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歌诀除了具有一般歌谣的形式外,还包含了对技艺经验的记载,是中国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广泛采用了歌诀的形式,用于传授修行方法,这一传统也为内家拳所沿习。内家拳歌诀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总结了道教的养生方术和功法要领,也反映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内家拳歌诀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而能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反过来又促进了道教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2.
论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为明代大思想家、哲史学家,又是一位重要的武术家;其季子黄百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武术大师。黄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铬》;黄百家所著《王征南先生传》、《内家拳法》是中华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武当武术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武当武术特别是对内家拳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历史史料和详实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证了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为武当内家拳之源流勾画出了历史脉络;证明了张三丰是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创始人;记载了内家拳的沿革与五字诀;说明了内家拳的特点:论述了内家拳的内容与要领。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内家拳的重要代表,而《道德经》则是道家的最根本的经典,武术内家拳与道家及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太极拳的实践中理解《道德经》,剖析《道德经》章节中的经典思想,领悟《道德经》的真谛,来指导太极拳,挖掘理解太极拳的深刻寓意。在理解和参悟《道德经》中来认识"道"的深邃,以"道"的哲学思想来掌握"拳"的本意,文章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内家拳在明清时期形成并不断发展,其主要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中华武术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的拳法,能够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内家拳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1,(12)
张宇轩——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张氏行草书传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任北京弥纶传统武术学校校长兼教练。著名武术家张宇轩师傅跟随著名武术大师张胜利先生习练张氏内家拳(张氏太极拳、张氏形意拳、张氏八卦掌)已有十余年。曾多次赴国外传授张氏内家拳及张氏内家拳的哲学思想理论,受到国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与喜爱,特别是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武术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热爱中国武术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弟子,有多位弟子已在本国开馆授徒。这些年,张宇轩又跟随张胜利习练张氏  相似文献   

6.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也是武术的灵魂.现行警察格斗训练体系主要采用以擒拿为核心,以摔、打、夺、押、铐、搜为手段的技术体系,缺乏对技击的重视.内家拳在技击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其简单的练法,而且不易受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内家拳具有高效打击等特征,能够丰富现行警察格斗技法,有效破解警察格斗教学训练中的矛盾.将内家拳应用于警察格斗训练,有利于完善警察格斗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7.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的代表.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为中国武术一大名宗.目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武术的成名已有600年历史,但学者、专家、权威机构,著作、文献中从未见到记载与标识,在湖北板块中国武术主要拳种分布图中也未见到文字记载,也就是说武当武术没有纳入中国武术之列,也没有纳入湖北地方武术.从武当拳法研究的挖掘与整理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辅以体育考古学的角度与视野,探讨其与武当武术的关系,经过20余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统计、分类,构建了武当武术拳械的基本框架,以填补中国武术拳械目录之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种类繁多,人们常常把长江以北势宏架大的拳术称为北派,把长江以南架势小、发劲刚猛的拳术称为南派,把少林拳术、炮拳、洪拳、南拳等称为外家拳术。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称为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功用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凡是拳术动作的要领若要追根究底问它一个为什么时,那就不能不用技击原理来进行阐述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武当拳的内涵,武当拳为何又称内家拳的原因,及内家拳的源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元明之际的著名道士张三丰,是一个不仅在中国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地位的人物。他以创编太极拳和武当内家拳知名于世,又有《张三丰先生全书》传留至今。声名显赫为皇帝所景仰,却又行踪飘忽不知所终,给人们留下难解的谜团。近年出版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指出:“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受成祖的歆仰而隐遁高蹈,以  相似文献   

11.
傩、道两者之间互融互补。由于地域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道教之于傩的影响必然受其制约与再塑造,形成拥有其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本地域宗教文化,形成傩文化与道文化传承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流传于福建全境的何氏九仙信仰是以道教九仙文化为基础,综合各地的九仙传说衍化而成的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其文化构成芜杂,但其核心是道教的仙人神话,秉承了道教文化的羽化登仙的思想,祈梦是何氏九仙信仰最具特征的内涵,其盲人形态正是祈梦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传入福建后,烙上闽越巫觋文化特征,以功利为指归,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成为三教并祀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民族宗教,是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孕育下生成的。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在它漫长、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性,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宫观文化研究题录的视角,简述了我国宫观文化的研究与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我国宫观文化今后 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17.
道家是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其主要哲学主张是“依乎天理”即遵循客观规律。人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必须做到“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太极拳既是道家的健身养生术,又体现了道教“清静为天下正”、“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等教理教义思想,是道教理论思想在拳架形体上的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8.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但该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武当功夫为品牌,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