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教版课标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2006.11)第四单元课文《苏武传》,是新编入教材的。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注释欠妥,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徐强 《现代语文》2008,(5):111-111
为许多省市使用的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在古诗词和文言文注释上有较多错讹。今仅就《孔雀东南飞》一诗的问题略加辨析,期望能对广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高中《语》教材(以下谈及均为该版教材,简称教材,),用术语“通”“同”注释的通假字共121个。长期以来,教材通假字注释术语运用十分混乱;新版教材仍相当混乱,亟待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同样是高中语文课本,又是同一篇《拿来主义》,人教社(新、旧版)教材与苏版教材对其中的五处注释的处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正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现分别对此作些分析对比(下文中,人教社旧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旧注”,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新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教材注释简称“苏注”)。  相似文献   

5.
吴琼  詹绪左  崔达送 《现代语文》2008,(12):126-128
外研社新编《大学语文》是近年来诸多《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精品教材之一。该书编排科学,选文精当。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品味,还能对学生进行心智的启迪和道德的熏陶。不过,该书文言课文后的注释还有一些可议之处,今就《礼记》的选文《大同》,《左传》的选文《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的9条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以供教材修订时参考。9条注释中第一条至第五条,出自《大同》;第六至第九条,出自《晋公子重耳之亡》。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育普及性广,教材注释的准确与否关系重大,古典诗词的注释应当及时吸收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但现在通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汉以后古典诗词的注释,没有及时吸收这方面的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不妥之处多见。现以高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三册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的一些注释为例。分类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晋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教材中言的传统篇目,在现行初中《语》第二册的散单元中,笔备课时对教材的一处断句和两处注释持有不同看法,今不避浅陋,提出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粤教版必修3),列入第四单元“古典诗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王昌龄的《从军行》、杜甫的《登高》以及刘禹锡的《石头城》组成“唐诗五首”同为“基本阅读”篇目,这给语文教师们岀了道不大不小的难题。不大,是因这是首名作,故各家各派的注释赏析已累积得满坑满谷,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论语〉十则》常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也给人以常教常新之感,但常年来按课文注释和《教师用书》(人教版)的“说明”来诠词释文,总觉既单薄又难通。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辨析辨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在备课中,我发现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对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几处注释有失慎重,现列举如下,以示商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树平主编的《说汉语》第三版(韩文注释本)上册进行了评价。首先是对教材的总体情况介绍,包括它的类型、总体编写体例,主要内容等;其次介绍了本教材课文、生词、注释和练习四个部分的编写体例;最后对其作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锂 《考试周刊》2013,(19):11-12
人教版教材和王力《古代汉语》中《报任安书》一文的断句和注释存在很多差异,两本教材都有需要修订的地方。两书编委在下次进行修订时,应该进行适当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在古汉语教学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声誉。经过1980年的修订和1998年的校订重排,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教材还有一些可商之处。就第1~5单元的文选注释看,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释义欠妥;(二)语法分析不当;(三)对前人校勘考释成果引用欠周密,吸收还不够。  相似文献   

14.
节选自《庄子》的《秋水》是中学语文传统篇目,教材都将"两涘渚崖之间"的"渚"注释为"水中的小块陆地",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5.
对王力《古代汉语》中的《史记》选文注释进行研究,指出"行"应为"行伍"之义,与"将"连作"将行";"是自明扬"之"明"字,教材注释准确;"蒙灌氏姓"之"蒙",应释作"继承"。  相似文献   

16.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选读》,已经被浙江省选定为高中学生的选修课程了。研读此教材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不少有争议的疑难句子,此教材的注释是可以商榷的。下面把我自己的发现发表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文注释为选自詹安泰《李璨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笔者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翻开一比照,却发现课文与詹安泰校注本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两者并不是同一版本。课文《虞美人》:  相似文献   

18.
逯静 《语文知识》2014,(6):33-34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先后被多家教材和古文选收录,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亦收入此文,然笔者研读时发现,其中个别注释值得商榷。现将其条陈如下,以就教于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19.
吴先进 《学语文》2013,(3):71-71
贾谊的《过秦论》脍炙人口,可谓散文当中的经典,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常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选有此文,文章写道:“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教材对“抗”注释为“匹敌,相当”,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此释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唐作藩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上、中、下)是被国内许多院校文史类专业所选用的优秀教材。该套教材自1980年初版,而后又经过大幅度修订,至今再版多次.发行量很大,在同类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对若干注释有些疑惑,现不揣冒昧,谨对“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大理评事”、“钴砑”等词句的释文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