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业 《今传媒》2012,(1):118-120
在媒体竞争目益激烈的今天,抢突发特大新闻几乎成了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而常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平面媒体,都会发挥各自特点,报道和跟踪突发事件。那么在突发新闻现场,对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更要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新闻核心,了解事件真相并深度挖掘新闻事件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闻突发现场新闻主要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对具有突发性的事件进行报道采访,例如车祸、火灾、自然灾害以及责任事故等等,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突发现场,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进行采访。本文将对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进行介绍,并且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它要求:新时代的记者应该以深厚扎实的新闻素养,以最快的速度去甄别新闻源的真假和轻重,去发现其他媒体很难发现的新闻线索及其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4.
周骅 《新闻窗》2005,(3):56-56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金声 《新闻传播》2004,(6):64-64,69
传统的新闻以事件新闻为主,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样的新闻写作形式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事实。但是,随着新闻事业飞速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速,这种单一的、仅仅是“公而告之”的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新闻的要求。以包括“五个W”为主的事实新闻早  相似文献   

6.
能否在突发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在新闻报道中和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灾难性事件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  相似文献   

7.
能否在突发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在新闻报道中和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灾难性事件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直播中的细节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莉 《新闻前哨》2010,(1):66-67
电视新闻直播是目前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电视媒体通过充分发挥直播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达最新的信息。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媒体都将电视新闻直播纳入到了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播报最新的新闻事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直播,越来越多的出镜记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进一步培养更多的优秀出镜记者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秀芬 《新闻爱好者》2008,(12):172-173
电视是主流媒体之一,电视新闻既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优势的充分发挥更加凸显,特别是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及突发事件等都能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公众发布,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整点新闻,把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与观众见面,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采制要及时、迅捷、准确,一定程度上则要求摄像记者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高,才能适合发当日新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季寅妮 《新闻窗》2005,(3):53-54
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一、出手于"快",在争取抢先发声中体现时效性。时评要求时效性。同时,随着当下新兴媒体在舆论场上的日趋活跃,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面临着新兴媒体真正的即时而评的挑战,这就进一步要求党报要树立慢不得的紧迫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撰写和编发新闻时评。不仅如此,读者的关切和期待更是容不得党报在撰写和编发新闻时评时有稍许怠慢。如果党报在一些重大新闻事实面前迟迟不语,那失去的不仅仅是读者,更严重的会是失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快",是时评的基本品质,是对时评撰写和编发的基本要求,更是媒体抢占  相似文献   

13.
号外是报纸媒体为了及时报道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在报纸本身编号以外临时编印发行的一种特殊报纸类型。在声像和网络还没有大举进入公众生活领域之前,“号外是报纸为公众解读突发新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快方式”。但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号外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报纸出版发行号外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报纸“符号化”的“自我广告”,号外时效性的功能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14.
孔弘  康美权 《声屏世界》2010,(11):57-57
电视现场报道是以最快速度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件的一种节目形态。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场报道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由于现场新闻发生比较突然,电视记者很难拍到第一手材料,难以满足观众如临其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新闻产品的竞争。谁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纸质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也面  相似文献   

16.
王辉 《青年记者》2015,(5):30-31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各类报道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这无法掩饰部分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这一事件给所有的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面对重大事件,媒体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发布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拥有人文关怀,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  相似文献   

17.
反应快速,确保了"第一发布"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定律:首先进入人们记忆的信息具有先导性和稳定性,后来要改变这个信息,需花费7倍的功率。这个定律表明了新闻传播时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要求新闻管理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体,应当尽量创造确保新闻时效的制度和机制。当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开放性已非昔日可比。各媒体争夺舆论阵地,就要力争在第一时间报道,以赢得更多受众。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一、突发新闻的特点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突发新闻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新闻,突发新闻常常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又因为突发新闻对社会的影响重大,短期内都会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例如,禽流感案例H7N9的报导,甚至波及某一区域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其次,突发新闻具有不确定性,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其前因后果,媒体要如实报道,不能为了引起轰动而弄虚作假,这是媒体素质的体现。针对突发新闻  相似文献   

19.
赵晓勇 《新闻通讯》2013,(10):45-46
突发社会新闻,一直以来是都市生活类媒体间争夺的主要新闻资源,而在具体的报道中又多是在拼抢突发性事件,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旦某处发生了失火、撞车、发病、案件等突发事件,立刻就会有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抢发消息。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各家报纸争相开设新闻热线、有奖征集线索,似乎社会新闻全被浓缩为突发事件了。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随着新闻理念的转变,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也站到了“前台”来。笔者结合近年来采写突发社会新闻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破解普遍存在、人们也关心的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三问”:  相似文献   

20.
突发新闻历来是媒体追逐、炒作的热点。作为主流媒体,如何把突发新闻和报道宗旨整合得更为适度?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性思考。文章论述了突发新闻报道的特征,并以“9·11”恐怖事件为例,评析了中央电视台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原则、经验和作法。值得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