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华时报》2001年11月19日第6版的《逃亡七年畏罪自首》一文中的畏罪自首这一词组搭配非常不合理。首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畏罪和自首两词是如何注释的:畏罪: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自首:犯法的人自行向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交代自己的罪行。前者是一种怕法律制裁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它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纳尔逊·曼德拉成了神话。对他本国的许多人以及世界上不少人来说,他事实上是南非的救世主。他战胜了这个大陆上最后一个白人少数政权,而使许多外人认为更了不起的功绩是他战胜了一个因认为自己是祖国的公民而犯了罪、被在牢房里关押了27年的人有权怀有的怨恨。幸运的是,对读者来说,出现在其回忆录《走向自由的漫长道路》中的纳尔逊·曼德拉远比神话中那个偶像富有人性。他是一个天真、固执的年轻人、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迷惑他的盟友并控制他的追随者。他不批评支持其解放斗争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对城市犯了罪,规划师绝对不是主犯,但他也一定难逃干系”说起来,郑筱津做着的工作,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是带着梦幻的色彩——设计一座城。作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所长,郑筱津的手里总有三四座城市的规划任务在同时做着,平均一个城市的初步规划要做下来至少得在两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谷景志 《兰台世界》2013,(19):156-157
<正>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当中的重要制度,它从周代时期就在法律适用过程当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八议制度正式被规定在法律当中作为一种制度被执行。八议制度是古代的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阶级利益的产物,在这种制度面前,一部分人即使犯了罪,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就能够享受法律规定的特权,从  相似文献   

5.
和自己较劲     
《档案管理》2002,(1):1
自古成大器的人无不在和自己较劲.较劲是为了改变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头说:"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从古至今,被打败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自己找不到创意人和创意机构的未来时,我们也许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忘记自己的头衔和职位,向那些不是创意行业的人去请教,去探讨,也许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答案。这世界,有一些人,天天在帮人解决他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就是没有办法解决自己同样的问题。比如理发师,他能给世界上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就是没有办法自己为自己理发。手术医生也是,天天给别人开刀,却无法为自己开刀。前者是不能,无法将自己从自己中拔出来。后者是除了不能,还不敢。  相似文献   

7.
史敬平 《传媒》2001,(7):32-33
合作的企望与现实 媒体是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很多投资者对自己这样说。媒体上不断升温的渲染也这样引导。这让人想起80年代初时的中文热,那时很多会写字的人就觉得自己能当作家;计算机热刚起时,几乎会编程的人就觉得自己能开软件公司。 现在很多人注意到的是有那么多媒体一年的广告额上亿,净资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同志文革遭难时,在台历上写下了一句座右铭:“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不知这是他个人的自律,还是他看到全社会的狂热有感而发,反正这句话至今颇令人玩味。 其实,每个人肩膀上都长着一个脑袋,没有脑袋的人,还像人吗?不过,这脑袋是不是如张闻天说的是“自己的脑袋”,还需要由自己的行动来证  相似文献   

9.
彭兰 《网络传播》2007,(8):90-90
今天是周末,MSN上冷冷清清,几十个联系人,除我之外,只有一个人在线 。在MSN上看朋友们,有一种透过窗口看风景的感觉。每一个在MSN上的人,都会恰到好处地打开自己的那扇窗,让外人看到自己想要披露的生活的一角。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工作中,传媒人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版权有关的问题,比如,自己的作品被其他媒体转载了自己还不知道,更别说获得报酬了.更有甚者,别的网站用了自己的作品不给署名,有的人因此被怀疑抄袭了同站上的作品(其实是自己先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就连一贯治学严谨的季羡林也承认,自己在生活上是个糊里糊涂的人。 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他常说,“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80多岁时,他就感觉到自己的记忆机构在逐渐出现问题,远一些的记忆尚能保存,可对眼前非常熟的人,即使名字“似乎就在嘴边、舌上”,见面时也往往叫不出姓名。  相似文献   

12.
王瑞英  刘敏  宋琦 《兰台世界》2006,(24):56-58
档案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职业的价值和职业行为规范,努力克服自身职业价值认识的误区,从自身思想上、行为上找差距,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发现你自已     
古希腊一座圣庙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我想是的,一切成就,均始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生活中的我们,不只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导演,结果往往操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无暇静下心来想想"我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可见,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认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奋斗中得以实巩在奉献中得以升华。比如,有的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追求仕途上的辉煌;有的人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有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于是,“追求”成为人生的永恒主题,“成功”成为人们奋斗的最终目标。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15.
署名小议     
写完一篇稿子,作者在题目下或文章后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是作者皆知的事情。看来并无异常,但对于不同世界观的人,却有两种不同的情景: 有的同志,写完稿子反复审查、核对、落实,最后才十分慎重的在文章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志,在起初稿前,就挥笔刷刷,先把大名署在前面。表现为啥不同呢?是因为他们对署名的意义理解不同:前一种人,认为署上自己的名字,是对同志、对人民、对党报负责到底;后一种人,认为署上自己的名字,可以借党报这个宣传工具,扩大自己的声誉……。他们的理解不同,对写稿的态度也截然两样:前一种人,两眼盯着革命事业,盯着党的工作,把通讯报道工作看做是整个革命事业中的“齿轮和螺丝钉”,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他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喜欢难为自己,不仅仅表现在贵重家具的制作上,其他方面也比比皆是。比如写字,中国人用软笔写字,就是难为自己。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个天生不会写字的人,一定拿硬笔写比拿软笔写容易。那为什么要使用软笔呢?我觉得这是为了使中国人能够练就一身道家功夫。中国人讲究以柔克刚,要求自己从内心把火气先消了。  相似文献   

17.
发现你自己     
古希腊一座圣庙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我想是的,一切成就,均始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生活中的我们,不只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导演,结果往往操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工作中,传媒人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版权有关的问题,比如,自己的作品被其他媒体转载了自己还不知道,更别说获得报酬了。更有甚者,别的网站用了自己的作品不给署名,有的人因此被怀疑抄袭了网站上的作品(其实是自己先前的作品)。传媒人从事的本来就是创意工作,现在一些传媒人却有点儿像光顾着接生孩子的医生,只接生不做记号,最后就有点儿乱,连谁是谁的孩子都弄不大清了。就一些传媒人在版权方面经常遇到的困惑,记者专访了西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昊亮先生。  相似文献   

19.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碑上,想被人铭记;有的人铸造了自己的雕像,想被人歌颂;而您,用自己发明的照排术,把您的名字印刷进了人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20.
雷文明 《新闻窗》2010,(2):121-122
记者成功的标志,就是通过自己有效的劳作,在纸质媒体上争得版面,在视频媒体上争得时间,不断地用自己优秀的作品引导广大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记者作为媒体的第一经营者,必须强化十种意识,才能让你的作品时时出新,与众不同,导向正确,媒体需要。并不断获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