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流年 《生活教育》2012,(19):28-29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想让孩子听话是多困难的一件事。孩子们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或者干脆不听。这自然会让父母很生气,于是这种情形常常很快升级,成为亲子间的冲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我个人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直接去问了一些6到13岁之间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不愿听父母的,他们的回答很诚实。1.以前已经说过同样的话了孩子们喜欢抱怨的就是成年人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因此父母一开口,孩子们就知道他们要说啥了,这可是件令人厌倦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们能预计到大人们将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生日,孩子的生日在很多家庭中都被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待。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日?作为父母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孩子们如何看待父母的好心?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同学。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阅读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能力。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寒假期间继续开展了"我们和好书在一起"系列活动。寒假时,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书中精彩的画面,动人的情节,让孩子们懂得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深,也学会了用行动表达自  相似文献   

4.
周秀 《西藏教育》2009,(4):27-27
教材简介:《可贵的沉默》一文主要讲的是一位老师上课时,了解到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记得孩子们的生日,可孩子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位老师抓住孩子们“热闹”与“沉默”的这一契机,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5.
说句心里话     
又要开家长会了,我想让这次家长会开得有些新意。家长会前一天下午,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A4纸,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并且可以用彩笔将信纸装饰装饰。学生的信很快完成了。我建议他们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孩子们小心地将信折叠好,夹到书本里。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学习了让我感到羞愧的一篇课文,题目是《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先讲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着讲孩子们为不懂得父母的爱而羞愧;最后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7.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这样一句口头禅,“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啊。”边说还边摇头,仿佛教育孩子是头等苦差。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们一定也会觉得接受你们的教育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那么,我们不妨学一学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将养育孩子作为幸福的组成部分,做一个幸福的妈妈,然后把幸福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  相似文献   

8.
对孩子们来说,有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目前城市的很多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对朋友的渴望更是强烈。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很在乎,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灌输给孩子一个选择朋友的标准。但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标准,他们有时会认可父母的选择,有时也会对爸爸妈妈的要求不以为然。无论怎样,孩子需要伙伴,而伙伴能带给孩子快乐,只要他们在一起开心,在交往中学会接人待物,并能顺利成长,就达到交朋友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9.
主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心愿。每到新年,父母都会对孩子提出各种希望。那么,这个新年,孩子们对父母又有哪些要求跟愿望?在新的一年里,希望父母发生哪些转变?我们一起来听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院附小教育集团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10.
小班孩子刚从父母温暖的怀抱中走出来,什么事都需要老师细心地指点和帮助,甚至是“包办”。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孩子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每天午睡前,老师都要一件件帮他们脱下来,起床后又一件件帮他们穿上去。我发现,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没有丝毫进步,反而越来越依赖老师。于是,我开始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穿脱衣服。由于孩子胳膊短,衣服多,自己脱起来很费劲,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互相帮忙呢?便引导他们:“小朋友,咱们互相帮忙‘拔萝卜’吧,把胳膊伸开,请你旁边的小朋友帮忙把袖子拽出来,一个萝卜就拔出来了!”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主动去找…  相似文献   

11.
铅笔与橡皮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我们是明智的,就会把这些失败当作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来接受。但是,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却经常会剥夺孩子们的这种权利。我们或者是通过语言,或者是通过行动,向我们的孩子们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失败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除了取得最  相似文献   

12.
刘艳春 《辅导员》2011,(36):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法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涓涓细流,滋养孩子。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高伟 《辽宁教育》2010,(9):33-33
母亲节将至,我班这些在父母宠爱中长大的小家伙,每天享受着阳光般的母爱,却浑然不知母亲的辛劳。如何让孩子们感受母爱,关心母亲,继而学会关爱他人?下午班队会的时间,我让同学们就“母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会后,我建议孩子们在母亲节当天,为妈妈做一件让她开心的事。小家伙们交头接耳,嘁嘁喳喳,一脸的兴奋,跃跃欲试。我想,他们的小心眼儿里一定在盘算着了。  相似文献   

14.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5.
主持:双休日带着孩子与亲朋好友聚会,是如今许多家庭乐意选择的休闲活动。一来大人们联谊、叙旧,放松一周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惫,二来让孩子也有玩伴,享受群体游戏的快乐。这本来于父母于孩子都是件好事,可最近几次的家庭聚会,却让几位父母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孩子们凑一块儿,最爱玩的是电  相似文献   

16.
经典微博     
《大中专文苑》2013,(12):72-74
热点素材 三联生活周刊:吉卜力美术馆里禁止游客拍照。这是宫崎骏的决定。因为他发现有些父母太喜欢拍照了,孩子们在自由奔跑,却总被父母大喊,站在那里不许动,让孩子们的兴致大受打击。他觉得,与其一心一意记录孩子们的快乐回忆,不如让孩子们自由奔跑。孩子们的快乐,是宫崎骏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17.
读到一篇文章,说华人的孩子在日本不但“不听话、没礼貌”,连学习成绩都在中下。又说这些孩子被父母送回读书后,“变得比在日本时有礼貌、懂事”了,可见中国的教育之好。我一向对日本人腹诽有加,但对这个民族的教育还是甚为赞赏的。不过,这倒提醒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父母们究竟要把孩子培植成什么样才算是功德圆满?报载这样一件事,在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老师让学生们大胆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苹果。结果孩子们把苹果画成五颜六色的,连形状都是五花八门的。老师正要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高兴时,家长们却愤怒了:这不是误…  相似文献   

18.
父母们聚在一起 ,恐怕谈得最多的都是关于孩子们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为此父母的确付出许多 ,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今 ,最流行于父母孩子之间的话题便是“减负”。的确 ,孩子应当“减减负”了 ,“父母心”为孩子加上了各种负担 ,反而适得其反 ,这一现象是举不胜举的。为此政府为孩子们“出头” ,提出“减负” ,实令孩子们感激不尽。不过 ,据我发现 ,“减负”大多有名无实。孩子们在家中向父母提“减负” ,父母说“减负是学校的事 ,别人减负 ,你不减负 ,才能更有出息。”孩子们在学校向老师说“减负” ,老师说“减…  相似文献   

19.
节假日的大街上,一手拉着父母,一手牵着一根细绳,细绳头上是一只只红红绿绿的气球,孩子们兴高采烈。气球不光是孩子们的最爱,具有创新头脑的发胀也对它爱不释手,并且玩出了许多精彩的新花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律规定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离异父母在离婚后却以种种理由不去履行自己的义务,特别在一方抚养孩子有了困难难以独立承担孩子的生活、教育等费用后,另一方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衰。这就迫使孩子们走上法庭,迫使孩子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托起沉重的诉状向亲情发起挑战,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