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课程设置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课程设置总体结构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本文试图针对我国高师院校文科课程设置中的“纯文”倾向,谈谈对我国高师院校文科改革中有关课程设置的粗浅认识。一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应当受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当前,我国高师文科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获得独立地位后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公共基础课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课重要内容的人文课程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高师音教改革要高扬人文精神,必须对现行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增加人文课程门类,加大比例,是改变当前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基础薄弱,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公共基础课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课重要内容的人文课程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高师音教改革要高扬人文精神,必须对现行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增加人文课程门类,加大比例,是改变当前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基础薄弱,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时期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初探北京师范大学郭法琦一、教育类课程设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多年来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一直受前苏联课程设置的影响,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习为主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高师教育类课程中...  相似文献   

5.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教育学是构成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课,也是体现高等教育师范性的特色课程之一。其课程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关系着未来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公共教育学课程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从确立符合中国实际和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出发,构建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目前,针对我国高师课程存在着设置面狭窄,师范特色淡化等弊端,课程设置改革已经启动,但尚未形成成熟模型。章通过对中外课程设置比较,具体揭示了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弊端,并提出了高师课程设置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与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较多的是一般音乐专门院校的“缩版”。对于培养旨在从事青少年艺术技艺与艺术情感合一的艺术教育者来说,这种课程有着显著的不针对性和不适应性,高师音乐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新的高师课程设置,必须突出“成人”的教育宗旨,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学习的渐进性。因此,“板块式”、“学段式”是高师新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师钢琴基础课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且就当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旨在探索出与转型期高师音乐教育相适应的钢琴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公共教育学科课程是高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不少问题,为适应繁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师资,高师院校必须对教育学科课程进行整体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课程设置的改革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着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高师学生的各项素质。本文试就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作一初步探讨。一分析我国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其不足、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结构不合理(1)公共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即通常所说的“两课”)比重大、占用课时多。这是目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对东北四所高师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统计,政治类课程教学时数竟占公共必修课总时数的3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