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多数人都承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管理工作的落后已成为当前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取得最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研究生管理人员队伍,但是,这支队伍的现状如何?我认为: 1.应该充分肯定,这支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管职务高低,学识深浅,年岁大小,都是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有不少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了本职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在具体工作和管理研究方面都作出了成绩。 2.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管理  相似文献   

2.
宽恕之心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常常在自己脑子里预设了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不是很可笑吗? 大多数人都一直认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其实,倒霉的人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也睡不好。下次觉得怨恨一个人时,闭上眼睛,体会一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8日,《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7730人参与,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的研究生共4865人。调查显示,其中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35.6%的人表示后悔,另有39.2%和25.6%的人分别表示在读研过程中感到迷茫和空虚。这样的调查结果引起大家对"读研无用论"的再次关注。读研到底有无用处?倘若有用处,为何有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研究生不值?倘若无用处,那么我们这些在读的研究生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没有社会,文化就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没有文化,社会也不可能存在。没有文化,我们便根本不能被称为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人’。我们将失去表达自我的语言,没有意识,我们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存在一个社会群体,就存在属于这个群体的文化。那么,何为文化?作为有别于成人社会的儿童社会或群体,他们也有其独有的文化吗?如果有,那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90后"作家交流会。在此之前,我认为真正热爱文学的青年已经不多了,这样的人至少在我身边是少之又少的。因此,我只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初次进入这个群体时的感觉。大家都说,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作家代表,但我们"90后"的代表在哪里呢?在我们这一代人当中,谁会像郭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餐厅用餐会选择靠窗、靠墙的位置?在一个开放的环形广场,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坐在环形周边而不是中间?人多嘈杂的派对,为什么人们也会首先选择靠边位置坐下或站立?这是因为人的安全心理需要,要求自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在心理学上称为"边界效应"。"边界效应"从何而来?那就要向我们的祖先寻找答案。远古人以狩猎为生,是天生的"猎手",也是其他"猎人"的"猎物"。为了在狩猎的同时不被其他"猎人"发现,狩猎者绝对不可以暴露在一个空旷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正>老师说,你上课时老是分心,似乎若有所思。有所思?八岁的孩子能想些什么呢?衣食无缺,被我们深深疼爱的你还有什么欠缺呢?那一天傍晚,我们相约到附近西餐厅共进晚餐,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约会。我问道:"为什么你上课不专心啊?""不知道!"这几乎是大多数孩子回答问题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8.
春节、元宵节等"良辰吉日"接踵而来,掀起了一波波结婚潮。这在研究生群体中也不例外,一方面,随着国家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政策的出台,促使研究生群体中结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年龄原因,读研期间,势必也会面临很多已经工作的同学朋友结婚的情况。结婚本是件喜事,然而对许多研究生而言,却如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你道如何?原来结婚就意味着要"随份子",结婚的人越多,所随的份子自然也就越多。这随吧,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研究生们来说,担不起这"份子";不"随"吧,又耗不起这"面子",于是  相似文献   

9.
<正>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解: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于嗟阔兮,不我活兮"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正解:貌似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三秋"就是三年吧?其实"三秋"是指三个季度,正好与前后组成排比句式,层层递进。古人也有  相似文献   

10.
由知而行     
尽可能取法乎上记者:您觉得研究生如何才能够进入学术研究之门呢?您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入门的?能不能谈一下您当时读研究生的情况?傅杰: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是1983年,考到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跟姜亮夫教授研习中国古典文献学。姜先生要我们注意两点,一是关于我们要看的书,在我们还处于入门阶段的时候他会明确说,哪些是需要精读的、哪些是需要参考的,哪些是"完全要不得"的。我们慢慢就知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优美的旋律,一个影视片段,几行文字,几张陈旧的照片……我们常常被网络上的一些故事性内容所吸引,并为之感动,深受教益。对此,人们冠以"数字故事"之名,大多数人将此仅作为休闲娱乐而已,然而教育学家不这样认为。数字故事是什么?它的教育价值何在?或许我们能够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如今,"压力"不再是职场上的专利,在宁静的中学校园里,我们也常常听到"好郁闷""好纠结""烦躁"之类的字眼,这其实就是"压力"在中学生身上最直接而形象的体现。或许大多数人不以为意,认为就几个词,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实际上,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这几个词会变成学生内心沉重的负担。那么,有同学要问,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常常读到  相似文献   

13.
核心期刊之于当代研究生,似乎已经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当大学生一旦踏进研究生这个行列,自己的某种命运似乎便与核心期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当代中国学术期刊之发展,如茵茵之草,迅速蔓延;而高校研究生之数量,亦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这似乎给了我们这样一种错觉: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群体的庞大,似乎已经使得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然而仔细一想,果真如此吗?事情总是让人失望。我们总是会看到,尽管核心期刊越来越多,但其增长之比例终不及研究生数量之增长比例;尽管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但真正执著于学术者却逐年减少。在教育主管部门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阶段,我们该学些什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许处于这一阶段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诠释。当然,也许更多的只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内心深处摇摆。研究生阶段,我们究竟该学些什么?其实这是个自问自答的话题。研究生,顾名思义是做研究的学生。那么研究生阶段,定然是学习该如何进行研究,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进行专业的学术思考。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让一堆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学习爬楼梯,  相似文献   

15.
陈骁 《上海教育》2002,(10):8-11
2002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是一个时间节点。20年前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有的是兴奋和激情,20年后回首走过的路,我们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学生?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我们又该为研究生教育做些什么?思考是走向成熟的基础,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又要上路,这一次我们将走得稳健而踏实,不仅仅因为我们有了理性的视线,更因为研究生教育有着更多的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时间:2020年11月采访地点:暨南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蒙问: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此次访谈。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历史研习这条道路的?可以跟我们分享您的求学经历吗?答:跟大多数历史学者不一样,我不是通过高考录取和院校专业填报这条途径走上历史研习之路的。我出生在晋东南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17.
在事业上,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是勤奋。可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却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他的说法在科学史和文学史上,是不难找出例证的。  相似文献   

18.
开到茶菲: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大多数人认为所谓的流行就是大众最喜欢的。而经典就是流行中的精华。我觉得,经典是可以流传下去的。你看83版的《射雕》,不是一直还“流行”着喝? 林木三撇:不就是担心现在没有经典的产生吗?这不是我们管得着的,虽然有人讨厌F4,说不定这四个小伙子就是经典呢。当时的小虎队不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9.
就业热线     
问题一我现在是一名研究生2年级的学生,本科4年中学到了很多,获得了2次优秀学生干部,并给团委老师做助理。在上研之前,自己当时认为主要为了文凭上了电子研究生(本科电子),自己不适合做研究,上后自己还是比较认真,觉得还是应该学好!最近在实际中,比如对编程序我总是很头痛,一看就烦,觉得毕业不能做研究,可是又觉得自己上了3年,毕业不作研究,有点浪费!你能帮助我吗?我想做人力、公关方面的工作,你认为哪些部门更适合我?这位同学,你好!你所困惑的问题大多数人在职业选择的时候都会碰到,有时候可能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时候可能是可选的太多,不…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一词,在古代中国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学术是对存在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学科与文化群体常被称呼为学术界或者学府。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致力于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研究生总是和学术联系在一起的。学术,又是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孤独是什么?孤独也许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有人陪,也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