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侍敏 《成才之路》2010,(8):16-16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达到一种全优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与帮助。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与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因此,有效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杨权 《今日教育》2014,(7):119-119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单位,利用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与协调,促进学习群体中的个体成员全面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同时也是为达到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并以学习小组总体为评价单位的一种教学程序和方法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型合作,二是师生互动型合作,三是全员互动型合作。  相似文献   

4.
数学小组合作是指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构建的数学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模式,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来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如何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earning)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中的信息互动是一种复合的多边活动,它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型互动或师生间交流的双向型互动,而是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形式,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开展合作交流,促使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合作学习主要是以生生、师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利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当前,在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合作学习,却没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使得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流于形式,这就弱化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学彻底废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交往的教学模式,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向立体式交往局面。把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9.
关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而实现的。教学交往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培养以及社会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重视生生交往。而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单向交往,其交往方式实际上是单一的师生个体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则缺乏平等互助的沟通,学生交往几乎被忽视。但面对未来的社会,我们所培养的人应是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已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尤其就社会化而言,学生同辈群体的交…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教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正逐步渗透于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就是把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学习责任分工,在相互交流意见、相互信赖、相互指导、共同决策中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其目的就是利用教学动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重点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当然就是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小组合作是指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构建的数学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模式,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来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如何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小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或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和谐互动,师生共同达到某一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科而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发挥群体合作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现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中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氛围,在学校里主观意识很强,好胜好强,不易与同伴和睦相处,而合作学习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互动"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教师忽视对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缺乏应用的交流经验与实际技巧,就使初中英语成了"聋哑式的英语"。所以教师就要在新课改的要求规范下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即合理开展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来获取知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而有效地应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课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主要以生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活动取向,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是以学习小组形式,通过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作评价标准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来促进学习,以教学效果为平角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通过合作互动学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的长远教学目标而言,有利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发展和缩短中下生与优生的差距。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合作互动学习和小学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果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针对传统班级授课制"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的一种革新。它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师生、生生等交往为方式的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形式。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采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发生或者不存在教学。因此要通过交往、互动,组建人性的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把学生当成朋友。使师生密切合作,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