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7,(8):24-25
Q:看了贵刊4期《博爱、平等在这里延伸》一文,我对特殊教育类专业产生了兴趣,请问这类专业有什么录取要求?我是文科生,是否可以报考?四川泸州市纳溪中学泸天化校区07级文(6)班朱理祥A:文科生可以报考特殊教育专业,如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按照教育学类(师范)招生(包括特殊教育)。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文理兼收,但高校在各省的招生计划不同,对文理的要求也不同。另外,还有一些高校针对聋人考生单独招生。色弱者不能报考特殊教育专业,考虑到该专业今后从事教师职业,高校对报考此师范类专业的考生会有身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看到《招生计划》中所列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很多同学不知该如何抉择。其实,这两个专业还是比较好区分的。第一个专业名称里的“数学”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研究数学规律的学问;而“应用数学”则是指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中。第二个专业名称中出现了“信息”与“计算”两个词,  相似文献   

3.
如何合理、准确地填报志愿对于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同样重要。填报志愿有很多的技巧。无论运用怎样的技巧,根本之事都是熟知高校所发布的录取信息,了解录取规则。一般情况下,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会在每年年初公布当年在本省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和专业。  相似文献   

4.
按大类招生 高校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专业方向或系合并在一起招生。同学入校后一两年内实行统一的培养方案,上相同的基础课程,在对专业和自身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再选择具体专业,然后继续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招生大类在形式上作为一个“招生专业”存在,对于考生来说,只需要按照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即可。  相似文献   

5.
例说“按大类招生”李兵是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2005级学生,他表示:“当初进这个学院是因为特别喜欢市场营销专业,现在我的想法又有些动摇,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学习广告学专业。”李兵之所以一年后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是因为高考时他所选择的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实行了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10,(11):20-21
每至高考填报志愿,往往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考生会感觉无从下手。在选择专业时。由于不了解大学的学科设置,对自己将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尚无成熟的想法,因而较为盲目。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定位。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  相似文献   

7.
正志愿填报案例评析在艺术生选择院校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确定:一是高校的录取规则,二是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三是当年的招生情况,如院校招生计划的增减,当年考生分数的变化情况等等。只有对规则了解得更透彻,对数据掌握得更详细,对招生情况的变化判断得更准确,你制订的志愿填报方案才会更合理,被录取的几率才会更大。这三点就组成了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密码。艺术类专业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录取规则也不尽相同。所以,考生打算报考艺术类院校,一定要先弄明白不同院校的录取规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院校。在不同的规则下,同一个考生的排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被录取的几率也大不一样。这就是艺术类考生录取的第一重密码。  相似文献   

8.
每年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都要参考本省(区市)招生部门印制的《招生计划》资料。《招生计划》里的主要内容有院校代码、院校名称、招生总人数、院校地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人数、专业学费。可就在密密麻麻的内容中,你是否留意到招生专业后一个个括号甲这些括号里蕴藏着N多“乾坤”,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报考注意事项哦。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9,(6):6-7
特别提示:很多人以为,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是成绩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别人挑选后剩下的学校和专业。于是就像商场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地计较,似乎每高出一分就应该有一个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与之对应。其实,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把成绩和学校并列等价起来,常常会违背志愿选择的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今后自我成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志愿填报是个复杂的过程,笔者的理解和体会,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对未来职业的自我设计和简单规划,总的原则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成绩为基础",具体来讲,填报志愿可分三步走,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步,收集报考信息。考生一般可通过以下四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料:一是省招办编的《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导》和《专业目录》,这是志愿填报必备的工具书,缺一不可。《专业目录》上有每个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  相似文献   

11.
(李蕾,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2005级学生.) 李蕾说:"当初进这个学院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市场营销专业,如今,我的想法又有些动摇: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广告学专业的学习."李蕾之所以有一年的时间可以重新选泽专业,是因为去年高考时,他所选择的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实行了按大类招生.这个学院所有的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广告学)在招生目录上都统一成了一个名字--工商学院."赶上大类招生,我很幸运."李蕾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有人才说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现在,离高考的日子还有几个月,算来时间还长,但考生关于志愿填报的问题早已不断向本刊袭来,“依我现在的成绩我最好报考哪些大学,报什么专业”,“怎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填报我的志愿”等。为了能给考生及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所帮助和指导,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招生战线的专家关于志愿指导方面的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陈栋 《教育与职业》2003,(12):23-23
最近,我在很多媒体的教育专版或高考指南里看到了“今年高考九大热门专业”。其中有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环境工程、新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等。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已经成为了每年高考的必需品,甚至是引导招生的“法宝”。笔者认为,这类高考“营养品”大可不必。一直以来,很多人把社会人才需求量和就业率当作标准来把专业分为冷热门。但是,社会总是发展变化的,需要的人才取向也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就专业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冷热之分,每一个专业都有起不同的社会作用,只不过在特定的时候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高考时,关于志愿填报各类型的招生咨询会纷至沓来,让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笔者所工作的院校每年也会参加很多类似的招生咨询会。在会上,经常有考生和家长向我们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考了XX分,上你们学校有希望吗?”  相似文献   

15.
旗昀 《高中生》2009,(4):65-65
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要慎重对待专业的“冷”与“热”。专家称招生中的“热”与就业市场上的”热”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仍然不分文科、理科,按文理综合分类别编列。这是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向高校争取招生计划,同时,又方便了考生填报志愿。2013年我省艺术类本科批共录取20950人,比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增加3453人,增幅达到20%。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转专业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转专业现象的出现的原因很多:有高考填报志愿时埋下的“伏笔”,有就业制度的影响,有高校专业设置滞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加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对症下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转专业,增强高校专业自主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积极性,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案例:考生李晓燕2007年参加第一次高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仓促上阵,准备不足。对所报志愿了解不够,特别是没有看《招生章程》,结果所报院校虽然总分够了投档线,档案被投进所报的招生院校但她所报的几个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分数比较高,而且所报学校在分专业时,实行志愿优先,设了专业级差。李晓燕的分数不够报考专业录取分数线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寻找生物教育研究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经常把搞研究叫“做学问”,这说明生物教育研究重在“学问”而不在“学答”。人们还常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既说明了选题的重要 ,又说明了选题的不易 ,因为有价值的生物教育研究课题 ,应该能“上通生物”而“下达课堂”。下面笔者就在生物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