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北上采访想到写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由于“明代杨继盛遗书”首批登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次是被杨继盛不畏强权,不惜舍身,敢于与贪赃枉法的奸相严嵩直面交锋的勇气与精神所震动。杨继盛是于1555年即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的一天,被从关押了三年之久的监狱中押往北京菜市口杀害的。杨继盛生当明代后期,那时尚无照相留影,他的真切的面容我们自然无由得见,但好在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杨忠愍集》,以及“明代杨继盛遗书档案文献”,尤其是其中他致妻儿的亲笔遗书墨迹,可以使我们睹其字如见其人。为此,本刊曾和收藏杨继盛遗…  相似文献   

2.
收藏于河北省容城县档案馆的明代杨继盛遗书档案是河北省首次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两宗珍贵档案中的一宗。在浩如烟海的档林中得以首批登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已然说明了这宗档案的珍贵价值 ,其一在于其历史的久远 ,其二在于它是一代名臣的亲笔手书墨迹 ,更有清代名人翁同和、刘墉、纪昀、袁世凯等的亲笔题词 ,以及遗书中所反映的主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的人格魅力和其中所蕴涵的历史研究和审美价值 ,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档案珍品。杨继盛人生记事杨继盛 ,字仲芳 ,河北省容城县人。幼年时的杨继盛家境生活并不如意 ,他七岁丧…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馆藏杨继盛《请罢马市疏》、《请诛贼臣疏》、《杨继盛遗嘱》等墨刻(松筠庵民国拓本),吴可读《丙寅春联》、《两遗奏草底》、《与儿之桓书》、《感遇感怀七律》、《与周老道书》,吴柳堂遗嘱(遗折稿及遗嘱等汇刻初拓本)为我们全面研究中国历代忠谏之臣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湖北档案》2009,(3):F0003-F0003
该文献形成于1930年——1949年,共71件,保存于重庆市档案馆。该档案文献比较系统和完整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西部科学院的组织概况、工作概况,详实地反映了中国西部科学院“科学救国”的历史活动情况。档案文献内容涉及卢作孚、蔡元培、黄炎培、张群、刘湘、杨森等学界和政界名流与该院的关系。该档案文献在中国科学史、  相似文献   

5.
该文献形成于1933年-1937年,共有图纸80件,照片、底片161张,保存于浙江省档案馆。钱塘江桥是中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该桥在我国桥梁设计与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该文献主要为钱塘江桥  相似文献   

6.
《湖北档案》2008,(1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73年-1945年,共850卷,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该档案文献是有关抗战时期南洋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的档案文献,是当时中央驻昆运输机关——西南运输总处与南洋侨领组织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运输有关电、函等公文。  相似文献   

7.
该文献形成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13件,保存于天津市档案馆。该档案文献反映了我国近代工商业最早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该文献形成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22件,保存于浙江省档案馆。该档案文献主要为时任浙路公司总理的汤寿潜围绕修建沪杭甬铁路及路权与浙抚院、邮传部等形成的来往文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9,(7):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33年-1937年,共有图纸80件,照片、底片161张。保存于浙江省档案馆。钱塘江桥是中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该桥在我国桥梁设计与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该文献主要为钱塘江桥的筹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工程图纸、工程摄影照片、底片。  相似文献   

10.
该文献形成于1925年-1949年,共1904卷、619幅、138张,保存于南京市档案馆。该档案文献记载了孙中山先生逝世、治丧记事、陵墓选址、陵墓设计、陵墓建筑、北上迎榇、奉安大典、各地追悼、中外各界人士谒陵等重大活动。中山陵系孙中山陵寝所在地。该档案文献系统地、完整地、详实地、具体地反映了中山陵园的历史,对于研究民国史、建筑史都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选刊之十四 中山陵档案  相似文献   

11.
《湖北档案》2007,(5):F0003-F0003
该文献形成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13件,保存于天津市档案馆。该档案文献反映了我国近代工商业最早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情况,记录了商会由官办商务局-商务公所-商务总会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湖北档案》2008,(10):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54年6月28日。共1件。保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该档案文献系周恩来总理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该文献形成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571件,保存于甘肃省档案馆。该档案记载清代末期中央、地方各级官府衙门和德商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8,(3):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304年(元大德八年)-1367年。共22件,保存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该档案文献是有关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元代档案,是当时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来往的重要文件。以及由元代中央政府任命的西藏地方官员行使职权的一些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7,(10):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401年(胡建文三年)。共98页.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该文献是内阁大库旧藏清初明史馆钞本散页,规模较小。该稿本为《明太祖朱元璋实录》历次撰修稿之首。具有宝贵的原始性,记录详实。可印证后修者。  相似文献   

16.
该文献形成于1514年(明正德九年)——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共8件,保存在安徽省档案馆。此文献为徽州休宁县、歙县土地买卖、产权移转、税赋割收、山地管理和田产登记等形式的经济文书,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州地区土地管理情况的典型记载。该文献对研究明代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选刊之十二 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  相似文献   

17.
《湖北档案》2009,(9):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49年,共62卷。保存于中央档案馆。这部分档案文献是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档案中的代表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08,(4):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309年(元至大二年)。共1件,保存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档案馆。该档案文献记载了元朝第七任帝师桑结贝代表元朝皇帝将德格、白玉沿金沙江两岸的百姓、土地等分封给当地一个叫塔巴贝的人。并要求塔巴贝管理和爱护好当地百姓一事。该文献全部为藏文。该藏文封文为手写藏文珠匝体形式,属稀世珍品。对研究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蒙藏关系和土司制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元代文书制度的重要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朝阳 《档案天地》2004,(1):18-20
收藏于河北省容城县档案馆的明代杨继盛遗书档案是河北省首次列入《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录》的两宗珍贵档案中的一宗。在浩如烟海的档林中得以首批登陆《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录》,已然说明了这宗档案的珍贵价值,其一在于其历史的久远,其二在于它是一代名臣的亲笔手书墨迹,更有清代名人翁同和、  相似文献   

20.
《湖北档案》2008,(7):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共559件,另137册,保存于南通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