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教师按照“悼词”的特点,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分为“深切哀悼”、“赞颂功绩”、“事迹不朽”三个部分,这就脱离了论说文的特点。笔者认为,恩格斯的这篇讲话,虽是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悼词,但仍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因此,我们应当从论证的角度入手,对这篇课文的层次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中心。现将该文的论证提纲用图表显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感情真挚、言简意赅的悼词(也是演讲词)。这篇悼词仅用一千三百余字就把马克思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和崇高品质概括出来了,令听众深受感动。这些“感动”,除得力于词句等的运用以外,还得力于演讲中一些标点运用的特殊效果。一般来说,演讲中是不容易体现标点的作用的。但在本演讲中,对某些地方的标点用得十分俏皮,富有深意。现例谈几处。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名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是高中语文教材长期以来选用的保留性篇目。教材的编写者将其编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 (议论文单元 )。关于它的体裁 ,教材的编写者在课题下的“预习提示”中指出“这是一篇悼词”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 ,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演说词”。就此 ,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文本既是一篇悼词 ,又是一篇演说词 ;第二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上述第一个结论地令人产生莫衷一是的迷惘 ,第二个结论不符合《讲话》的实际 ,很有必要讨论一番。勿庸质疑 ,《讲话》是一篇悼词 …  相似文献   

4.
丁雄 《学周刊C版》2010,(4):123-12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发表的一篇悼词,读来催人泪下。全文共一千一百多字,高度地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但此文的层次划分历来很不一致,本文将从文本内容和悼词这一特定文体的角度,就《讲话》一文的层次划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称《讲话》)一文由草稿到定稿的修改过程,表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的典型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明确此类文本的概念。它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于文学类文本,它注重逻辑思维,追求条理性,让读者从中感受逻辑和推理的力量,获得某种知识。而悼词首先属于实用类文本,其次也兼有一般文学类文本的特征,如何兼顾两者,我认为突破口在于欣赏这篇悼词的理性和激情之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以它客观、严谨、责任的理性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在很大  相似文献   

7.
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回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马克思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为马克思写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3页.(板书:课题和作者)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是议论文单元,首篇是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不用说,教材编者认为本文是议论文。课题下的“提示”中又说,“这是一篇悼词”,“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演说词”。如果按照这两句话推理,能...  相似文献   

9.
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是供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的。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至三年级是一个阶段,四五年级是一个阶段。前三年基本完成识字任务,进行初步的读写训练。后两年把重点放在有步骤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上。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阶段的开始,这册教材注意巩固前三年的学习成果,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过渡到篇的训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一、编排小语第七册有课文37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6篇,阅读课文10篇(内有4篇是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9篇。连同8个基础训练,8篇“读写例话”,分为8组。除了第一组因为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没有安排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基础训练2的阅读安排了一篇短文,这篇短文有4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在展览馆为邓爷爷表演计算机操作的事。设计的问题是:“读下边的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把短文分成三段。在逐段阅读的基础上,联系邓爷爷说的话,说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分析这道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戴建华 《阅读与鉴赏》2002,19(11):11-13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发表了演说,这就是选人高一课本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此前,恩格斯起草了演说稿。这篇英稿以《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为题载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在第19卷。草稿和最后的演说稿差别很大,对比阅读,对我们应该颇有启发。这篇草稿原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地位、有功绩的人去世了,人们总要开个追悼会、念一篇悼词,寄托哀思,激励后人,这已成为一个惯例。但这悼词可不好写。既要较全面地概括他的一生,又要为尊者讳隐去他的一些过失;既要给他一个准确的、较高的评价,又不能“溢美”太多而无限拔高……于是悼词变成了一种通用的八股文:面面俱到,大而无当,形象模糊,感情冷漠。我们从现在的悼词——包括领袖人物的悼词中,  相似文献   

13.
图文结合读段识篇——《骄傲的孔雀》教学建议张凤鸣《骄傲的孔雀》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这篇课文,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图文对照,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理解课文内容。一、指导看图,感知课文内容指导看图时,可先让学生按顺序把4幅图连起...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议论性悼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简练,又饱含浓烈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变序式教学法、问题支架式教学法、语感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选择语文教学方法应遵循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立足文本、基于学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这篇演说。它是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教参上说"语言准确生动是这篇悼词的又一特点",也许原文语言确实准确生动,但据教材所见,总觉得该文汉语译文有些地方的语言表达不妥。过去,只是碍于一些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勇气,现在又教到此文,便觉骨鲠在喉,有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6.
李林立 《师道》2002,(2):13
青岛市某中学初一年级老师,在讲授完新教材的一篇课文后,向6个班级300名学生布置作文,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已写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文的形式,追忆自己的一生。结果这一悼词作文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致的悼词,内容极为丰富,现分为五个部分略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因病医治无效,于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在英国伦敦寓所逝世。三月十七日,他的遗体安葬于伦敦城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用英语作了这篇悼词。恩格斯的这篇讲话,最初用德文刊载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 一八四三年,马克思从德国迁居法国巴黎,筹备和出版了《德法年鉴》,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一八四四年九月,马克思与恩格斯相识,十天的共同生活,是两位革命导师成为终生革命战友的起点。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第  相似文献   

19.
第七册介绍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是供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的。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分两个阶段,一至三年级是一个阶段,四五年级是一个阶段。前三年基本完成识字任务,进行初步的读写训练。后两年把重点放在有步骤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上。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阶段的开始,这册教材注意巩固前三年的学习成果,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过渡到篇的训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一、编排。小语第七册有课文37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6篇,阅读课文10篇(内有4篇是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9篇。连同8个基础训练,8篇“读写例话”,分为8组。除了第一组因为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没有安排阅读课文,其他各组都安排了三类课文。人选的课文力求题材、体裁多样。思想内容包括歌颂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树立远大理想,为实  相似文献   

20.
在<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一文中,李海林老师认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指向"应该确定在"悼词"这一体裁的特性上,而不应该当做一般的议论文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