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新乡县合河乡范岭村的田桂荣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唯一不同的是她除了种地,还在新乡市做批零电池生意。自从1999年我们策划她搞“保护环境 回收废旧电池”活动以来,她已经回收废旧电池近40吨。国内有4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回桂荣进行过专门的采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华文报刊,也将她回收废旧电池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如今的田桂荣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首倡者、环保志愿者、民间环保大使、大学生的兼职“环保教授”了。通观对田桂荣报道的全过程、我们深刻感到,搞…  相似文献   

2.
齐飞,河南省禹州市人,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许昌市政协副主席。1995年被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津贴至今。1998年获首届“香玉杯”艺术奖;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文艺十佳:2002年被誉为“河南新闻人物”,全国第六届、第七届文代会代表;2004年与戏剧大师常香玉、杨兰春等艺术家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为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女记者凯特·艾迪,是英国新闻界的新闻人物:1986年4月她作了关于美国轰炸利比亚的现场报道,到10月底遭到英国执政的保守党的严厉批评,被扣上了“感情用事”、“反美”和重复卡扎菲的宣传”等等大帽子;可是,今年2月,皇家电视协会对她的报道却  相似文献   

4.
在武汉新闻界颇负盛名的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去年7月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独闯郑和路,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新闻人物。 其实,这只是她在世纪之交“隆重推出”的又一次“特色采访”。 范春歌的记者生涯并不太长,总共也就是16年。然而她一次又一次的“特色采访”,成就了她的“特色记者”的业绩和美名。她以一般记者没有的勇气,多次涉险走天涯。她曾赴南极、西氛、中国西部采访,其新闻作品广受读者好评。 同行们大概都会称羡范春歌的业绩和美名,可是真正值得称羡的该是她那把全副心血和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  相似文献   

5.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5,(6):1-1
由中央15家新闻媒体参与的“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评选日前揭晓。当选本届“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是:黄伯云、史汉祥、孙凝晖、李家洋、吴建平、潘建伟、吴希明、胡伟武、杨劫和钟发平。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所研发的最新技术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极强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1年初,郭雪姣被推选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这样一个新闻人物,在她身后获得社会如此高的认可,作为当时报道这一新闻的记者,我们认为,除了郭雪姣本身的新闻效应之外,还与网络时代背景下报网媒体交融的一次成功新闻尝试,有着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每逢年终岁末,对全年新闻进行大盘点,已经成为媒体必做的功课,各个媒体都绞尽脑汁,竞相求胜,年终盘点报道在竞争中日益繁荣,题材的丰富,内容的吸引力,甚至超乎读者的预期。而去年的年终盘点,则由于《中国青年》杂志把刘海洋、李真两位负面人物列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在媒体间引发了一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的热烈讨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西方新闻界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美国新闻界对新闻人物的评选,一般都采用影响力标准,而不论其正反。但前年,美国《时代》周刊曾有意把拉登列为年度风云人物,消息不胫而走,引起…  相似文献   

8.
2005年1 1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十家新闻单位联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排行评选仪式。本次评选共有十位民营企业家荣获此项殊荣。“蚁力神”天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奉友位居”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揭晓排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据了解,天玺集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天,一部叙述前美国报业大王伦道夫·赫斯特的女儿及继承人帕蒂·赫斯的自传影片,在全美各地上演,并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引起极大注意。帕蒂还与扮演她本人的美国著名影星娜塔莎·查里森一起在电影节上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位十多年前轰动美国的新闻人物,又一次在美国新闻界激起巨浪。  相似文献   

10.
报告文学《她的中国心》发表后,全国几十家报刊予以转载或发表评论文章,主人公乌云的形象也将通过电影、电视、戏剧、歌舞、评书等十几种文艺形式陆续搬上银幕、屏幕、舞台。乌云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她的事迹正被人们广为传颂。乌云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一篇作品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是作者本人所始料不及的。我在内蒙古哲里木报社工作,长期从事编辑业务,多年来甘愿“为他人作嫁衣”,无暇秉笔创作。然而,科尔沁这片热土以及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科尔沁人,孕  相似文献   

11.
1986—87年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片《世界各地》,在我国引起了一阵“靳羽西热”。靳羽西,这个系列片的主持人成了我国几亿人注目的一个新闻人物。靳羽西原在美国电视台主持《看东方》系列片,为美国观众介绍东方各国的事物。《世界各地》是她专为中国电视观众制作的。《世界各地》一共播放了48集,介绍了15个国家的地理风光、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社会活动、显要人物等,它是荧屏上的《世界知识》杂志,比主要用文字介绍的《世界知识》更加丰富多采,娓娓动人。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活,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新闻人物是写人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向“写活”这个最高境界奋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在脑子中树立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来。这样才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何把新闻人物写“活”?一、典型细节法所谓典型细节法,就是选择典型细节来写活人物的方法。细节是新闻人物的血肉,新闻人物的特色和新鲜感,除了作者的描述外,还必须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1988年9月27日,自贡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在高敏家里》(获四川省优秀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县报优秀新闻特等奖),文中多处运…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人物肖像的魅力─—《克林.伊斯伍德》漫笔张敬云一个人就是一部小说,那么他或她的脸则是这部小说的“封面”。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熟悉这部小说、认识这页“封面”,但只有摄影是了解这负“封面”最直接的形式。自从1826年尼普斯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起,摄影...  相似文献   

14.
34年前的1968年,在黄土高原上的甘肃会宁,出了一个新闻人物。这个新闻人物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城镇居民,当我们回顾34年前那场波及全国的轰轰烈烈的城镇居民上山下乡运动时,总会把它与这个人联系起来,也总会把她与那句著名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联系起来。她就是王秀兰。王秀兰,1915年出生,会宁县五十铺河西坡(今甘沟乡)人。王秀兰是一个家庭妇女,不识字,39岁时丧夫,一直守寡扶孤,她善良正直,胸怀坦荡,广结乡邻,善扶亲友,经常积极参加街道居民的公益活动。1965年当选为会宁县城关镇枝阳巷居民组长,工作积极肯…  相似文献   

15.
新闻人物是摄影记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拍人难,拍好新闻人物肖像更难。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从第六届(198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开始,在原有六个单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人物现场肖像”单项的评选;今年五月又举办了首届全国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摄影大奖赛。此类活动的开展,对中国的“新闻人物”从镜头里走向世界,无疑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回顾摄影术发明157年的历程,就人物拍摄而言,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观众叫她“小常宝”的要比叫她本名齐淑芳的多得多。而现在,对于美国的京剧迷来说,齐淑芳的名字比“小常宝”响亮。过去那段岁月留给她的印记几乎找不见了,只剩纯粹的京剧艺术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齐飞,河南省禹州市人,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许昌市政协副主席。1995年被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津贴至今。1998年获首届“香玉杯”艺术奖;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文艺十佳;2002年被誉为“河南新闻人物”,全国第六届、第七届文代会代表;2004年与戏剧大师常香玉、杨兰春等艺术家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为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2005年岁末,一场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广电局、文联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来自生活的笑声——齐飞喜剧小品专场》的演出在省人民会堂举行,并获…  相似文献   

18.
早在战国时期,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笔者认为这与新闻人物细节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细节是构成整篇新闻人物报道的基本要素。要使一篇新闻人物报道绘声绘色,人物刻画更具有典型性,最重要的是记者应挖掘精彩的细节。形象一点说,也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之法。  相似文献   

19.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采写新闻人物有两个明确的目标,引用鲁迅谈小说创作的话来说,就是“勾灵魂”和“画眼睛”。 (1)“勾灵魂”是关于采写内容的目标,要求记者充分展现出新闻人物所拥有的新闻特性,挖掘出新闻人物能给读者以教育和启示的精神内涵。 “勾灵魂”首先要把新闻人物同一般人物区分开来,把握好新闻人物的新闻特性,通俗地说,就是要找到人物的“新闻点”。 新闻人物往往与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一个社会焦点联系在一起,新闻人物都是某个新闻事件的载体,勾画出他们与新闻事件最重要的联系,揭示出人物背后的新闻信息,是采写这类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