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当今球迷现象的特点之一是球迷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职业球迷的出现。所谓职业球迷,便是已把中国足球的兴衰放在“唯此为大”的位置。他们大多打破了铁饭碗,辞去了公职,让足球支配自己的生命和理想。鞍山球迷协会会长罗西便是这种职业球迷的代表人物。此君本名李文钢,由于酷爱足球,那削瘦的面庞、深陷的眼窝有点像意大利球  相似文献   

2.
又闻“郝大炮”。这次不是炮轰主教练,而是炮轰球迷和舆论形成的所谓“中国足球的环境”,射出一枚重镑炮弹——(球迷和舆论组成的)中国足球的环境要是不改变,中国足球永远也别想好!  相似文献   

3.
足球,世界第一运动,以其特有的豪情与魅力在中国拥有上千万的球迷。为足球哭,为足球笑,为足球悲,为足球喜,中国的球迷为了中国的足球几乎付出了自己感情的全部。尽管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但是在每一次中国足  相似文献   

4.
没有球迷参与,足球便只是一个“杂耍”。 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只是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球迷,使亿万人沉湎于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5.
1999年美洲杯,球迷们认识了一个初出茅庐的他;2002年世界杯,全世界因为他对希曼不可思议的“勺子”而惊叹于他的足球造诣;2003年,巴黎球迷为他的叛逆而破口大骂;2004年,他生日之际的进球让巴萨球迷重新找回疯狂的感觉,他就是巴西未来的核心,诺坎普的新国王,“调皮”的罗纳尔迪尼奥,一个视足球和亲情为生命的桑巴青年,他是上天赐给巴西足球的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扫描中国球迷群落 世上先有足球后有球迷还是先有球迷而后有足球?这个问题不好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球迷是推动足球运动发展至今的真正源动力。 在这个权、欲、钱等几乎将每一个人的大脑塞得满满当当的年代,仍有那么一群人甘愿掏钱去毫无保留的呐喊。他们为自己忠爱的球队或球星而痴、而狂,他们是足球运动中积极的力量。真搞不明白每年各类名目繁多、花样迭出的足球颁奖活动中为何却惟独不见有什么专门为球迷而设的奖项。  相似文献   

7.
1999年新赛季,入驻先农坛体育场的京城又一支甲级新军一北京宽利足球俱乐部,将为京城球迷提供一个好去处──“球迷沙龙”。宽力度乐部将广安门地近的责利宾馆四层辟出300平米的大厅,作为球迷交流、观摩、联谊的活动场所,长期圭天开放,向球迷提供服务。既作为俱乐到球迷会员的基地,同时也对社会各弄球迷开放,并定期邀请队员、教练及各养人立举办与足球、球迷自关的活动,听取热Its\球迷提供新的思路及活动策划。球迷朋友可间不刊来电客询人会事宜。##F9坐侃足球宽利“球迷沙龙”亮相京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足球的改革,第一次把足球真正带人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三年职业足球联赛推动的不仅仅是中国足球本身,还极大地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球迷群体的发展。在火爆、激烈的球市背后,出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球迷故事。尽管在他们身上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仍然不失为中国足球运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刊从本期开始,专门开辟“球迷的故事”栏目,专文介绍球迷群体中一些富有传奇色彩和感人经历的故事。同时也欢迎广大球迷,记者、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讲述发生在你自己或你身边的球迷故事。  相似文献   

9.
由本社和青岛双星集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足球“双星金鞋奖”评选活动日前在北京揭幕。 创办此项由广大球迷投票选举的大规模群众性最佳男女足球明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支持,增进广大球迷与足球运动员之间的感情,让“双星金鞋”激励、祝福中国足球健儿腾飞。  相似文献   

10.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爱足球的人数以千万计,堪称世界之最。然而,作一名真正的中国足球的球迷,实在是太苦太累了。中国足球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但当命运多舛的中国足球在关键时刻一次次功亏一篑的时候.他们只能与悲愤和痛苦为伴。那么,这悲愤与痛苦难道是球迷们应享有的唯一的权利吗?不.绝不是。足球的发展,应该给迷球  相似文献   

11.
超级球迷“飞力普”金汕中国的超级球迷中有三个为足球而离婚的汉子。我与他们不同,我是一个为足球而不结婚的男人。“飞力普”的由来同罗西、小平头、小皮球等“足球疯魔”一样,我也有艺名,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叫王伟,绰号则叫“飞力普”。球迷取名都琅琅上口,这样便于...  相似文献   

12.
提到球迷,当首推英国球迷。而最早的一位球迷先生——英国鱼店老板的创举,颇值一提。当时,英国足球运动方兴未艾,球门是个光秃秃的框子,没有网子。常常在激烈狂热的射门之后,发生争执,双方和裁判、场内和场外各执一词,乱作一团,争吵不休。不久,看台上的鱼店老板,灵机一动,跑回鱼店,抱来鱼网,罩在球架上,至此,所有纷争灰飞烟灭,进球与否一目了然。鱼店老板从此被裁入了足球史册,这位球迷用自己激情的智慧,推动了早期足球事业的发展。 时值今日,在我们中国,足球事业蓬勃发展,许许多多演艺界的明星,都已成为痴情的球迷。他们迷球的故事颇是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11月29日下午.由本刊赞助举办的《足球俱乐部》杂志杯第二届南昌业余足球联赛在江西省体育馆足球场正式拉开了帷幕。南昌业余足球联赛是由南昌市足球队长联盟一群热爱足球的业余足球队联合发起举行的.其宗旨在于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丰富球迷的业余生活,将球迷中  相似文献   

14.
记得沈阳球迷同仁有句名言,叫做“足球是我们心中的太阳”。这是痴球者的肺腑之言。球迷者,迷球也。说心里话,作为球迷,当然喜欢观看巴西、意大利、德国以及世界杯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和实况录像。但仔细想来,我们还是要花更多的时间,观看自己的球队——中国足球队的比赛。尽管我们多年来处于“痛心疾首”之中,但我们仍喜足球未心死。不论职业,不分性别,不管老少,喜爱足球者众。明明白白我的心,中国球迷真痴情。现如今,人们还是从这个黑白相间的皮球中去寻找解脱痛苦、排除困惑的钥匙。这就是球迷的禀性,酷爱足球的天性。不然,足球又何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呢? 自从去年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之后,“立足国内,扎扎实实地搞好国内联赛”,已经成为中国足球界和广大球迷的共识。为了搞好今年的足球甲A联赛,中央电视台也第一次安排了现场直播计划。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各队都雄心勃勃,跃跃欲试。沈阳、上海、广州等队,还聘请了外籍教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第13届“丰田杯”已偃旗息鼓,巴西圣保罗队以2∶1战胜西班牙巴赛罗那队终偿夙愿。这场不亚于世界杯的球赛,使广大球迷回味万千。笔者有幸和几位球迷共同欣赏了这场足球大战,下面是几位球迷朋友的观感。  相似文献   

16.
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不仅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且其足球球迷文化也历史悠久。文章对报纸的足球专栏、俱乐部队报、球迷对球队的支持和忠诚、球迷的地域特征、足球暴力和种族歧视等足球球迷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展现了英国丰富多彩的足球球迷文化,同时力求为中国足球球迷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足球水平虽然屈居人后,我们的报道足球的专业和非专业媒体却有着“一流”的水平,这一点上有点像在巴西人中随便拉个球迷都敢当国家队主教练似的,我们的球迷有着“一流”的看球水平,我们的媒体自然也就有了“一流”的报道水平。所谓的有求必有应。  相似文献   

18.
北辰 《新体育》2010,(2):44-47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喜欢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是一种情结。1989年,意甲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屏幕走进千家万户,那时的意甲汇聚了世界足坛最优秀的球星,被称作“小世界杯”,毋庸置疑,意甲真正启蒙了一代的国际足球球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第17届亚洲运动会在韩国仁川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国奥男足未能一雪前耻——在很多球迷看来,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一个泱泱大国,在亚运会金牌榜上独占鳌头,但足球成绩却羞于见人。国家的投入、社会的支持、球迷的期待乃至球员的先天素质,中国足球的外部综合条件比之日、韩等亚洲足球强国并不逊色,甚至更好,但中国足球连立足亚洲都困难重重,谈何再次冲出亚洲?  相似文献   

20.
鲸鱼Keiko 《新体育》2014,(7):106-106
我不是个球迷。 活了20多年,一次完整的球赛我都没看过。 在我的印象中,足球是一种歇斯底里的集体狂欢。每个人都需要剌激,需要发泄,需要狂奔呐喊,蒸发身体内的水分,足球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球员们在球场角逐,球迷们在观众席呐喊,共同进行这种奔放的集体狂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