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子蹦床自选动作成套编排的规律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 98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 (丹麦站 )女子蹦床运动员完成的 38套自选动作的录像统计与分析 ,找出女子蹦床自选动作成套编排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为提高我国女子蹦床的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也为我国蹦床教练编排女子蹦床自选成套动作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录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世界蹦床锦标赛以及2012年奥运会测试赛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及新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飞行时间分与总成绩成正相关,飞行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动作难度,但对动作完成质量有影响;受新规则的影响,目前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单个高难度动作的使用比较集中,但动作类型比较单一,成套动作难度比较分散,且差距比较大,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相当,但稳定性普遍较差;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成套动作飞行时间、单个难度动作以及成功套动作完成质量依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但成套动作难度不高、成套动作临场发挥不稳定是制约竞技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心理及战术训练,提高成套动作难度储备,构建成套动作飞行时间、难度及技术的三维训练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存在比赛发挥不稳定,心理素质欠缺,动作“精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则存在老龄化,持久作战能力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在高质量完成成套动作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动作难度达到成套动作得分效益最大化,是我国女子蹦床运动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观察统计、资料分析、调研考察等方法对参加2 0 0 4年第2 8届雅典奥运会蹦床比赛的全部16名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成套动作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具有在2 0 0 8年第2 9届奥运会上冲击金牌的竞技实力,但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临场发挥还不够稳定。进一步强化规定动作质量,突出动作的高规格和成套动作的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难度,并积蓄一定的难度储备,是下一阶段我国蹦床运动员备战2 0 0 8年第2 9届奥运会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女子第一套动作赛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出台后的第一套动作初显自选动作特征,成套编排呈多样化趋向。建议我国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性质及个人能力选择动作并根据个人风格特点进行成套编排,并希望能为我国蹦床训练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三次文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国内外2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蹦床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水平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一套计难度分动作的难度值接近平均值;在成套动作难度值方面中国运动员较外国运动员变化明显,并且难度值普遍大于外国运动员;至于难度战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女子第一套动作赛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出台后的第一套动作初显自选动作特征,成套编排呈多样化趋向,笔者建议我国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性质及个人能力选择动作并根据个人风格特点进行成套编排,并希望此文能为我国蹦床训练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一点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蹦床运动     
G838.19 20010842’98蹦床世界杯赛女子规定动作编排规律与特点=Arrangement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trampoline compulsory exercise[刊,中,A]/徐兰蕙//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1).-69-72表4 参3(TY)蹦床//女子//规定动作//编排//难度//分析运用观看录像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女子蹦床规定动作的难度、动作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寻找编排的规律与特点。即在编排成套动作时只要符合规定的要求,难度无需太高:单个动作选择应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动作难度值低些、易完成的动作:只要成套中动作不重复,向后动作的选择可略多于向前动作,且能选择不转体尽量不用转体完成。  相似文献   

9.
依据2007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各站女子决赛的录像,对27套决赛动作进行了录像统计与分析.女子决赛单个动作的难度集中在1.2~1.6分之间,成套动作的难度均值为13.8分,但具有竞争优势的难度值应在14.0分以上;决赛套向后的动作类型多于向前的动作,前空翻类主要有2种,后空翻类主要有3种;蹦床运动的编排具有典型的位置特征,充分体现在每个位置使用的动作相对固定上;决赛套动作完成的身体姿态以屈体为主,但进一步提高屈体动作的数量,减少团身动作的比例,将是女子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参加第27届世界蹦床锦标赛预赛前16名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发现:世界女子蹦床的竞争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女子蹦床的总体实力已上升至新的高度;"超期服役"、年龄偏大是目前世界女子高水平群体的基本现状,中国优秀女子选手平均年龄为24岁,下届伦敦奥运会仍处于训练和竞赛的"黄金期";目前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最佳难度在14.4~15之间,中国运动员的最佳难度在此范围内,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自选动作难度,并积蓄一定的难度储备,是中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备战伦敦奥运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备战2008年残奥会,发挥田径项目的优势,对近3届残奥会田径项目成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采用马尔可夫预测法对2008年残奥会田径项目的奖牌进行分析预测,从奖牌和金牌的分布对2008年残奥会田径项目的竞争格局进行归纳。认为:中国残疾人田径项目发展迅速,有望进一步保持霸主地位;美国霸主的地位逐渐被削弱,传统强国澳大利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两国与中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南非、加拿大、英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田径项目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金牌分布会越来越分散。我国有望在2008年残奥会获得20枚金牌和48枚奖牌,并针对备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使用Data Volley软件对十运会男排比赛前八名以及部分现役国家队队员的进攻结构和进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男排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的若干措施与建议:(1)增加专位训练的教练员班子;(2)建立对抗陪练部队;(3)发球的稳定性与攻击性融合;(4)提高远网快球能力;(5)战术组合的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电子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的总结分析,找出本次大运会与国内1类运动会和国际大型运动会的差距并对今后陕西省办好更高水平的大型运动会,特别是办好1999年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分析以及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将大大加快北京地区乃至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历届奥运会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指出举办奥运会对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改善劳动力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同时从资金筹措、场馆建设、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北京避免奥运会后可能出现的“经济低谷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主办国优势看2008 年奥运会我国军团竞争实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历届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当届与非主办届所得金牌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主办国优势进行量化,对奥运会不同阶段及不同集团主办国间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主办国优势及金牌数进行预测,旨在为2008年奥运备战及参赛提供参考资料。结论:(1)主办国优势在奥运会中普遍存在并有利于主办国整体实力的发挥;(2)现代奥运会第一阶段的主办国优势明显大于后三阶段,而后三阶段则无明显差别,主办国优势发展至今已趋于稳定;(3)整体实力越弱的主办国其优势越大,反之亦然;(4)经定量预测,2008年奥运会中国主办国优势为0.4040,所得金牌数为42枚左右,很可能超过美国占据金牌榜首位。  相似文献   

16.
福建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05年十运会蹦床男女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录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福建男女选手在动作难度和全套动作高度上相对于兄弟省市具有优势,但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夺牌,女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难度,男子则重点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在动作质量上男女运动员都要深入领会比赛规则的最新技术动作标准,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训练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从影响人手,指出了在北京奥运会的准备阶段,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在抓住这个机会的时候应思考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速滑冰刀革新后对速滑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第17、18届冬奥会男、女速滑成绩对比分析,指出冰刀革新后对速滑长、中、短距离成绩的影响,使用新式冰刀的技术特点及需要进一步适应和完善的技术问题,进而提出有关适应新技术的针对性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海勇  卢玲  虞重干 《体育科研》2000,21(4):14-16,21
通过对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乙组比赛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广泛的调查,得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招生过于集中、办队目的不明确、训练质量较低、资金投入少等问题。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高校运动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游泳选手参加近几届奥运会及本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女子游泳选手本届奥运会上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