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政民互动的直播工具,创新了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方式。要规范政务微博档案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务改革、倾听民众诉求等方面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秀丽 《传媒》2014,(8):55-57
正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向公众公布即时政务信息的平台,其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安北京"微博是当前我国诸多政务微博中较为成功的典型,以其为例,对如何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化解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帅志强 《东南传播》2013,(1):100-102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务微博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与话语互动有密切的联系。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功能主要表现在增进政民沟通效果、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加速社会信息传播、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政务微博的问政执政、汇聚民意、服务民生等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政务微博要更好地实现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应该建立工作流程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系统联动机制、政民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和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政务APP、政府微博之后,政务微信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采用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借助政府微信电子平台进行公共社会管理和服务,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组织、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等角色的信息沟通效果,也能够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亲民化。2016年,中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万,政务新媒体实现了快速发展,"两微一端"成为政务领域的新常态,政务微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工具,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政务微信电子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微博独有的自媒体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的介入使"微政务"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及政务微博群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6.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微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众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将微博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问政渠道。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据统计,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增长速度接近200%,截至目前,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近2万家。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9.
艾则提 《大观周刊》2011,(46):48-48
近些年来,以政务微博为载体的公民政治参与愈加受到政府和民众的亲睐,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尽管这一绝佳的官民互动形式为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了很多便捷,然而,政务微博这一新生工具,由于其还不具备完备的制度及规范,使得其在整个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在此通过分析,得出政务微博在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11,(9):12-12
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于2011年8月25日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该论坛旨在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务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
  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政务微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政府机构、公务人员纷纷入驻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和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回应公众关切,释放社会焦虑,促进信息传播,有效引导舆论,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此对我国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提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重视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及沟通交流;与微博运营商充分合作,强化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的三年多,政务微博,尤其是公安系统和宣传部门等的政务微博发展形势可喜,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信息公开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综观全国政务微博的格局,却存在结构性失衡,呈现"双金字塔"分布。截至2013年底,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仅在新浪微博开设的账号就超过了10万个,其中,县处级以下占比超过97%,像《广州日报》提到的"中山过半微博成花架子……过半政务微博‘粉丝’不足500人,过半微博今年日均发帖数不足1条",其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政务微博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问政渠道,要想充分发挥问政功能,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民微博为例,政务微博中存在建设热、发布热、娱乐热和群落热等几个突出特征,同时存在运用冷、听取冷、务实冷和制度冷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运用、听取、务实和制度等几个问题解决了,政务微博才能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真正有效的问政渠道。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1,(9):81
<正>由人民网、腾讯网联合举办的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于2011年8月25日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该论坛旨在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务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向论坛发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是"互联网+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对于强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由于政务微博的发展时间较短、经验有限,因此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与阐述了政务微博舆论引导面临的障碍,并对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的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的理论奠基人乌尔里希·贝克和吉登斯认为,社会巨变所带来的现代性将社会风险大大放大。现代性亦指新的网络环境。网络提高了信息传达的便捷性,同时也增加了由信息混乱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政务微博的出现为政府舆论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共识。本文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政务微博目前运行状况,探讨提升政务微博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政务微博的出现及运用,其本质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在网络空间里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中国政治形态。政务微博凭借着互动、开放、便捷等传播特点,发挥着政务公开、创新管理、干群互动、倾听民意、排解民忧的功能。山西省作为中部内陆省份,资源、信息、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以新媒体为平台做好政府宣传工作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范新爱 《青年记者》2016,(21):77-78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型,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特征愈发明显.为实现政务信息的及时公开、与人民群众的有效沟通,各级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然而,随着政务微博数量的爆炸式增长,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及政府公信力不足是政务微博助力政府形象塑造的最大挑战. 政务微博的特性与政府形象改善内在需求的契合度 政务微博作为创新解释行为的一部分,隶属于政府行为,也承担着解释政府行为的功能.相较于传统党报期刊、网站,政务微博自身优势为塑造政府形象带来了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