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的省略号.浸透着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让我们再次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课堂上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过渡语。却留给了学生疑问。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问我:“怎样才能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我诧异而又茫然地示范读了一次.便心虚地打发了学生。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渐渐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疑虑:这样简单的示范读,  相似文献   

2.
[案例]学习《荔枝》一文,教学临近尾声,学生还沉浸在母子浓浓的情意中。突然,一位学生举手道“:老师,我觉得‘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个句子后面的句号用得不合适,用省略号好。”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两派——“句号”派和“省略号”派。到底是句号好,还是省略号好?如何利用这一质疑点、争论点让对话触及心灵,引向文本更深处呢?[课堂回放]师(:赞赏地)说说你们的想法?(“问省略号”派)生1:我觉得用省略号显得意味深长,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有千言万语想对母亲倾诉。生2:荔枝依旧年年红,年年看见荔枝就想起母亲,思念永远不会停止。生3…  相似文献   

3.
这道题要求学生学习“省略号的用法”。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一、讲清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表示文中有省略的部分,它的用法较多.但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地都教给学生,必须从训练要求出发,依据这三个习题.让学生切实掌握好省略号常见的四种用法. 1.“咩.咩……”小羊亲热地朝我叫了起来。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声音的延长,有时也可以用破折号,其区别是表示“余音袅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执教《月球之谜》一课时,有学生问:“文中第六段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是否也可作为一个自然段呢?”关于这个省略号,《教师教学用书》解释:“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他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如果照书上原文直接叙述,学生理解起来势必产生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并未正面作答,而是故意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其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并将得出的结论予以归纳整理之后再来讲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同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一个自然段,理由有二:一是省略号所省…  相似文献   

5.
正"老师,作者在语言描写中为什么总是使用省略号呢?"课堂上,一学生这样问我。于是,我让大家找出"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一句,反复朗读,并思考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美国见闻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原来浦东机场还是有改进的空间……"——全文材料是"肉",此句是"骨"。此"骨"意味深长——用"浦东机场"作点,用省略号涵盖面。  相似文献   

7.
李亚丽 《四川教育》2004,(10):45-45
在所有的标点符号中,省略号是最意味深长的一个,在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意义和作深厚的情感;它的使用,通常使章意犹未尽,读罢令人回味无穷。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省略号背后隐藏的内容和情感挖掘出来,促进学生理解课、读好课。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的练笔不仅要精心设计,更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练笔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使之达到高效. 一、填补空白 1.抓省略号.如《风筝》一课中的结尾: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文章的省略号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学生对"幸福鸟"的向往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一定能找到‘幸福鸟’.""‘幸福鸟’我看并不存在……""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的人才能够找到‘幸福鸟’."……学生们对故事后续的发展特别有兴趣,教师如果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进行续写故事的探究与挖掘,必将可以为他们的思维与想象的拓展带来宽广的空间.下面摘录两种结局的小练笔片段: 我们来到水磨坊,惊喜地发现,"幸福鸟"正斜斜地挂在水草上.我们欢呼雀跃:"在那!""幸福鸟找到了!""太好了,终于找着了!"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阅读实践中读出困惑、读出理性、读出个性.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一、巧借音乐,整体感知文本 1.音乐导入,激起阅读兴趣.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我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片段.悲壮雄浑、深沉激越的乐曲在教室中回荡,更在学生的心中回荡.交流感受时,有的学生说:"这首曲子很有气势,像波澜起伏的大海."有的则说:"这首曲子刚开始时低沉,但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气势、雄壮有力."还有学生说:"听着听着,我心潮澎湃,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体验,就是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生活于角色的的生活中”,感受角色的感情,与文本产生共鸣。举个课例。《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情节用对话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接近儿童口语,适合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但其中也有难点,如小马回家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特别是“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这里有两处省略号,表示小马心里为难,说话断断续续,小学生很难读出那种难为情的语气来。一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难为情”就是不好意思,然后问学生:“你难为情过吗?”学生争着回答:…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走进我们普通课堂,在师生阅读对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解放,个人体验得到了深入。怎样让阅读更为自主,更加有效,让学生读出"本我",读出"超我"呢?读了毕闫学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堂教学实录,我颇受启发,现在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在观察学生的"本我"中扩充内容案例描述课程伊始,闫老师从跟学生聊童年趣事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眉飞色舞地交流着童年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文本中,标点符号都向读者传达着作者的心声,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标点的停顿,更要关注这些标点符号“停顿”所带来的语言的变化。如“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学飞》)在这句话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读出小鹰询问的语气,体会小鹰的虚心,更要关注这中间的两个省略号。文本中的“……”并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话语,而是表示小鹰的呼吸快而短促。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就要指导学生读出小鹰急促地喘着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班集体建立之初,课室天天满地都是果皮、纸屑.我决心改变学生这种随手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要建立制度,让制度来管理.班会课上,我意味深长地说:"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课室的卫生情况,说说感受."学生前后左右看了一会就议论开了:"很脏.""垃圾堆一样.""这样的环境,真叫人恶心!"我接着高声问:"要不要整顿一下?"  相似文献   

14.
陈策  刘丹 《父母必读》2020,(5):90-91
陪女儿一起玩,有一件事始终很困扰我,那就是在玩耍的尾声,尤其是一起做完某些事情之后,我该说些什么呢?难道每次都是:“哇!太棒子!”好像这句话的结尾,是个尴尬的句号,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是一个能延展新子关系的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相似文献   

15.
阅读理解     
课文片段阅读 (一)孔子游春(节选)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  相似文献   

16.
我从不把"探究"看成高蹈的艺术,有多少玄机与奥妙.我只是凭着职业的感觉意识到,探究就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像欣赏一朵意味深长的花儿一样,深深嗅着文字中特有的馨香.  相似文献   

17.
[教学案例] <理想的风筝>一文共出现了三处省略号,都表示省略的意思.存第二课时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领略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从无字处读书,深刻体会省略号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8.
<正>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1.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因为,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说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坏的品质.然而,面对小学生的谎言,我却无力、无理去责备.因为,我从谎言背后,读出了童心的无奈,也读出了童心里的"真"与"善". 我班共有60名学生,通过私下谈心和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你对谁撤过谎?在哪些方面撤过谎?为什么要撒谎?撒谎被揭穿的次数多,还是侥幸逃脱的次数多?"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印象中,省略号只是表示话没说完、语意未尽、句子时断时续、反复强调等几种作用。今天把它拿来仔细品味,却发现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学问,蕴含着无穷的教学乐趣。一、省略号是学生口语训练的平台本学期开学,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一课《找春天》时,当读到"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