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外与门内     
近来,经常收到一些自称新闻摄影“门外汉”的文字记者拍摄的照片,其中不乏出色之作。这说明:一、新闻摄影在宣传报道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二、我们的文字记者已开始注重运用这一形象表现手法,并逐步树立新闻摄影意识。这一现象令人兴奋。其实,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具有其独特功效。文字记者掌握这一本领对提高自己大有裨益。以往,人们总爱笼而统之地把文字记者的工作称为抽象思维,而把摄影报道称为形象思维,二者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细想起来,未必尽然。任何新闻报道都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要透过现象抓本质,这些都要通过大脑思维。而经过提炼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中运用形象思维,其意义在于写“活”,给受众以真实感、形象感、现场感、亲切感。形象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表现既不是形象加思维,也不是思维加形象,而是形象化了的思维,思维化了的形象。它要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作品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在新闻写作中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呢? 首先要求作者在采访活动中观察要细。要认真观察采访现场的一切情景,观察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掌握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把握的“独家细节”。著名记者黄钢在回忆他早年在延安当记者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是用形象手段传播新闻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事实,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形象价值”。如果说,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信息量大小的标准,那么,形象价值则衡量的是新闻信息量能否用照片表现出来。如何认识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发挥新闻摄影形象作用,首先得明确“新闻摄影形象的可视性”和“新闻摄影功能的特点”,发扬新闻摄影之长,避新闻摄影之短,按照新闻摄影规律办事,克服新闻摄影照片在报刊应用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借助文字强化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优势是形象,但任何形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闻摄影的“局限”也是新闻形象自身的弱点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摄影运用形象“说话”、独立报道新闻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形象性再强的图片新闻,也离不开文字说明交代它的诸要素。不认识这一点,过份强调形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设有一个摄影记者是完全依赖形象而不借助文字就能报道新闻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摄影记者,是以画面形象为主报道新闻的,文字在他们手中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形象自身就“立”不起来,也不可能有新闻形象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游练 《新闻三昧》2005,(4):31-32
几年前,我曾发表一篇题为《准确把握形象价值》的论文。文中提出“优秀新闻照片是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统一”,并阐述了“新闻形象价值是指新闻摄影作品所提供的能够满足社会和公众特定需要的形象信息素质(量和质)的总和”“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首先要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摄影者运用摄影技巧准确、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要不要进行深度探索?这在新闻界,甚至在新闻摄影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机械记录,还讲什么深度。这种看法阻碍着新闻摄影向深度发展。我认为,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一样,不仅要传播新闻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事实表达时代的某种思想与观点,因此必须在报道深度上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那么,如何增强新闻摄影的深度?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立意要高。就是说摄影记者选定的报道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揭示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这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为一旨。从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照片看,有相当多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7.
以形象纪实为特征的新闻摄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发挥新闻摄影的独特功能,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本质,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不了解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形象思维、形象与生活的关系,即使你面对的题材是重要的,内容是新颖的,仍难拍出成功的新闻照片来。一、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闻形象亦如是。从事新闻摄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最直观、最形象、最有说服力.正所谓"一图无语,胜似千言"、"百闻莫如一见",这"一图"、"一见"正是新闻摄影的优势所在.要体现这一优势,新闻摄影就必须在"情"上下功夫,以此体现作品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情感是新闻摄影永恒的催化剂,缺乏情感投入,新闻照片就会无"情"无"昧",就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是新闻战线一个重要的兵种,是运用摄影技术、技巧和照片的可视形象,进行新闻报道,给人以信息、知识和力量,从而起到宣传、教育、鼓舞和激励的作用。新闻摄影又是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画面,深刻的寓意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新闻摄影既要严格遵从新闻报道的规范,同时也要自觉利用摄影艺术的规律,要在选材及表现上注意典型性,要抓住典型的人和事、典型的瞬间、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情感及典型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李春山 《记者摇篮》2014,(10):18-19
新闻摄影师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但它并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录,而是要在那些极平凡的事件、会议和生活中,寻找出有意义的题材,在求变上下功夫,在新闻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有意义的新闻摄影题材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在采访前要注重学习,特别是要在学习中深刻地理解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才能加深采访意义、目的,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相机是为党服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才能身在平凡中,拍出不平凡的新闻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2.
顾名思义,新闻摄影,一是新闻,二是摄影,是用摄影的手段报道新闻。换句话说,新闻摄影是用现代化的摄影手段,通过摄影者的观察、选择,用凝结在画面上典型瞬间的可视形象,报道新闻事实。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以为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有三:一、强烈的新闻性;二、浓郁的现场感;三、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都是报纸宣传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各有互相不能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共同任务都是传播新闻信息,因而都要遵守同一的原则,即它们所摄取和报道的对象,必须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新闻图片能及时成功地在媒体上(报纸、刊物)发表出来并传播出去,使其真正发挥形象新闻的作用,否则新闻摄影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强调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新闻摄影工作的研究和领导,最终目的同样也是要在报刊版面上,见到正确运用新闻图片的效果。这种效果本身,不仅是表达了人们对新闻摄影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更是给摄影记者的实践以方向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一)“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这一讲话。着重强调了宏观意识、全局观念的重要性。摄影记者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擅长微观观察、寻找、捕捉典型瞬间,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形象思维、微观观察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支配;所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更应把握逻辑思维,运用宏观指导微观,指导新闻摄影工作的全过程。成熟的摄影记者必须掌握两点:一点是…  相似文献   

16.
白冰 《新闻前哨》2000,(4):39-40
新闻摄影的最主要对象是人。作为以反映客观世界人的活动,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意识为主要任务的新闻摄影,在把镜头对准千千万万个新闻人物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客观世界自然生态的纪实,而要着力表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深刻地揭示人物本质特征的思想和行为,靠的是充分动用摄影手段,抓住人物在典型瞬间的形象神态,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神形兼备”是新闻人物摄影作品的基本要素。要抓住人物神态,必须在“四抓”上下功夫。 1、抓“形”。 所谓抓“形”就是指拍好人物的形体外貌,服务新闻报道主题的需要,真实地完善地再现被…  相似文献   

17.
王传玺提出评论写作要加强形象思维,运用形象描述,增强形象色彩。一,评论写作要加强形象思维,运用形象描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们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由具体的形象映入视觉器官,然后经过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生动、具体的形象,比之于概念化的东西易于接受等多。二,新闻评论时效性强,服务范围广,读者的文化和知识水平差异大。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手法评论时弊,男女老少都易接受。三,也是新闻改革的需要,当今社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形象化的个性,所表现的人和事应当是生动而有新闻价值的。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总是以真实、新颖的画面形象吸引人、感染人,这种画面形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瞬间精华,它是新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美的凝固。 运用美的魅力增添新闻价值 美学早已自然地闯进了我国摄影领域,众多的摄影家对它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并在人像、风光、静物等艺术摄影中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要不要讲究美学,一直是摄影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新闻摄影美学观念的同志…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摄影报道中运用形象思维□姜凤翔人们在谈到新闻摄影时通常认为,经济题材的摄影报道难以深入。这种观念曾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以至在深化改革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新闻摄影在表现经济题材上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进行这类报道时往往只求形式上的翻新,没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写作的形象思维江苏省通州市广播电视局朱惠民新闻评论的写作,一般侧重于运用逻辑思维,但并不排除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那么,新闻评论写作中可运用哪些形象思维的手段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巧借形象法。就是在评论中运用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使抽象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