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桂霞 《考试周刊》2012,(14):67-6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数学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自主学习既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从动机、方法、内容等7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数学教学不仅应该可能从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是教学中重要的模块,教师往往会通过例题导入来为学生们讲解新的知识。通过数学例题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强化学生对生硬数学理论的理解,便于其学习和记忆知识。基于此,本文针对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数学学习评价仍然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并随之而带来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等学生学业负担.数学考试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尚未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日常考试过频、过难,分量过重,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善,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和学生对待数学学习和考试的态度令人担忧,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6.
我在近20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问题,二是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品质问题。根据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本人以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从课堂教学入手,着力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推进学生数学素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教学能力低下主要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中职数学教学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从《中职数学教学大纲》、数学学科的本质、数学解题观等方面审思。中职数学教学只有注重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切实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收到有意义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开放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能力教育。开放式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开放式教学是以开放题为我体的,所以编制开放题是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关键,也是在数学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胡风萍  南虎 《考试周刊》2010,(45):77-77
学习数学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首先应当是获得适应中学数学学习的能力,以缩短小学学习向中学学习的过渡期。要使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适应能力,有些问题应在数学教学中予以重视。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开拓性的人才,数学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处理这个问题,我认为注重如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等。近几年的教改试验,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数学学习方式,转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后者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探索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数学活动与学习目标内在联系看,可将数学活动分为数学知识意义建构活动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生成活动。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学习资源和媒体,促进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设计—参与—指导—探究—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而言,深度学习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深度学习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教师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获得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本质,培养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学习的新模式,亲身经历深度学习的思维过程,从而在数学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在内心深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而对于喜爱数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却感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以上两种不同的状况呢?笔者认为,这与数学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与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思索和琢磨。  相似文献   

15.
老师是数学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动性,才能有力促进数学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搭建各种情境平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是数学语言的核心成分。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搞好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数学语言教学的关键是搞好数学符号的教学。因此 ,教师要弄清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心理障碍 ,从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一、数学符号学习的心理障碍调查表明 ,人们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 ,有其客观原因 ,也有其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源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 ,主观原因是来自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1 情绪障碍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数学符号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管理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往往是数学老师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也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出现学习困难、差生群体扩大。本文主要论述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是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所以设计数学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语言艺术和美妙范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很重要的.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九化"现予以介绍,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9.
杨静 《教育革新》2006,(6):43-44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落实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诸多目标,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化”。 一、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什么是教育?“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育的积淀、精华、永远不会忘记和长期起作用的东西。数学教育的最深沉的积淀是什么呢?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度地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方可获得的东西,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然而,多年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谋求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新课标的全面推广,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模式开始逐步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堂教学流程的方法已经成为常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别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