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氏追梦     
距离地球数百万光年的拉菲卡星球正经历着一场权力争夺之战,成千上万的士兵涌向蘑菇形状的城堡,两方首领托国王和拉吉斯手持宝剑打得难解难分.地球上14岁男孩杰克利用魔比尔斯环的神奇力量来到了拉菲卡,为了营救被囚禁的父亲,他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2.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对于地球来说,这些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非常弱小的。但是,假如持之以恒,再弱小的人物也会改变地球的面貌。我们这里要讲的故事,虽然也类似于愚公移山,但是故事的最终结果,不是地球上的巍峨高山被削平了,或茫茫深海被泥土填满了,而是地球被活生生地从太阳系中挖没了。这个结局不再是一种神话,而是人类科学技术可以达到的真实结果。  相似文献   

3.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虽小,但是直径100米的小行星若撞到地球,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的原子弹,真令人不可小觑!有人推测,6500万年前地球上恐龙及许多生物的绝种就是有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所造成的。而未来若有行星袭击地球,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被瓦解,使我们进入黑暗时代。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地球曾经是个“大雪球”!这是科学家最近对6-8亿年前的地球提出的一种新假说。6亿年前的“大雪球”美国科学家在计算了太阳带给地球的热量以及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后发现,在远古的某个时期,整个地球可能是一个曾被冻结的大雪球。事实上,地质学家在赤道附近就曾发现过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长什么样才会受欢迎另外的月亮叫 “克鲁特尼”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对吗?或许不是这样的。1999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处在地球引力控制范围内的另外一颗小行星,其宽度为5英里,它成了地球的另一颗卫星。这颗小行星被称为“克鲁特尼”,它沿着一条马蹄形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区普降暴雨,洪水肆虐。在这个时候,我们来谈论地球淡水面临枯竭这个问题似乎很荒唐和滑稽,但事实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现在的洪水泛滥实际预示了今后更多地区更为严重的旱灾即将来临。水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水被人们誉为地球生命体内流动的血液。可是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越来越严重的水质污染,地球淡水资源必将面临严重稀缺的危险。地球血液先天不足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原本稀缺。地球上各类水体的总水量约为139亿亿立方米,若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地表平均水…  相似文献   

8.
上期说到,地球有可能会被人类自己制造出的恐怖机器挖光,本期,让我们看一看,一只电灯泡大小的空间是如何毁灭地球的。[编按]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7,(6S):I0004-I0004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冰球”。  相似文献   

10.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  相似文献   

11.
飞碟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常盛不衰的话题,许多人认为这是地外生命乘坐他们的“宇宙飞船”访问地球来了。有时随飞碟的出现,会发生一些离奇、神秘的现象,于是人们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归结为外星明的力量在地球上的显现。然而,有科学家却打破了人们的幻想,他指出飞碟并非什么地外生命的“宇宙飞船”,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参与其中的主要角色是被科学家称为“地球黑子”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乐樟  JAMES  ROTH 《科技新时代》2007,(10):14-15
一串光电倍增传感器被科学家埋在了南极厚厚的冰层下2400深的地方。到2011年.将有70个这样的传感器串(分布在1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被埋在南极冰层下,组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IceCube。所有的传感器都将指向地球深处,即北极的一方,以寻找穿透地球的高能中微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描绘未来人类社会的:一个人盘坐在地球之上,他的四周,以至整个地球都被一串串0或1组成的数字链包围。这充分反映了社会里数字化的程度,未来家庭更是无处不“数字”。  相似文献   

14.
地核突然停止了转动,导致存在于地球上的电磁场急速崩解,旧金山市地标金门大桥忽然塌下;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白鸽失去方向感,猛击路人和汽车,导致交通失控,死伤惨重;罗马斗兽场摇摇欲坠,上千名游客无助地看着这个古战场毁成灰烬……地球很快就会被大量宇宙微波辐射线烧熔,  相似文献   

15.
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都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一直相信火星曾出现过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最近两名美国的科研人员在分析了附落在地球上的两块火星陨石后,认为火星很可能从未出现过适宜生命存活的温暖环境,因为这个星球已经被冰冻了近40亿年。  相似文献   

16.
董星 《百科知识》2007,(8X):41-41
众所周知,陨石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这些石头本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在脱离原有运行轨道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散落到地球上。据科学家历经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但是,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漠、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的地区,因此,被人发现并收集到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7.
地球已经很受伤,那么拿今天的地球与其他天体相比,地球是不是落到了该被抛弃的地步呢?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曾以为地球只有月亮一个卫星,但是事实上可能并非这样。地球毕竟不甘寂寞,依靠引力临时捕捉一些小行星,让它们在周围绕着自己转,也真是会玩儿啊!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空间广袤,但并不是空无一物。在这之中,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小行星,它们暂时被地球吸引,困在地球身边,成了小卫星,绕着地球转。这些被临时捕获的"迷你卫星"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会在地球附近逗留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它们再自己溜走。我们经常会被这些近地天体造访,但  相似文献   

19.
基于JCR Web和SCI-E Web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地球物理学报》2002~2006年在SCI-E中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国际被引情况,详细统计并讨论了引用期刊与引用作者的国际分布、被引论文的时间分布以及《地球物理学报》与他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球物理学报》亟待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此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难逃噩运的地球你能告诉我,在世界最寒冷的北欧拉普兰地区,没有银装素裹的圣诞节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吗?这可不是凭空想象,未来地球真的会有这么热的一天。地球变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而是因为太阳。太阳作为一颗恒星,会有其死亡的一天。现在的太阳已到中年了,正一天一天步入死亡。太阳在死亡的过程中,由于核反应加剧,自身温度会不断上升,地球大气层温度也会不断上升,以致最后失去平衡。科学家们认为,大约在10亿年后,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难以逃脱高温烤炙和灭绝的厄运,而在30亿年后,海洋中的液态水也将被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