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应用题向两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掌样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月题方法,能为学习和掌柜两步应用题打下基础。一、连续两间应用场的特点连续两间的应用题是由两个简单应用题构成的。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问题和两个已知条件直接联系和对应,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判断所求的问题,拜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就是题目里所给的条件。连枝两间应用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只给出一个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需要在前面简单应用题里去找,而这个条件正好是前面一题的计算结呆,即前问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表现为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要求的问题 ,在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题的结构 ,帮助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为今后学习复合应用题 ,打下良好的基础。突出“说”字渗透结构以图画形式表述的简单应用题 ,是一年级学生学习图表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基础。在数的认识和计算的教学中 ,教师要借助图形 ,指导学生说图形的意思 ,将题的结构渗透在解说图意之中。首先 ,学会说已知条件。根据图画 ,说清楚两个已知条件。如“左边有1本书 ,右边有2本书”。其次 ,在学生能够说清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个问句 ,要求学…  相似文献   

3.
怎样进行复合应用题教学长庆局采油二厂子弟学校李彩英一、做好铺垫练习复合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几个)简单应用题复自而成的,只是孕伏了中间闽题。因此,教学的首先要辅自学生学好简单分数应用题,通过多种训练。为教学复合阶用题做好铺垫。”1.给出两个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4.
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已知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地对应着 ,学生要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才能正确解答。这一点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打好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1 .抓好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数量关系,明确题组结构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对应用题的编写是按数量关系相近,解题思路相同的编为一组。本册两步应用题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2是比例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第二组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  相似文献   

6.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7.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8.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说课设计□瓦房店市三堂乡中心校李登俊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1—2题。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  相似文献   

9.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体系中,简单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学生学习复合应用题才能比较顺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打好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一)搞好复述原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记不住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而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有的学生虽然看起来好象记住了已知条件的数量,可是并没有记住已知条件中各个量在题  相似文献   

11.
“九义”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是第四册中两步应用题的延续,又是以本册“笔算除法”中的简单倍数应用题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按照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为四组。第一组应用题都必须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求第三个数;第二组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都是比多(少)求和(差)与求几倍数相结合。这两组应用题中都有三个已知条件。第三、四两组应用题中已知条件都只有两个,求解时其中一个条件需重复使用,两组题的基本结构相似。第四组又是第三组应用题的逆向题,难度逐步增大。可见前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重点,后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难点。每组应用题的编排都是先复习一道与例题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将题中某一条件变化一下便引入两步应用题(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先求什么,求解后,再运用“想一想”出示例题的变式题组,最后设置了“做一做”和练习。  相似文献   

12.
吴选前 《小学生》2012,(11):53-53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可概括为简单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类型。一、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又称一步运算的应用题。它是从具体的式题向复合应用题过渡,也是解答其它种类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已知数量仅一对,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学生只要掌握与课题相应的基本数量关系(如总  相似文献   

13.
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其解法特别,数量关系看似简单,但在实际解答中又容易混淆,因此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而又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呢?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审清题意,确定已知与未知审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是解应用题的首要环节。当然,解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也不例外,首先应审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二、找准题中的关键条件,即中介量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中,一般会出现三个量,在这三个量中,一个为已知量,两个为未知量。在两个未知量中,其中一个为要求的量,则另…  相似文献   

14.
小学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难点,尤其是复合应用题,题型复杂多变,学生解题时常感到困难.要提高小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重视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这三个数量处于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中.解答简单应用题,就是要对其中的两个已知数量进行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一种),从而求出未知数量.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认真读题,会说三句话  相似文献   

15.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结构、数量关系以及应用题之间关系的理解;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应用题题意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怎样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从而更好地解题呢 ?我们除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两大基本方法外 ,还应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应用题题意的一些策略和技巧。一、把已知条件调调。某些应用题 ,已知条件的叙述不“顺”。这样的题 ,把已知条件调调 ,就容易理解题意。例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看了两天后还余下 5 4页没有看。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38,第二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25 ,问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调调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  相似文献   

17.
四、应用题     
[知识导序 ]应用题一般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归一应用题求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 )应用题工程问题应用题分数(百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 (百 )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  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特点、规律、方法[知识导练 ](一 )简单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 ,各种应用题都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组成 ,且两个条件都已明确给出。其基本数量关系如下 :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先分析题里的已知…  相似文献   

18.
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发生关系,解答时主要是选择运算方法。解答两步应用题的问题需要的两个条件中,一个与问题直接发生关系,是已知的;另一个与问题间接发生关系,隐蔽在题目的已知量之中,  相似文献   

19.
教完正反比例应用题后,我及时给学生组织练习课,把比例应用题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形式通过一题多练和一题多变,有的改变已知条件,有的改变问题,有的同时改变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比,从中探求比例应用题中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我的做法是把练习题分成三组,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第一组:已知一组两个对应量和另一组所求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页。本课内容是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解题时,要恰当地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既要从所示的问题找缺少的条件,又要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所以,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