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申忠 《考试周刊》2010,(32):189-189
地理教师都知道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仅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地图、在地理教科书上配有大量的地图,在地理试卷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地图,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当中更是出现了无图不成题的现象。因此,有人把地图比喻成学习地理的“眼睛”.有人说它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其实地图本身就是地理学科最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科地理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因为地图具有信息量大、空间性强、表述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地图素养的内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指学生经过地理学习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地理素养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地图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地图素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指学生在地图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识图、析图、绘图和用图等技能和获取的地理知识;二是精神层面,指学生在地图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地图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教科书”,又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任何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我们经常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中包藏了大量的知识点,许多地理规律和地理特点都可以通过对地图的阅  相似文献   

4.
一、让地图"活"起来 1.图文结合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地图及各种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有些地理知识,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过程等通过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一目了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习惯于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国家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地理教学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因为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其范围十分广,大到全球,小到某个区域,  相似文献   

6.
杨迎  曹卫东 《地理教育》2013,(Z1):21-22
<正>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但从高中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只会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地理空间思维欠缺,脑中缺少地图的雏形,在生活中用起来很困难。笔者认为在地理学科上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应成为新课改的关键,而心理地图的构建是地图学习的核心。一、地图及心理地图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朱光良 《教学月刊》2002,(10):22-24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工具。地图和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通过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分析和判读,我们可以了解、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地图和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历年来各类地理考试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点在2002年的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上又一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谢健辉 《教师》2015,(4):52-53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主要标志,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数量特征、时空特征,也可以显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学科、地理教学的重要特色。地理的学习往往是从喜欢地图、善用地图开始的。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了各种图表,贯穿教材的始终,和文字共同构成教材的主体。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坚持板图板画,集中学生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地图是形象化的地理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是独立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所承载的知识信息是文字不能替代的。能够熟练地运用地图,认识分析地图上的地理事物,掌握使用和绘制地图的基本方法,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是地理学习的目标。我们只有掌握了各类地图,才能够真正学会地理。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因此,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成绩的好坏。本文就初中地理读图题解题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让学生多用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理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地理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地图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李东 《黑河教育》2013,(6):62-6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也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由熟悉地图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地图学习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看你使用图像教学的效果,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重点,更是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3.
王亚南 《职业技术》2006,(12):75-75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地图思维,这既可减负增效,又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地培养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并合理地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王俊友 《地理教育》2014,(10):59-60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赵敏 《快乐阅读》2011,(26):109-109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能力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师的职责。在地理教学中,读图教学非常重要,课本的插图、插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有效工具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直观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地理教学用地图理所当然,同时地图学界一直呼吁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地图教育,但是现实地理教学中对地图的运用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地图在地理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地方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用好地图,如何充分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价值,如何使学生从地图上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增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巩固记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规范运用。  相似文献   

18.
地理和地图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没有地图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利用地图教学也是地理课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更是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校使用的地理教材是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用的新版地理教材,教材由正文、图像、阅读、活动与思考等内容组成。教材中地理图像则由地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人物插图等组成。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