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东 《今传媒》2012,(5):8-10
韩国中文媒体为在韩国的华人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其中有的杂志还专门开辟了文学随笔之类的专栏,成为在韩华人自抒胸臆、展现自己文学才华的舞台。韩国中文媒体的出现,也为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提供了实践和学习汉语的新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中文媒体又成为联系中韩文化交流的一种桥梁。可以说韩国的中文媒体充当了中韩之间的媒介作用,即向韩国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发展概貌,有对中国进行了针对韩国的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2.
2014年是中韩建交22周年,双边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为涉外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抓准时机,事半功倍 讲好中国故事,时间点很重要。在关键节点讲好中国故事,往往事半功倍。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愿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其家属,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经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采写和编辑外文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受众信任和喜欢中国媒体的报道。笔者所在的黑龙江新闻社是韩文媒体.其周刊和韩国版都是专门为韩国人发行的.长期以来我报为韩国人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为中韩两国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贡献,在外文报道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日渐崛起在于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对全球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传播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媒体的全球化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传媒产业的振兴 ,使中国媒体有可能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国际传播大环境 ,并跻身其间 ;华侨华人精英层的形成 ,使世界对华人刮目相看 ,也使他们透过华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汉语成为全球最新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5.
石丹 《中国记者》2012,(4):106-107
近年来,加拿大华人数量不断增长,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为中文媒体的成长和壮大提供了沃土。中文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新的机遇下拓宽发展空间,采取哪些积极稳妥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四个部分,15篇文章组成的大型系列报道"韩国人眼里的中国——拨开迷雾看虚实"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这可以说是《吉林朝鲜文报》在国际传播报道中进行的又一次成功探索。作品刊发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报道用数据和事实给部分韩国媒体对华不实之报道给予有力回击,报道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对消除中韩两国民间的心结,有效传达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维护中国利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解作用。一、选题对准国际敏感问题,不回避、不炒作,用客观事实还原不实、歪曲报道。报道国际敏感问题,媒体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7.
李菲 《东南传播》2012,(1):77-79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音乐、电影在中国文化市场掀起滚滚"韩流"热浪,让中国观众记住韩国明星、电视情节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到韩国文化。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我们在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韩国人尤其是接触过中文(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如何呢?本研究将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韩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他们对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差异以及具体分析韩国留学生认知与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在中国的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韩国近年出现的出版社读书会模式表现较为亮眼,融合了内容、服务与社交,成为韩国各大出版社着力打造的对象.本文选择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出版集团文学村,以其读书会的发展为例,分析社交媒体时代韩国出版社读书会模式的特点及其对于出版的积极影响,从出版社层面出发,思考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期对我国出版社有所启发,并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2014年是中韩建交22周年,双边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为涉外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抓准时机,事半功倍 讲好中国故事,时间点很重要.在关键节点讲好中国故事,往往事半功倍.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愿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其家属,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经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2014年3月28日上午7时30分,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此次归还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共有437具,这一重大事件集中体现了中韩两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华人在意大利谋生,有阳光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然而。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意大利政府实施针对华人犯罪团伙的“打黑”行动,目的和针对性引起广泛争议。在西方媒体描述中,意大利华人社会似乎成为“黑手党”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王旭  王松 《新闻世界》2011,(8):324-325
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相似文献   

12.
望隽 《新闻前哨》2012,(9):111-112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受韩国外交部属下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中国媒体代表团一行17人,于5月14日至18日对韩国进行友好访问,本报记者作为湖北媒体代表随团出访。 访韩期间,代表团先后拜访了韩国外交部、韩中亲善协会、韩国记者协会、韩国言论振兴财团,以及位于首尔的《中央日报》社和《京乡新闻》报社。5天的访问,韩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发展创新意识,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韩国新媒体的发展,为湖北传统媒体如何走好未来之路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延君 《青年记者》2016,(32):84-85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在多领域的不断合作,进入韩国留学、旅游、工作的中国人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些人在生活和情感上的各种需求,在韩中文类媒体相继出现,中文类媒体的出现不仅给在韩同胞提供了获得信息的渠道、深入交流的平台,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昱君 《现代传播》2023,(2):151-159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现代社交的重要基础。以韩国旅居者为研究对象,依托Nvivo11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探寻韩国旅居者社交媒体的使用及其对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广泛性、便捷性和易用性等特点,韩国旅居者无法脱离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社交媒体对其生活、语言、学习和工作方面的适应均有积极影响。然而,韩国旅居者在社交媒体使用上呈现出自我表达缺乏的群体性特征,且社交媒体对文化习俗和心理认知层面的作用不明显。研究在解释上述发现的理论意义的同时,从韩国旅居者的民族特性和儒家文化视角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为新媒体时代发挥中国在东亚文化圈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提供了一定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义天,…  相似文献   

1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产生的载体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印刷技术和印刷产品。印刷术的熟练掌握使大面积复制语言成为可能,语言的固定化,使得当地的群众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1950年代以来,东盟华文媒体逐渐成为了当地华人族群维系情感和文化认同的载体。由于东南亚国家政策导致华文教育的衰减,使得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华文媒体运营状况不佳。2013年,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新华人移民进入东南亚,有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传统媒体转型创造了技术支撑和潜在的读者,这使得东盟华文媒体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7.
王德朋 《兰台世界》2005,(13):66-67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华文媒体也成为增进华人社区与其他族裔沟通交往、凝聚华人社会的首要话语平台,逐渐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重视。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指出,目前华文媒体的发展出现了集团化,  相似文献   

19.
以韩国歌曲、影视为代表的所谓韩流现象在中国近几年一直长盛不衰,韩国的媒体针对这种中国的韩流现象一直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从韩流现象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看来,韩国娱乐文化的商品性以及市场推广战略是韩流现象在中国得以蔓延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分析韩国媒体对韩流现象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学者们从技术、产业、政策、个案等不同视角对媒体融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使这个领域日渐繁荣。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体组织是主体,技术、政策、市场甚至受众本身都成为了行动的驱动要素,从而忽视了受众对媒体的实际使用以及媒体与认知体验的关联。因此,需要从现象学出发,将媒体置于人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媒体融合在宏观发展上所带来的从"诠释"向"具身"的突破,以及微观实践上建构的更多层次的"放大-缩小"结构,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指向人类体验与使用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