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先后15次用上了"体验"这一词眼,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如"教学建议"中写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领域。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果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教学就  相似文献   

4.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着熏陶浸染的作用.新课标提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淡化了陶冶学生情操,遏制了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形成.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力求吃透文本,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课堂上借助文本,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语言去传达属于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既能快速学会语文知识,又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就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6.
语属于人科学的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着熏陶浸染的作用。新课标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淡化了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要体现和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课对学生在文学、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中生有一定认知能力,思维也特别活跃,对待阅读有个性化认知。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从创设教学情境开始,进行有效引导,启动学生思维引擎,采用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并从情感体验中获得个性感知,形成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9.
钱洪锋 《学子》2013,(5):59-60
高中现行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技术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应该在讲"知识"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应积极倡导"体验式学习",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技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关注的是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一些积极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同时得到一些科学探索意识的熏陶 ,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亲密地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从而受到心灵感动、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在品读、体验、感悟过程中提升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一些积极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同时得到一些科学探索意识的熏陶,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一些积极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同时得到一些科学探索意识的熏陶.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阅读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二维中进行的。比如一堂阅读课,开头动之以情,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心理、生理活跃;之后,向着被引起了兴趣的、进入兴奋状态的学生,合乎逻辑地逐一引导学习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所以,关注阅读教学的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就是关注语言学习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认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充分协调师生情感活动,展示教师人格,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范恒 《语文天地》2013,(2):37-38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淡化陶冶学生情操的情感过程,将语文课上成了像数理化学科一样的练习课、操作课,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语文课需要"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堂,教师应注重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即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躬行"去获得"亲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善于利用美,利用形象,使教学触及到儿童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情感伴随他们的认知活动,进而在情感的体验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培养目标,其途径便是人文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在熏陶感染中逐渐形成。可以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文熏陶;只有通过情感,通过长期的积淀和感染,才能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朗读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思考,获得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育当中,受制于小学低段学生的阶段性认知特点,艰深的文本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