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巩茗珠 《山东教育科研》2014,(12):I0009-I0009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批评。作者还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境界”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为诗词创作和批评建立的美学批评的主要理论。是书开宗明义揭出“境界”说的大旨:“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又在第九则总结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认为严氏、王氏之说只涉及诗词创作的表面,只有他的“境界”说才触及到了根本。《词话》还结合文学史上的具体现象,从诗词创作的实践,运用“境界”说进行实际鉴赏和批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批评功能的角度,考察本世纪上半叶中国三种主要的文学批评形态。第一种是介入创作的批评,批评家用经验、智慧和热情拥抱作品,通过批评心得的诗意传达激活创作的灵性;它和创作一同前进,扶植文学新人的成长,推动文学流派的发展,体现了批评的“艺术关怀”;鲁迅、李健吾、胡风等人可视为其代表。第二种批评追求独立的精神文化价值,它注重阐释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意义,它为了拓展批评主体的知识领域,适应批评自我建设的需要,介绍使用西方各种批评方法,推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体现了批评的“学术关怀”;王国维、潘光旦、吴世昌等人是其代表。第三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批评,它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改良与革命年代发挥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作用,体现了批评的“社会关怀”;由于偏重于作品社会政治意义的引申发挥,批评很难在审美的层次上展开;钱杏屯阝、周扬等人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德莫克拉西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唯一权威者”,“根本主义”和“时代精神”,对于五四文学思想同样具有统摄作用。它不仅规定了理论与批评的总体框架,同时也制约着翻译和创作的价值取向。五四文学思想的德莫克拉西化主要表现为;提倡先译后做,以外国民主主义文学为我们楷模的思想;“活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崇尚自然、自由与个性的诗文创作倾向;“人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小说创作中竞写“非人的生活”倾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中的翻译风格重塑角度出发,简要评析了刘世聪教授翻译的《一路玫瑰》(Roses, Roses, All the Way)一文的翻译风格与技巧,对译文进行鉴赏和评估,笔者对认为略觉欠佳的部分译文内容进行了试译和改译,并由此总结归纳出如何运用翻译风格重塑的原则,对文学翻译原作进行分析处理,把握英译中译文的风格特点和翻译技巧,形成既忠实于英文原貌、又体现中文译文风格重塑特点、二者有机统一的翻译佳作。  相似文献   

6.
古典戏曲鉴赏学是对古代戏曲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进行欣赏、理解和批评的一门学问。明清戏曲评点是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批评的特有理论形态,它针对古典戏曲集舞台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征,主要从表演和文学艺术两个层面参与古典戏曲鉴赏学的理论建构,其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戏曲文本,发掘演员情感体验、排场合理性和曲白可演等要素在戏曲舞台艺术塑造中的意义,揭示戏曲文学鉴赏中的主体性、想象性和超越性价值,从而丰富了古典戏曲鉴赏的文本及其理论内涵,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7.
翻译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对它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其自身普遍的、本质的特征,然而目前人们对翻译文学特征的论述明显不够,甚至往往把它和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混为一谈。本文引入"杂合"概念,论述了杂合性是翻译文学普遍的、本质的特征,是文学翻译具有跨语言、文化"再创作"性的必然结果。杂合性彰显了翻译文学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研究,它本质上是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语言、文学、文化译介研究。杂合性是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进一步建构翻译文学研究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9.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0.
“讽劝”说是伴随汉赋创作实践而产生的理论阐述,从汉赋创作主体、文本特征及阅读接受多个层面,均能窥见汉赋“讽劝”矛盾的形成因由与理论内涵。汉代赋家政治理想与现实追求的背离、赋体特征与儒家审美取向的冲突、创作动机与潜在读者接受效果的违逆,皆促成了汉赋“讽劝”批评观的形成。“讽劝”说体现了汉赋创作实践与批评理论同向度掘进的文学史演变,对理解两汉文论话语的经学转换、早期文学接受审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误读"现象是一种值得从诠释学理论加以说明的现象.哲学诠释学关于精神科学里真理发生方式的观点以及理解结构的见解为"误读"提供了合理性的证明."误读"也有其人类学基础.承认"误读"的合理性有助于保护文学鉴赏和批评自由,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文学创作自由.  相似文献   

12.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是批评者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批评一方面通过批评沟通与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美术批评的鉴别真伪、祛邪扶正的作用,借以提高美术创作的质量和社会的欣赏水平。在美术批评这一过程中批评者的学术素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梁宗岱是现代文学京派文学批评的重镇。1944年,他创作了长篇美学论文《试论直觉与表现》。在此文中,他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袁现”说,并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审美批评出发,将审美创造过程分为受感、酝酿、结晶和表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深入地揭示了审美期待的表现、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体验的回味及审美传达的整体过程.深化了中国现代美学在审美创造论方面的研究,其理论创新思维对当代美学的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首开文学鉴赏理论研究之先河 ,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 ,提出了“知音难”的现象 ,讨论了知音难的主客体原因 ,揭示了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 ,对我们今天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通常分期,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系统、概括又具体、详尽地梳理并缕述了现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实在进展,对其成就及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回顾和反思,对其中有重要贡献的作家和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撮要的介绍和精简的评价,最后在“简短结语”中提出三点思考意见:第一,“范畴论”问题,未能彻底厘清,从而留下严重后患;第二,因为散文范畴的泛化,散文的特征论、创作论、批评与鉴赏论等均无从着手;第三,中国古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均是文类而不是文体,完成散文文体的净化应勇敢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说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认为文艺创作是一种"个人的白日梦",创作的主题是"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欣赏即"享受我们自己的白日梦"。这种文艺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根本对立,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但他关于无意识、非理性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起作用的观点,也含有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批判地吸取这些因素,对于克服长期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模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写作和追求文艺形象的"高大全"等理性主义的片面倾向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理性反思与评价,既包括对某个翻译文本的具体评价,也涉及到翻译过程与其它相关翻译现象的总体评析,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纽带。翻译批评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技能素养、以及分析与鉴赏能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中被人们广为运用。本文集中探讨了“通感”在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从而论述了“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价值和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艺术,文学翻译是用艺术的手法来再现艺术,而形象思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和共同方法,因此形象思维的运用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再现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小说翻译和古诗翻译为例来说明文学翻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形象思维的运用。译者运用形象思维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原作(言—象—意),用地道、流利的译入语传神达意,再造原作的艺术形象,再现原作的美感(意—象—言),使译作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