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现在,几乎没有企业家会否认品牌所带给企业的好处,品牌可以为企业保持和吸引顾客,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阻击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等方面提供近乎没有穷尽的力量.但是我们也看到,曾几何时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产品消失之后,企业也跟着消亡,而且这种事例并不新鲜.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肯定是你没有成就你的企业品牌,紧盯着产品品牌,没有将强的产品力量转化为相应的企业力量.那么,如何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范志峰 《职业圈》2013,(25):56-57
很多企业老板对于品牌诊断、营销诊断并不陌生,但对品牌体检很多老板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和看到。体检为自我保健方式,可以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使身体健康。当品牌的产品近期销售额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销售业绩下降?因此需要对品牌进行营销诊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步伐加·陕,没有品牌的企业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品牌的发展就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根本,并且是市场创新的力量源泉。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是从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的认可,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使自己的品牌深入地在客户心目中发芽,实现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相似文献   

4.
张云龙 《职业圈》2013,(25):19-19
近日,笔者在某活动上看到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在哪混,而是跟谁混,一百零七个兄弟等着你。 圈子也是一种文化,有商业圈、文化圈、演艺圈以及职业圈,总之,我们混迹于企业与文化间的人员,要学会在圈子中运作品牌,在品牌中圈定客户。“圈子文化”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在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且在一定意义上耦合的全体集合。  相似文献   

5.
邹文杰 《职业圈》2014,(16):52-53
OPPO在2004年成立,从做MP3到2008年进入手机市场,发展至今成为了国内名列前茅的手机生产厂商,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不但如此,面对国际品牌的压力,国内本土品牌的竞争,在这场中国手机市场的混战中,OPPO发展壮大,有了自身忠诚的消费群体,同时还将手机卖到了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短短的6年时间,OPPO为何能在逆境中茁壮成长,不但产品卖得好,品牌声誉也高?回顾OPPO做手机的历程,不难发现,它的成功离不开三个核心元素:代言人、广告、概念,算得上是广告打造出来的品牌典范.  相似文献   

6.
张海良 《职业圈》2010,(10):78-79
所谓白酒行业中的“品牌童养媳”,就是企业将品牌规划与品牌建设的主动权交给品牌运作机构或者大的经销商而很少问津。虽然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不乏有专业良好的品牌运作机构,大的经销商也为市场销售极尽其能,但是让品牌成为“童养媳”,企业终究难以控制或设计品牌的命运。只能在品牌的命运沉浮中枉自感叹或自责;或盲目的寻求拯救品牌命运的方式而不得其法。  相似文献   

7.
史光起 《职业圈》2014,(13):47-49
品牌是什么?商标、名称、给消费者留下的综合印象?没错,但这只是品牌的外表,那么品牌的内涵与核心是什么呢?品牌强大的力量来源又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剖析一些成功品牌背后的核心价值来阐述应该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李光斗 《职业圈》2010,(19):30-30
现阶段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靠什么增长?企业如何发展?要靠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中国为全世界制造产品,但是全世界的消费者并不感谢我们。美国现在也在限制碳交易,提出我国碳排放过大,但是如果搞低碳经济就要靠经济增长。企业增长靠什么,就是要建设具有世界级的中国品牌。如何进行品牌运作和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9.
崔思遥 《职业圈》2013,(15):13-13
一、中小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品牌文化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聚,是社会物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者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品牌文化作为品牌差异化的一种策略。能凸现品牌个性。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美好联想。我们需要集合品牌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诸多资源优势,依据品牌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概念,注入与品牌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延伸和扩展,使之成为与品牌密不可分的整体。品牌文化由消费需求决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品牌文化是有价值的,中小企业只有将文化融入企业治理中,在企业治理中不断追随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才能立足于大企业之林。目前中小企业的品牌文化治理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没有熟悉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的、没有专门的品牌文化治理部门、没有品牌文化战略、没有品牌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李训一 《职业圈》2014,(22):70-71
要使自己的个人品牌发挥作用,公司职员必须明白企业品牌如何产生效力。企业开发并成功运用多年的品牌原理,同样适用于个人品牌。首先.由于你的品牌是在他人心目中的一种感觉.所以他人怎样看待你就成了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汲剑磊 《职业圈》2008,(28):46-47
所谓挑战者品牌,是相对于市场上的主流品牌而言的二线品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许许多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比如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利收购,乐百士被法国达能收购,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20%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下,  相似文献   

12.
《职业圈》2010,(16):44-44
企业都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却不知从何入手建设品牌。品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建设的工作,企业需不停地形成“品牌传播如何作用于该品牌”的想法和观念。因此,品牌建设前理清以下四个问题,有助于清晰你的品牌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王永 《职业圈》2010,(16):45-45
什么样的产品对我们最重要、最有价值?很多人会回答水和空气。但是我们会对空气和水买单吗?肯定不会。我觉得钻石最没用,但是很多女性会为钻石花重金买单。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品牌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查钢 《职业圈》2011,(10):26-27
如今,对品牌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企业都在为打造品牌绞尽脑汁。在浙江,笔者应邀参加了一个行业年会,不少企业经营者都在为如何打造品牌而苦恼。公司的产品品种不少,销售也不错,利润也可观,可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认同率很低。制造与智造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企业发展战略却完全不对等。  相似文献   

15.
吴玉龙 《职业圈》2012,(22):58-59
真正的连锁企业是以“打造百年品牌”为出发点和终点的。因为动机的不同,他们在做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外国的沃尔玛大型超市连锁、肯德基洋快餐连锁、耐克服装连锁,还是中国的东来顺涮羊肉连锁、北京全聚德烤鸭连锁、北京同仁堂药店连锁等,都是以打造百年连锁品牌为目的自营连锁和特许连锁企业。百年品牌的连锁企业的成功有六大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吉万 《职业圈》2013,(31):17-17
“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坚守企业经营的信条之一。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企业,何为操守?何为正确?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究竞丢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陆永花 《职业圈》2013,(31):73-73
并购是国际市场上正常的商业活动.无需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但有一点应当是值得注意的,民族品牌要想保全自己,成为长久的民族骄傲,必须健体强身,抵御跨国公司的“侵略”。其实我们也有强悍的民族品牌,如娃哈哈,在法国达能的淫威面前,誓死不从,  相似文献   

18.
品牌VI不是“花瓶”,并非只为企业“涂脂抹粉…‘装点门面”,也不只是“唯美是求”。并不只为了追求漂亮好看,追求档次品位,更不是为满足企业经营决策者自身审美品位的需求而定。如果清晰地理解了品牌VI的功能,我们便会觉得,身边太多的品牌VI都是草率行事,疏忽而己。  相似文献   

19.
丁以康 《职业圈》2010,(20):14-15
当今市场的竞争已不只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品牌的核心因素就是其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具体而言是凝聚在企业之中的企业文化。文章阐述了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丁红莲 《职业圈》2013,(12):83-83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商品和信息,已经难以从产品性能和质量上进行比较和辨别。往往根据品牌进行购买,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主要集中在品牌上。因此如何快速地实现企业精心策划的品牌在消费者当中的塑造和推广,进而把品牌做强做大是广大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