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城市餐饮消费的多元化,外出就餐已经成为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选择。在各类媒体中,广播可以做到更快速、更便捷。这与听众关注美食、分享美食的兴趣正好对应,美食节目因为贴近生活、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因此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特别是满足了"移动收听"人群关注美食的要求,做到了为听众服务。广播美食节目的发展需要更全面、更多样化,以快速的、灵活的、生动的各类元素,不断地满足收听人群,特别是移动收听人群的关注。做好一档有影响力的广播美食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
作为事关民生根本和电视服务属性的美食节目一直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经过一系列发展历程之后,形成了重服务、重文化审美和重娱乐的几种不同美食节目类型。在短视频平台上,多种风格迥异的美食内容也吸引着广泛的新媒体用户,体现出当下受众对美食内容的全新需求,与电视美食节目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电视机构制作的美食内容不仅要服务电视观众,更要在各新媒体平台获得传播和影响力,也正因此,应该从全新的立场和角度进行美食内容的策划和生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进步与受众对美食节目需求的变化,国内美食节目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电视美食节目的趋于饱和,网络美食节目异军突起日渐强盛,以《拜托了冰箱》的中国版为例,本文分析节目的文本,探讨网络美食节目的创新性,分析美食节目转型的原因以及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的角度看,美食节目被归为服务类节目。长期以来,国内美食节目遵循着服务类电视节目传统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以旁白的形式介绍菜品的制作方法,解说烹饪者的操作过程,以提供美食信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美食节目慢慢从传统模式往娱乐化方向转变。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国外电视台就已经将美食节目的节目风格往娱乐节目方向发展。第一个全天24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从广播美食节目、电视美食节目和互联网美食等方面回顾了美食节目的发展历程,然后接合自己的认知和思考,谈了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面临的挑战、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韩跃武 《今传媒》2014,(5):100-101
电视节目的编导艺术纷繁复杂,不同节目的编导手法也不相同。本文以美食节目为例,力图填补美食节目编导研究的空缺,为美食节目的选题策划、叙事结构、现场调度、后期剪辑等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热爱美食的众多饕客,为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美食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美食节目才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又如何在众多同质化竞争中保持独特的节目特色,立有一席之地,非常值得探讨。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大探索》节目就以其独特的节目魅力在哈尔滨本埠获得了良好的收视和观众的认可,自2011年推出之后,四年来,节目以美食为线索,展示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哈尔滨人多元的饮食文化,展示哈尔滨人的生活智慧,以美食为载体,彰显地方特色,成为一档独具魅力的大型美食文化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8.
王丹 《视听界》2014,(5):61-64
欧美美食节目相较于国内起步早,发展快。本文通过对欧美热播美食节目特征的归纳概括,从主题、形态、元素三个方面分析欧美美食节目火热的原因。纵观欧美美食节目,有个共同特点即接近生活和受众期待。本文对这些节目的创新和主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国内美食节目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美食节目是一个投资小、影响大、收益高的项目。节目以美食为载体,以服务为表现形式,将饮食文化、实用信息、生活情趣、健康安全等  相似文献   

10.
肇燮 《新闻世界》2011,(5):77-78
本文拟从国内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谈起,介绍美食类节目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主持人在美食类节目中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核心作用。主持人负责掌握美食节目的进程,调控节目的氛围,主持人的表现关系到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节目的接受效果。本文将对美食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食节目满足人的饮食需求,与生活息息相关,受众广泛。1993年11月,以美食广播网(FoodNetwork)开播为标志,美国电视美食节目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美食广播网,是美国第一家全天候24小时播放的美食专业频道。在美国,美食广播网家喻户晓,截止到2010年,拥有超过9000万订户。近年来,该频道节目多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之艾美奖。短短几年时间,美食广播网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老牌的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公司,即美食广播网的母公司,2010年又开播了第二个24小时的美食频道——烹饪频道(CookingChannel)。美食广播网的美食节目类型多样,多姿多彩,集中体  相似文献   

12.
唐素吟 《东南传播》2024,(2):145-147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的热衷,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的服务类美食节目逐渐偃旗息鼓,能够构成兴奋且蕴含文化的多元化“美食+”电视节目成为流行。《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是一档英国的电视竞技美食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所充分运用的语言、构图、色彩、包装等元素,承载一定的叙事功能和说服功能。本文基于罗兰·巴特的视觉修辞理论,以《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第十二季节目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关注该节目的视觉修辞所呈现的文化意象、审美空间和情感认同,从语言修辞、图像修辞和综合修辞三个维度,阐述该节目的视觉修辞策略和方式,以期对我国的电视竞技美食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娟 《视听界》2007,(3):62-63
电视美食节目是一个投资小、影响大、收益高的项目。节目以美食为载体,以服务为表现形式,将饮食文化、实用信息、生活情趣、健康安全等元素有机融合,可以满足观众的各种收视需求。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同样的,要想做出广受欢迎的电视美食节目,就必须扎根群众,“‘食’以民为本”,走出一条平民化路线。  相似文献   

14.
《熟悉的味道》是一档由浙江卫视和千足传媒共同打造的美食传情类明星故事型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打破了2016年综艺市场上美食类节目中"美食+明星+竞技"或"美食+明星+娱乐"的固有模式,以"熟悉的味道,爱要你知道"为主旨,主打"用心、用情"。本文在分析《熟悉的味道》节目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该节目对人文情怀元素的体现和运用,以期为我国美食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胡大海  秦蓉 《青年记者》2017,(26):63-6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出就餐成为都市人的生活常态,人们对美食资讯的关注和需求也与日俱增.有需求便有“商机”,从2003年开始,美食节目便在全国广播媒体中遍地开花,时至今日,全国的广播美食节目已有上百个.广播美食节目已然成为争夺收听率、抢占市场份额的主打节目.涪陵人民广播电台美食节目《好吃儿》于2007年正式开播,是涪陵地区开办的唯一一档广播美食节目.节目开办以来,在打造广播美食专栏节目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吸引了大批固定受众,获得了美食行家、餐饮商家的广泛赞誉.广播美食节目繁荣至今十多年,看似模式固定,但如何迎接新媒体的挑战、跨过疲软期继续良性发展、达到收听率和经济创收双赢,仍然是广播从业者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河北经济广播《缤纷美食界》节目于2007年推出,这档节目服务广大受众,内容以本土餐饮为主,兼容异地特色美食,提供受众最需要的美食文化与资讯。节目风格:轻松、幽默。借美食烘托文化滋养,以美食带动休闲消费,将文化性、实用性、娱乐性与互动性融为一体。深入省会餐饮文化,打造充满活力的本土餐饮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李岚 《新闻实践》2005,(5):41-41
在最近几年的电视荧屏中,人们不难发现,美食节目正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出现在电视节目的各个类别中。服务也好、娱乐也好、竞赛也好,只要你喜欢,哪种形式的节目中都能找到关于美食的话题。一、美食节目的发展与观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电视美食节目的诞生与发展,可以说是与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密不可分的。上世纪70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31日,群情期待的CCTV-2财经频道年度大型美食真人秀"西门子厨房电器《味觉大战》"终于在北京世茂百货揭开其神秘面纱,初露峥嵘。勺中乾坤变化无穷《味觉大战》是CCTV-2财经频道通过新雅迪传媒从德国顶级传媒集团"Red Arrow"引进的大型美食真人秀节目,其最重要的亮点就是盲评。该节目保留了原版《The Taste》中独一无二的"盲品"方式。《味觉大战》将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的美食界大腕做评委,通过一勺盲品来确定这个选手的去留。盲品,在保证选拔公正性的同时,导师的不知情将为节目带来更大的悬念。"好味道"出自哪组队员,去留之间只凭菜肴本身"味道"的好坏,导师们不断面临亲手淘汰自己队员的  相似文献   

19.
杭勤 《东南传播》2016,(5):21-23
近年来两岸的美食节目在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下,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泛娱乐化、低俗化等尴尬局面。而原创性美食纪录片则以民族文化的呈现方式为重要突破口,以国际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大众化大势下推动中国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诸多启迪。本文以大陆的《舌尖上中国》与台湾《纪录台湾之台湾好滋味》为例,并通过借鉴美国王牌收视节目《古怪美食》的成功经验,探讨美食类节目如何实现美食与文化相得益彰,如何以民族文化吸引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20.
如今打开电视机,美食节目随处可见,节目形式和内容也是异彩纷呈。电视美食节目是从什么时候起走进我们视野的呢?是什么原因推动了电视美食节目的产生?电视美食节目的发展又经历了哪些历史性的事件?发展到今天,电视美食节目有哪些特征?电视美食节目的主持人又呈现什么样的角色特征?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