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小的元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好,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就成了空中楼阁.其实,概念教学在其引入、形成和深化环节都有起关键作用的“发生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这些“发生点”,让概念教学更有效. 一、概念的引入——化抽象为具体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的引入环节,教师要在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具体生活感知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概念,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2.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法则、形成运算能力的基础。那么,怎样教数学概念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概念应从实际引入教数学概念,不能简单地用定义进行传递,应当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生活实例引出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分数的意义”时,通过以下途径效果较好: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如“半个西瓜”、“一半水果糖”等生活实例入手,并结合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测量和…  相似文献   

3.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 ,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 ,关系到概念教学的成败。因此 ,概念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 ,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入概念。1 运用直观形象引入概念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面比较窄 ,认识一个新事物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联想。在教学新概念时 ,我们应运用直观形象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与数学概念有关的感知和表象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例如 ,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概念时 ,课前先用铁线做一个长方形教具 ,四条边可以拉直。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看书 ,学生看到书上有关长方形周长的结论 ,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忽略了基本概念的教学,从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概念、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过程、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引入概念、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注重新概念教学课的练习和反馈等五个方面论述如何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着眼数学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在引入新概念、解读新概念、应用新概念等环节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启迪,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认识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属性,实现数学概念的精准化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 ,是数学知识的核心 ,它是客观事物在数和形方面的抽象化 ,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也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前提 ,为此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根据实际 ,引入概念。恰当地、科学地引入所要讲的数学概念 ,有利于儿童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 ,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概念选用不同的引入途径。鉴于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所以对一些概念 ,如 :“自然数”、“面积”、“容积”等 ,可采用实物、教具、学具或实际事例直观、形象地引入新概念 ,对于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概念 ,可抓准新旧概念的联…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教学的首要步骤是引入概念.概念引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影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概念主要途径有三条:1、从直观引入.所谓直观引入,就是运用模型或图画演示,使学生从丰富的感知材料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或者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问题,引入概念.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为了建立“余数”概念,教师让学生分苹果:9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二盘,还余下1个,余下的一个苹果,在算式中用“余数”表示:学生将余下的一个实物,与算式中余下的“1”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形成“余数”概念.再如讲解“平行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练习本上的横线,铁路上的铁轨,双杠的两根直杠等有什么特点,形象地引入平行线概念,使学生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8.
引进小学数学概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引导学生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都是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实验或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或操作。让学生感知有关的对象,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例1 “直线”的教学。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线弹线,用直尺画线。指出:这样的线就是直线; ②教师演示:将放松的线绳拉紧,使之由曲变直,突出直线“直”的特征。演示时,为了暗示直线的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的基石,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与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我国历来很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但由于受题海战术的影响,近年来,在概念教学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忽视了概念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的教学过程,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数学概念教学要抓住“两性”,即概念产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只有弄清了这“两性”,才可能产生学习概念的兴趣,生发对数学概念的认同感,掌握概念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学习其他数学知识。   在引入新概念时,教师应该设计一个引入概念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1.引入概念时的比较。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概念基础上,然后在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2.巩固概念时的比较。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中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新概念后 ,往往急于进行概念运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理解不深不透 ,结果往往是“事倍而功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概念 ,在引入新概念后 ,我常采用下面几种教法 ,效果较好。一、正确阅读数学概念大多语言简练、逻辑严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理解能力低 ,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 ,新概念得出后 ,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阅读 ,对较长的句子要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如 :1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2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角。其次 ,对…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1.自然恰当地弓卜概念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途径引入新的概念。一种是用实例或教具进行介绍,使学生对研究对象先有感性认识。另一种是在学生已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例如,在棱链的基础上引入正棱雄;在对数的基础上引入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在排列的基础上引入选排列和全排列;在复数的基础上引入共轭复数;等等。这种引入顺势而为,不必从最初的起点开始。所以引入新概念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可以采用“拿来主义”时,就不…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中笔者从教学中的几个实例出发,尝试在新概念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让学生参与数学游戏并在游戏中理解数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金玉龙 《成才之路》2012,(30):37-37
正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基础知识的基石,是整个教学内容的"脉络",是逻辑思维推理的依据,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进行计算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将知识有机结合,掌握教学方法,优化概念教学。一、学生充分感知,建立清晰的表象1.提供适当的教材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在学习新概念时,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或  相似文献   

15.
潘秋瑜 《考试周刊》2013,(45):53-53
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类比邻近概念,引入新概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 ,是数学方法的载体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进行能力训练的主要渠道 ,下面就数学概念的几个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概念的引入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们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理解概念。因此在教学一个概念前 ,必须让学生进行观察 ,对事物形成一个表象 ,帮助对概念的理解。同时 ,概念的产生有不同的途径 ,因此在引入时也应有其相应的方法。1 通过直观引入新概念 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 ,在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理念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程的需要。对此,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这一教学案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供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习题的计算等知识的应用都与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入新概念,是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概念的几种做法。一、从概念的外延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中有些是经过多级抽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揭示概念的内涵方式给出的。概念抽象层次越多,与现实的原始对象…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除继续重视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联系外,更多关注数学概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操作、归纳等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达成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线教师,我试图从“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实践来论述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一、数学概念关注“学生准备了什么?要到哪里去?”学生准备了什么?指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前已有了哪些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即学习新概念的现有基础。要…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反映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恰当,推理有据,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数学老师如何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呢?一、以旧引新,引入新概念由于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概念的学习必然涉及一系列旧概念,因此,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时,应做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并且要抓住与新概念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旧概念中的关键处、重点处予以突破,为学生顺利掌握新概念作好铺垫。对于与实际联系较密切的概念,教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