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想让学生达到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如一对翅膀,只有展开双翅,学生才能在阅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在课内得法、在课外阅读中强化。分析近三年语文测试卷的课外阅读部分,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都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固本培元,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注重课内得法,课外用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把语文阅读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好一至六年级的教材,我们还应该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促进者。1师生互荐阅读,与学生心心相印儿童文学是学生成长的好伙伴,教师不妨"把杯子倒空",带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阅读教学需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经过课内阅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接着向课外延展,强化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把课内阅读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服务,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根据每组教材的主题、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努力寻找课内外阅读的切入点,依"法"导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侯嘉慧 《江苏教育》2012,(13):12-13
"主题阅读"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的应用,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阅读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以主题为切入点,将教科书内容与可链接的、同一主题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积累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积累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1+X"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要把握好精读与略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要积极推行"悦读、跃读、阅读、月读、越读"。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密切联系,内外融合,学生方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更要放眼于课外,通过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原则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本文提出要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强化学生阅读兴趣;精心提炼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精心组织阅读活动,搭建学生阅读平台等相关途径,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小学各阶段学生的阅读目标,提出科学有效的阅读建议,使小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强化、提升,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认同并付诸教学实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课外阅读动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讲有趣故事,诱发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  相似文献   

15.
关平 《中小学电教》2009,(10):66-66
<正>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那么如何使学生既"得法于课内,又受益于课外"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构建诗意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7.
林荔容 《学苑教育》2023,(18):74-76
阅读是语文课内外学习的基本方式,课文的阅读教学,课外书籍、作品的阅读都需要以阅读为桥梁实现。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建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开展课内外阅读,从而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断层的问题,从开展主题拓展阅读以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归纳总结阅读策略以系统掌握阅读方法,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以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三个角度探讨实施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课内外整体性阅读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提到过,学习过程中,老师课堂上讲的和课外阅读的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师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数学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为范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涵养学生的数学精神,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利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广泛地阅读适合年龄认知特点的课外读物,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