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蚊子和狮子》是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有的师生认为,作者伊索在创作本则寓言时已把心目中的寓意表达出来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了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这真的是本则寓言的寓意吗?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能称之为寓意。因为这句话只点明了这则寓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整部《伊索寓言》主要是用这样的两种格式(:1)先讲故事,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如此(。2)先讲故事,结尾把寓意点明。如《农夫和蛇》的结尾是“: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们是不会变的,即使人家对他十分仁善。”这些寓意说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2.
选自古希腊《伊索寓言》的《蚊子和狮子》,其结尾被教参评为“点明寓意”、“耐人寻味”,但笔者认为,结尾犯了文学“浅白直露,一览无余”之忌,有“蛇尾”之嫌。故事由两层构成: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利用优势取得了胜利;第二层,写蚊子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却被蛛网网住,长声叹息。至此,寓意已深蕴其中,可文章又来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过的人。”直接点明了主题,一下子让读者思索的兴趣全无,想象的丝线全断。“文以意为主”,不错,一部作品都是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而凝聚为一个艺术整体的,但“文贵…  相似文献   

3.
林夏 《河南教育》2010,(10):52-52
记何满子先生,要从《百喻经故事选》谈起。 《百喻经故事选》是我编选的一本小书。《百喻经》原是佛经故事,后由印度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那个财主一心想盖三层楼却不让工匠从一楼开始盖起的寓言,就源于《百喻经》.  相似文献   

4.
一、虫负虫版与贪官虫负虫版是一种小爬虫 ,是柳宗元寓言散文《虫负虫版传》里讽刺的贪官形象。文中写道 :“虫负虫版者 ,善负小虫也。行遇物 ,辄持取 ,昂其首负之。背愈重 ,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 ,物积因不散 ,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 ,为去其负 ,苟能行 ,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 ,极其力不已 ,至坠地死。”这里通过描写“善负物”、“好上高”、“坠地死”的小虫虫负虫版 ,生动地勾画了贪官的可恶形象 ,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共同本性。1 .贪焚成性 虫负虫版有两个习性 :一是“善负物” ,爬行过程中遇到东西就往自己背上放 ;二是“好上高” …  相似文献   

5.
《读(伊索寓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篇读后感,但它又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别出新意。钱先生没有像通常的读者那样由作者的思想牵着鼻子走,而是在读的过程中掺进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对《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进行“新解”,给每一个故事都生发出新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内容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容易读懂。但课文寓意含蓄深奥,学生要真正体会故事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寓言的特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巧妙设疑,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自悟自得。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并回答问题(?)(?)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也。1、解释加点的词:2、上则寓言的寓意有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准确些,请在括号里面画“√”。(1)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逞强好胜最后终于失败的人。( )(2)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接受别人帮助,  相似文献   

8.
《狼》这则拟人的寓言是以屠夫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两三百年以来阶级斗争的社会现实。 作者蒲松龄是个清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蒙塾里教书,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对人民生活情况比较了解,因而写了《狼三则》寓言,被收集入《聊斋志异》里。本文是其中的第二则。全可分为故事和评论两部分,第一部分可分为五层。文章短小精悍,情节曲折,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9.
吴强 《云南教育》2008,(4):38-39
《矛与盾》这则寓言是“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十五课,它借卖矛与盾的故事讽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人,耐人寻味。教学这篇课文应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0.
意在言外     
赵霞 《江苏教育》2008,(18):24-24
寓言,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它用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被人盛誉为“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无论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是西方的《伊索寓言》,一方面,它们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另一方面寓言这种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古代寓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大胆创新,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发问,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选了两篇《伊索寓言》故事,其中一篇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授本课时.讨论完这则寓言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手法、故事寓意之后,进入了拓展环节:续写此故事。我说:“同学们,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14.
自读导言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熟悉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3.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4.掌握有关古籍的常识和寓言的特点。自读重点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掌握成语的用法。(解说:寓言是“有寓意之言”。语言是载体,寓意是内容。读通原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也是理解寓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领悟出寓意是阅读的第二步,也是阅读的中心环节,积累、运用是阅读的第三步,也是阅读的标的。)自读程序四则寓言各独立成篇,可分而“食”之,逐个击破,还可变换顺序,首先选学,然后依法自读,对一篇而言,可采用“四步法”。…  相似文献   

15.
[创意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16.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李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你们读过哪些故事呀?(生畅所欲言)师:看来同学们真读了不少,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相似文献   

18.
詹丹 《语文学习》2020,(1):59-62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已是成语,为世人所熟知,而《伊索寓言》的两则,又是传统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如1987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和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制《语文》课本[1],都选了这两则寓言,只有《穿井得一人》是统编教材新选入的。  相似文献   

19.
<庄周买水>是当代语文教育家、诗人刘征先生写的一篇寓言式杂文,入选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文笔生动的优秀杂文.  相似文献   

20.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寓言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进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有人说寓言就像一枚果子,果壳美丽诱人,果肉却深藏在里面。寓言教学一直都被我们教师理解为应抓住寓意来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