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这种转变,不仅源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还由于教育源于生命,依据生命,追求生命.  相似文献   

2.
教育因为生命的未完成性而存在。促进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是成人教育的应有之义。成人学习者在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育时空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主体性水平,对成人教育“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主体性、遵循生命发展特性提出了现实要求。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同一性。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确立,提供了成人教育“关怀生命”价值取向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生命价值取向问卷”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有两所高中仫佬族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仫佬族高中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特征,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他们对生命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高于社会价值的追求,对“现实”价值的关心高于对“未来”价值的思考.仫佬族地区高中学校需加强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科学化”、边缘化、私益化等诸种现象,教育理论研究者面临着身份危机与社会责任的缺失。通过教育理论研究来履行其社会责任,推动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本然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追求“真理性”、“公共性”与“超功利性”的基本价值,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6.
一、生命教育与高效课堂 2006年,由我主持研究的省级教科研成果——构建“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课堂目标。之所以今天再次提出,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涵养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师幸福、学生自信”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生命的完善与美好应是教育最大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生命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改革在重视学生生命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生命的发展。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成为时代所迫。教师的生命划分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体验与感悟生命,获得生命的自我认同感,寻求生命的自我解脱,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教师为探索教育真谛而不断地追求,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推动“三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应然之举。“三牛”精神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的发展追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发展特质和光荣传统等三个方面深度耦合。将“三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为民服务价值观的形塑、开拓创新发展观的涵育以及艰苦奋斗历史观的培养。从思政教育课堂、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条路径切入,确保“三牛”精神的实践育人成效,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三者相互统一协调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学术交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研究,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真善美的自我追求,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个性鲜明、掌握创造智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得不使我们每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从关注“教正确”到关注“教正确”与“正确教”的有机融合。从“教正确”与“正确教”的价值取向、课堂运用价值、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追求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以此呼唤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生命教育突显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符合时代的发展求,就必须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延伸,生命教育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其内涵由生命决定,所以应该从生命的特征、生命存在的领域去探讨生命教育的,必性和有效途径。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包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13.
金君 《科幻画报》2023,(4):148-149
劳动及学校劳动教育在当下社会各种场域中遭遇了许多的困厄局面,如片面否定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挤压了劳动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充分领会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工匠精神”为价值追求,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时空规律,健全劳动教育的体系建设,培育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定位宁波效实中学的课程顶层设计秉承“新教育”的理念,目标在于培养基础厚、后劲足、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时代精英。语文作为基础类的语言学科,其课程规划追求“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共鸣,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本真的生命个体。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道德文化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文化占据主导位置,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儒家道德文化倡导个体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井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信仰,它主张个体发展和社会追步的有机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先秦儒家在封“生命本质”的追问中,寄托了一种封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和信仰追求。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先秦儒家的道德文化及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教育价值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弊端的反思,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相统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平衡和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课程设置、追求个体的真善美等途径有效进行生命教育,使每一个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和珍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从而拥有丰富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李泳颖 《海南教育》2014,(24):50-50
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力、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过程的真正价值追求。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中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应然”提升有极大的能动作用.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所作为:唤醒学生个体的超越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作不懈的追求、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震 《云南教育》2009,(11):12-13
生命教育,似乎是一个新事物,但如果追根溯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始倡导某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例如,《论语》中子路问孔子:“敢问死?”子日:“未知生,焉知死。”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说比“知死”更重要的是“知生”,孔子倡导的就是“知生”的教育,即去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是“两种生产”理论的时代性体现。从“生命共同体”与“两种生产”理论的共生性来看,其思想基石、实践路径及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生命共同体”赋予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新的时代内容。在新时代倡导构建的生态治理共同体、生态和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彰显了“两种生产”理论的时代价值,赋予了“两种生产”理论新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