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丁霞 《声屏世界》2008,(12):46-46
在广播频率众多、广播受众与市场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小城市的广播媒体竞争尤为残酷与激烈。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专业化”电台成为传媒业尤其是中小城市广播媒体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新余市总人口110万人,城区人口50万,全市大小车辆13万辆左右,可接收到的广播频率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周边地市的宜春台、吉安台,同一城市的交通广播、城市广播、渝水车电台。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许多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办起了经济广播,一时间经济广播红遍了神州大地,那是一种何等的风光!可是随着交通广播、都市广播、音乐广播的后起与竞争,经济广播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逐渐发生了改变,好景不是依旧常在。虽然经济广播也不断地调整、变革,但是仍旧竞争不过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频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节目的结构存在一些需要探讨调整和促进升级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陕西广播业的潮落潮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中国广播业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巅峰状态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陕西的省级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几个地市电台也都无一例外。广播业衰退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当时迅速崛起的电视业的挤压与冲击 ,另一方面是广播业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听众的要求。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广播业产生了一股变革图强的思潮。八十年代末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掀起了中国广播业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在此背景下 ,1 992年至 1 993年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文艺台、科技教育台、宝鸡经济广播电台等省、市电台应时而生 ,相继开播 ,这些…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播发展的态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的城市广播,主要是各级城市电台,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所属的广播频率,其中以省会城市电台的发展为主要关注点。一、城市广播发展总体态势的基本评价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广播事业普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频率的专业化布局基本完成,经营管理大多采用频率化、市场化的方式,广告创收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集团化改革也在大力推进之中。特别是相比于城市电视,城市广播的发展态势和境况应该说更好一些。城市电视的发展面临着中央台和省台的强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城市广播迅速崛起。据统计,全国由70年代末的90家电台,一跃发展到现在的1200余家,城市电台约占40%,其中地市级以上城市台又占一半。全国广播广告总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部分城市台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其它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6.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02,(10):43-44,42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中国广播杂志社和“黄河之声”甘肃经济台承办的全国城市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9月3日至7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全国五十多家电台的百余位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练好内功,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仍然是此次会议的重点议题。而频率专业化,服务本土化,更是被与会者认为是城市广播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海声 《军事记者》2001,(12):21-22
现代传媒发展与国内广播改革的趋势使然。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群雄并起的时代已经来临,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台湾10年前是32家电台,现在登记注册的和没有公开的有400多家;海峡台过去是当地三家电台的一家,现在是十家电台的一家,不改革,电台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不断下降,收听率和宣传效果将日益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8.
所在的地域不同,广播发展的情况不同,各城市电台也有着不同的体会.有台州台对城市广播空间的宏观把握,也有无锡台对自己电台发展的微观体会;有洛阳台带着苦涩的思索,也有苏州台充满自信的畅想……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尽管有对于现状的困惑、对于未来的迷茫,但是也都展示了广播人默默地不懈地耕耘自己的园地的信心和力量。至于困惑和迷茫,在碰撞与交流中,在摩擦与探讨中,仿佛在逐渐消解,新的路就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广播在中国崛起 城市广播从广义上说,所有以城市听众为对象的电台都是城市广播,但新一轮中国电台的改革趋势,或者说现在都市广播的概念,是一个逐渐清晰和逐渐发现的过程,是市场逐渐细分的结果,是城市文化逐渐确立、城市生活方式逐步被推崇,城市收入水平、市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刘洪涛 《新闻采编》2006,(3):21-21,26
城市广播如何发展,许多电台正在改革与创新,在频率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市场细分、听众细分、功率趋小,对象分明”已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城市广播向小型化转变已成为事实。笔者认为应在确立大台权威的基础上,多办小功率同频覆盖播出的特色电台,满足城市听众的收听要求。小功率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全省广播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全省广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播事业的活力、实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中,广播新闻宣传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为河北省的改革发展营造舆论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出现了以河北台《阳光热线》为代表的一批名牌广播新闻栏目。这是全省广播新闻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省、市、县各级电台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故事广播的孕育及兴起 近年来,广播电台类型化的春风一路从中央吹到地方,各地方电台纷纷开办类型化新闻台、音乐台等。2004年元月改版推出的上海东广新闻台,被称为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2005年10月30日东北第一家类型化音乐广播大连音乐台开播,它以“打造城市背景音乐”为频率定位,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城市电台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电台。2006年3月28日开始,改版后的南京音乐台定位于江苏地区最专业的流行音乐频率。兼容新闻资讯,节目形态(Format)严格执行AC(当代成人流行音乐电台adults contemporary)节目标准,成为江苏省内第一家完全按照类型化模式操作的电台。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广播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除原来担负"党的喉舌"重任的"人民电台"之外,各种定位明确的系列台相继成立,诸如:经济台、音乐台、交通台等等.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从规模上称得起电台的有1000多家,广播事业呈现了空前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大听众、社会商贾纷纷青睐广播节目.广播人精神振奋,各种宣传本台的社会活动令人眼花缭乱,节目形式改为直播和热线交流,节目内容冲出"禁忌",广告竞争近乎肉搏.新建系列台如一股巨大的新鲜血液,重塑了电台形象,从此,中国的广播迈向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09,(2):I0002-I0003
重庆经济广播于1988年12月25日正式开播,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实力与影响力的经济电台之一。在“2008年全国广播频率综合实力大型调研”中,重庆经济广播入围省级广播综合实力第一阵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活动日益成为各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吉林市都市110作为一家品牌电台,自成立之初就以"打造可视广播"为目的开展活动,可以说,这些年来吉林市都市110电台之所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色活动功不可没。总结吉林市都市110电台的活动实践,可以看出,之所以这些活动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主要是在策划上突出了"奇"、"智"。所谓"奇"就是独特,所谓"智"就是创意。正是依靠着策划上的独特创意,吉林市都市110电台才成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城市广播频率的设置都要经过严格审批,一般城市广播频率在3~4个,多的会有5~6个。近期,由于频率资源的限制,新频率的申报更加困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在20世纪申报的频率,如果按照当时的定位继续做下去,可能会失去听众,如最早的经济广播,很多城市电台已经更名改姓,南方城市的一些广播频率更是用模糊的名字来代替原有的"新闻广播"、"音乐广播"等。对于收听市场来讲,交通路况等受到车载收听的青睐,所以,交通信息、流行音乐成为各频率争夺的主要内容。有不少电台擅自抛开经济广播、  相似文献   

17.
用广播传播音乐,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从调幅到调频,从综合电台到专业音乐电台,广播传播音乐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优势。历经百年之后,面对当今众多的先进现代传播媒体,广播音乐的现状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是否还保留着昔日的优势、新世纪的广播音乐将如何发展?本文将就这些看似很大、但却具体实际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进入90年代,广播音乐出现了以主持人为中心采、编、播合一的直播音乐节目。特别是调频文艺台、音乐台在城市盛行后,保真度高的立体声调频音乐广播,全天不间断地播放听众喜爱的古今中外的各类音乐,许多栏目开…  相似文献   

18.
陈蔚 《视听界》2006,(3):90-91
无锡经济台早间新闻节目《104新闻在线》创办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平均接近8%的收听率,在本地各电台栏目中一直位居三甲之列,是在本地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广电节目之一。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我们觉得,要办好地方广播,除了必须严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之外,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地方广播新闻的竞争力。首先是地方广播要进一步本土化。这是地方媒体相对于中央、省级强势媒体的竞争优势所在,是地方媒体生存发展的根基。要把这一优势放大,必须深入挖掘本土化概念的丰富内涵,以本地事件、人物、城市发展、街巷故事…  相似文献   

19.
韩志强 《新闻战线》2015,(7):107-108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与内涵,挖掘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广播媒体应扬自身之优势,在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广播是媒体,也是大众文化载体。从国家电台到城市电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节目中让本土文化有更好的体现,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值得地方电台再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津电台这些年在李英华同志和台班子的领导及全台同志的努力下,扎扎实实地高歌猛进,无论宣传、管理还是经营等都处在全国省级台的第一方阵。其中2006年12月30日创建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不仅是天津电台广播改革发展的新亮点,而且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在广播体制改革上的一个创新,为我困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