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和爆炸声”!3月20日,新华社英文报道最先将战争开始的消息传达给全世界,时效超过包括法新、美联、路透和美国新闻广播网(CNN)等世界著名媒体。后经确认,新华社比尾随其后的CNN快了10秒。随后不久,新华社又以全球第一的速度向世界发出了《布什宣布对伊战争开始》的消息。在这两个最重要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报道中,新华社时效均世界第一,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2.
傅秀武 《新闻实践》2005,(11):55-55
晚报与日报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空间。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在新闻时差和报道深度上比日报类报纸有着明显的优势。打好晚报国际新闻报道这张优势牌,已成为许多晚报人的共识。 利用时差优势,狠抓当天新闻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晚报和日报类报纸在出报上的时间差,使晚报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上处于优势。 由于时差关系,美国比我国北京时间晚了13个小时,英法德则晚了七八个小时。也就是说,白天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新闻,相对我国来说刚好是当天夜里至第二天凌晨的消息。新华社驻外记者采写的新闻稿,通常要在第二天早上才能发给国内各新闻媒体,而日报类报纸一般在晚上12点左右就截稿了,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已是“相见恨晚”,但对通常中午才截稿的晚报来说,刚好是一道新鲜出炉的“早餐”。这也意味着,在国际新闻  相似文献   

3.
说起新华社西藏分社原社长、北京分社副社长、现任中国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鸿书教授,恐怕你还不一定了解.但是,只要你随便翻一翻各种新闻教科书和新闻理论书籍,就会发现,凡谈到“新闻敏感”这一问题时,大多会举这个例子: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只有236字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消息,新华社这条消息发在党中央正式为该事件平反前的16天.一下子震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而这条消息的发现者和执笔人就是此文的主人公——周鸿书教授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是我党新闻战线卓越的领导人,消息和评论写作的大手笔。 胡乔木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除为新华社、《人民日报》写作许多重要文章以外,1978年和1981年,他还受命起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称他是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相似文献   

5.
泛非通讯社社长奥古斯特·姆帕西——穆巴,应新华社邀请,在6月11日至21日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我作为他的全程陪同兼翻译,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华社的报道“不带偏见,时效快”穆巴是刚果人,今年49岁。他高高的个子,厚厚的嘴唇,皮肤黝黑,显得忠厚纯朴。1962年从法国新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在他近30年的记者生涯中,曾经担任过刚果电视台副总编、电台总编辑、国家日报社社长和刚果国家通讯社社长。1985年在非洲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再次当选。穆巴在非洲新闻界有一定影响。这次来华前,他刚刚出席过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其间,他单独会见了12个国家的首脑。  相似文献   

6.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荣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特子奖。对于这个我国目前新闻作品的最高荣誉,这条消息是当之无愧的。'它的长处主要是两点:一是时效快。它比东道国的美联社快20分钟,  相似文献   

7.
说长道短     
我们是搞新闻的广西贺县县委副书记黄裕辉贪污受贿十万多元,被判处死刑,同案犯两人也被判处有期徒刑。这是一个大案要案。新华社发了消息,人民日报发了评论员文章。败类伏法,人心称快。新华社的消息(见九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讲了案件的基本情况,但是从新闻规律的要求来看,在写作上还欠一点功夫。一是从时间性上来说,消息虽然是处决当天发出,但是文中都按时间顺序从两年前讲起,一直讲  相似文献   

8.
6月13日上午8:25,郭超人同志像平常一样,拿着一叠文件和一个笔记本,走进新华社新闻大厦516会议室。随后陆续进来的同志们略感意外,因为按照超人多年的习惯,他总是在会议召开前一两分钟才走进会议室。8:30,一位副社长匆匆进门,抱歉自己的迟到。超人抬头看看对面墙上的挂钟,笑着说:“不算晚,你是真正的On time。” 新华社社长办公会开始了。在超人同志的主持下,大家先集中议论计财局牵头起草的《总社事业职工工资外收入分配调整方案》。这是社党组在去年“三讲”教育中根据群众建议而确定的一项重点整改措施,旨在解决和纠正总社职工工资外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形成,从去年8月以来已七易其稿、三次提交社党组讨论。大家最后一致同意原则批准这个方案,又商量了关于明年新华社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组织  相似文献   

9.
刘江,1985年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历任欧美编辑室副主任,国际部发稿中心副主任、主任,国际部副主任,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副社长、华盛顿分社社长,现为新华社副总编辑。1995年破格晋升为高级编辑。刘江1991年因成功组织海湾战争对外报道,受到新华社表彰;1993年在索马里战地采访时遭枪击负伤,受到新华社通令嘉奖;1994年荣获新华社首届国际“十佳”记者称号。他的作品曾多次获中国国际新闻奖和新华社优秀新闻奖。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为纪念自己走过的十年历程,举办了以“新闻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新华社社长穆青出席并讲了话。他向与会同志提出了今后新闻研究的三大课题:一是重视加强研究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二是很好地发扬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我们队伍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三是在了解国内与国际新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考虑新华社今后的发展问题。这次综合性学术讨论会是从11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新华总社内举行的。  相似文献   

11.
口播新闻贵在“新” 电视口播新闻和广播新闻可谓“两姊妹”。而她们的“母亲”——新闻,则与报纸新闻无本质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这里,“新近”二字最是要紧(尤其是电视新闻)。口播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时间性,讲究快速交流。例如1995年11月4号晚,以色列总理——著名“和平使者”,拉宾遇刺身亡。这一消息,对世界公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最新的重大事件。其时,编辑已经编好了当天的稿件,送交播音室准备播出。但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观众送上最新的新闻。我们从新华社有关此事的传真稿上即刻动手编辑,仅用三分钟便赶出一则消息,及时送播音组在当晚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让广大观众很快知道了拉宾遇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新闻     
○新华社嘉奖率先报道伊战爆发的驻伊记者据新华网报道,由于在第一时间向新华社发回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消息,新华社驻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3月20日获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于巴格达时间早晨5:30(格林尼治时间2:30)爆发,巴格达遭到导弹袭击,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哈希姆·艾哈迈德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伊拉克遭到袭击的消息,中东总分社编辑部在开罗时间4∶33∶50(格林尼治时间2:33)发出快讯,时效超过世界其他主要通讯社。对贾迈勒的突出成绩,新华社总社通过中东总分社向贾迈勒转达新华社对他的嘉奖。贾迈勒感谢新…  相似文献   

13.
读新华社记者曹永安、陈芸采写的消息《广州市民步行不比港人慢》后,我曾久久赞赏。此讯具备了消息的许多特点,简言之,它精炼、简洁、明快、具体。现在,推荐给新闻同行和新闻爱好者,并加以简单评点。下面,让我们首先看看此讯: 生活节奏加快难容懒散悠闲广州市民步行不比港人慢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曹永安、陈芸)南下广州的北方客人几乎有个共同的感觉:广州市民的生活节奏明显比北方快,他们总是脚步匆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新华社在社党组的带领下进行围绕“五统一”为指导思想的新闻业务改革,新闻业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这一目标实现新闻资源的全面整合,正如田聪明社长在谈到新华社未来改革发展之路时所指出的——“全面实现新闻信息等各种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全面实现通稿、信息、报刊、音像、网络及其他各项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于一个“新”字,如果没有时效也就不称其为新闻了。因此,世界上不论是大通讯社还是小通讯社无不一直在为拼抢新闻的时效而进行激烈的争夺。争先抢发新闻固然是每一家通讯社的天职,然而,在国际新闻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已不只是光拼抢信息性的新闻了。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被公众认为是世界性的通讯社来说仍然在为新闻时效、发稿数量而进行艰苦的拼搏。然而,这正是走向世界性通讯社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发稿时效和数量上都胜别人一筹,才能站得住脚,才能逐步跨入世界性通讯社的行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世界性通讯社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世界性通讯社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1994,(1)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说新闻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经济改革办法新华社社长郭超人不久前在新华社国内工作会议上指出:“新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新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各自不同的客观规律,因此,新闻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经济改革的办法。”“我们绝不能混淆一...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新闻所于最近在北京举行以“新闻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学术讨论会上发言,他说;今后新闻研究的三大课题,一是重视加强研究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二是很好地发扬  相似文献   

18.
三闯希布伦     
三闯希布伦王岩国际长途电话,新华社总社(北京)问:“希布伦屠杀事件已过去3天,怎么还没有新闻照片发回?”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开罗)答:“以色列为防范周边阿拉拍国家激进分子的报复,规定近期内申请去以签证的人,一律需经4天以上的审查。我们正在努力。”希布伦...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19日,新华社践行"四力"报告会暨2019年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讲话,总编辑何平主持会议,副社长张宿堂宣读社党组《关于在全社开展向西藏分社学习深入践行"四力"的决定》。西藏分社代表及中国记协、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了发言。本届年会主题为"践行初心使命切实增强四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与会同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对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紧密结合当前传媒业发展趋势,深入研讨,积极为新华社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新闻时效大成问题。大概除了少数政治新闻,能在报纸上及时看到外,其它工农业等经济新闻多半是迟到消息。姑且不说记者采写稿件是怎样的迟缓,单看编辑同志安排版面后的报纸吧:从今年三月一日至十五日的不精确统计,人民日报有八个工业版采用新华社二十八条消息,竟没有一条在新闻电头上表明日期的。不是新华社某地电,就是据新华社讯,刊用时间比电稿发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