终因林豆豆对他没感觉落选。后来,刘伟钦又被介绍给李作鹏的女儿李大征。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其乘坐的飞机在蒙古失事。彼时的局面空前紧张,材料显示,因"九·一三"  相似文献   

3.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的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9.13”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4.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的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9·13"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5.
<正>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届二十二次全会通过决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出席授衔授勋典礼,为共和国元帅军、官军授衔。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过昆明,10名元帅中曾有8名在昆明战斗过,并留下了一串  相似文献   

6.
1971年10月28日7时30分福建厅。外交部的有关同志先后入座。叶剑英来后不久,周恩来和参加完伊朗使馆招待会的姬鹏飞、乔冠华、韩念龙到达。  相似文献   

7.
连超 《云南档案》2014,(3):11-11
<正>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作为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在建校之初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在民国时期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里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元帅(其中之一就是叶剑英)、二十几位上将、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1916年冬,19岁的叶剑英为了谋生去马来西亚投奔他的伯父,在马来西亚求职期间处处遭受白  相似文献   

8.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彭德怀遭到猛烈批判,被撤销国防部长职务。之后,从8月18日到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批判彭德怀的火力比庐山更强,目的是彻底肃清彭德怀在军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党集团的丑恶面目已经彻底暴露无遗,作贼心虚的林彪一家三口偷偷溜上“三叉戟”飞机,仓惶外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最近,笔者在一则资料上看到,说当时驻北京的西方记者们在事件发生前,就有某些觉察;在事件发生后的十余天,他们就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当时林彪事件的真相属于我国的最高层次的机密之一,外界无人知晓,那么,西方驻京记者是通过什么渠道获知内幕的呢?据这则资料说,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九届二中全会不久,西方驻京记者根据我党进行的“批陈整风”运动,敏锐地感觉到:中共党内在接班人问题上,可能产生了某种对立和斗争。但程度如何,他们猜不出,也摸不到。直到1971年8月间,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使所有研究中国大陆问题的专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共内部已经发生了重大事件。他们的依据是,自6月3日以来,林彪已经销声匿迹;林彪妻子叶群也从7月11日开始,不再在公开场合露面;  相似文献   

10.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的9位领导人.因为年仅46岁.最年轻的林彪在外地养病投有出席仪式.后单独授衔,我军十大元帅就此产生。十大元帅排序中排在最后的一位就是叶剑英.时年58岁。而粟裕只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近年来研究军事问题的中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中粟裕算是最能指挥打仗的。  相似文献   

11.
客家梅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叶剑英就是客家儿女的杰出代表.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1897年4月28日生于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叶剑英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革命的多个紧要关头,叶剑英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12.
梁衡 《出版参考》2011,(7):10-10
近日翻看四十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  相似文献   

13.
凌翔 《航空档案》2004,(7):42-44
1971年8月中旬,毛泽东主席开始了他的南方视察旅程。这次鬲方视察,主要是为召开中央九届三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为彻底解决林彪集团的问题“造舆论”,并向那些被林彪所蒙蔽和欺骗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打招呼”,使他们重新站到党的正确原则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14.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  相似文献   

15.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党集团的丑恶面目已经彻底暴露无遗,作贼心虚的林彪一家三口偷偷溜上“三叉戟”飞机,仓惶外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最■笔者在一则资料上看到,说当时驻北京的西方记者们在事件发生前,就有某些觉察,在事件发生后的十余天,他们就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当时林彪事件的真相属于我国的最高层次的机密之一,外界无人知晓,那么,西方驻京记者是通过什么渠道获知内幕的呢?据这则资料说,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九届二中全会不久,西方驻京记者根据我党进行的“批陈整风”运动,敏锐地感觉到:中共党内在接班人问题上,可能产生了某种对立和斗  相似文献   

16.
1961年5月.毛泽东邀越南胡志明主席来中国.由叶剑英陪同到无锡太湖胜景观光休息。胡志明一行先到南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南京市委和南京军区领导人举行盛大宴会,为胡志明71岁祝寿。席间.宣读了毛泽东的祝辞。随后,由叶剑英陪同乘专机抵达无锡.下榻于毛泽东住过的锦园宾馆。  相似文献   

17.
徐平 《湖北档案》2004,(3):36-36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0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即新四军军长陈毅。  相似文献   

18.
1971年9月13日之夜,是一个不寻常之夜,是一个令人紧张又令人振奋之夜。就在这天夜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贯高喊"紧跟照办"、"万岁不离口"的林彪,在他枪班夺权的阴谋暴露之后,竟叛国出逃,他所乘的中国民航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草原坠毁,折戟沉沙,机毁人亡,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一件既令人愤慨,又大快人心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李:胡大妈,侯金镜同志长期受林彪、"四人帮"迫害,于1971年8月8日在向阳湖含冤病逝,但成宁人并没有忘记他.近年来,经<当代>常务副主编胡德培牵线,我终于和您取得了联系.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大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的公开审判。1980年6月,中央成立一个由彭真同志主持的审判工作指导委员会(也叫领导小组),作为中央对审判工作的党内指导机构。我被推选入这个领导小组,主要是考虑到受审的主犯中有许多是军人,还都是红军时代就参加革命的老资格,我被认为在资历和声望上能够担当这项任务。审判“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党和人民的一致要求。在中央领导小组及有关的公安,检察和法院等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后,于1980年9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特别的决定,宣布成立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如何判刑的问题上,是经过不少的争论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