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复述课文。2.能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品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第一组课文,连同“看图学文”共五篇,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基本要求是:1.掌握字词;2.读懂每一句话;3.能概括段落大意;4.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要求呢?第一步,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得到初步印象。第二步,精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读一层,想一想;读完了,再想一想,以加深印象。第三步,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抓住课文  相似文献   

3.
测评过程 一、回顾课文,以诗煽情 1.同学们,本学期第五单元课文是一组有关母爱的文章,谁能回忆一下是哪些课文?(生回顾课文,并说说课文大意)  相似文献   

4.
课文分析   本课写的是兰兰的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学会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4.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都配备了插图.这些插图色彩艳丽,生动形象,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拼音、认识汉字,还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因此,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文本插图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小学阶段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测点导航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明确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观点感情。2.细读课文,部分深究,并通过品读课文中最能表现主题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而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发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一、透视现状精略两难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透视当前略读课文教学,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1.一"略"而过. 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学习要求,没有作业练习,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有的教师就认为略读课文不重要,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能说出主要内容即可,使略读课文一"略"而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会正确书写每个生字.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语篇的整体输入,不肢解课文而使信息传递支离破碎,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有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步骤为课文预习--整体输入--巩固复习--转移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重点、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的内容,能根据图画想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读好人物对话,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奶奶的感激之情;体会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及邻里之间的亲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预设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设置悬念1.师: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有救命之恩的……)2.揭题:亲人(齐读课题)师设疑: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激起情感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2.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或向老师、同学请教。3.全班交流。课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王艳霞 《新教师》2022,(2):90-9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主认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2.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好奇有趣告别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路、晨、奇等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通对话,读出对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学研究目标预设1.创设意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精彩片断。2.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品味重点词语。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表演课文片断。2.凭借语言材料,领悟深刻道理。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争论的故事》。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谁和谁为什么而争论,结果怎样呢?[设计意图:语言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进一步明白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3.说得真完整,你们瞧,他们来了。(播放课文录象)[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大的皂荚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大纲中明确要求: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课文选自于沪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居高临下”造句。 2.能按提示的段落提纲给课文分段,并在理解各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懂得哪里是详写,哪里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