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周学熙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创办了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为收回唐山细棉土厂而奔走呼号;创建了滦州矿务有限公司,为收回开平煤矿的矿权而斗争;建立了华新纺织公司唐山工厂,为唐山轻纺工业的发展而竭尽全力。他在唐山创办的这些经济实体,不仅是周学熙资本集团的基干,而且是近代唐山工业发展的脊梁。  相似文献   

2.
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实业集团的中坚,其发展石平代表了北方近代工业的最高石平。启新洋灰公司运用超经济手段、规模化发展、垄断经营及多方投资策略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恒够产生、发展和壮大,显示出周学熙经营企业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分析作为民族企业的优秀代表周氏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对政府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周氏企业在华北地区经济现代化中的历史地位等等,对周学熙在近代华北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一个有益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华北棉业史上,周学熙不愧为一个开拓者,本文对此试作三方面的述评:一、直隶工艺总局与华北织布业的兴盛;二、华新纱厂与华北纺纱工厂的兴起;三、全国棉业督办与华北植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主张教育与实业要如影随形,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坚持“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方法,这些主张在“北洋工艺学堂”等实业学堂被付诸实施,并且随着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两个历史人物是同样的引人注目。他们中一位是江苏南通的张謇,另一位是本文要论及的人物,安徽东至的周学熙。就其实业成就而言,周学熙应在张謇之上。周学熙是最早在中国北方采取公司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公司制使周学熙资本企业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资本,但他采取的公司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公司制,存在利与弊,本文将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消息五则     
由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等18单位共同发起召开的“周学熙实业集团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5月上旬先后在秦皇岛、天津两地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论文近40篇,就周学熙实业集团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周学熙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周学熙与张窖的比较研究、周学熙实业集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  相似文献   

8.
论袁世凯的官为商助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袁世凯的经济思想中,官商合作即官为商助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表现有二,一是扶持周学熙近代工业企业集团以为示范,二是扶持近代民族资本蓬勃发展以增强国力。晚清中国饱受外国资本的侵略与冲击,在这种困难情形下,脆弱的民族资本单枪匹马地发展,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具有近代意识、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过程中的开明官僚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官为商助,是晚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周学熙资本企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该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我国近代北方工业的基础。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利弊同行,正因为这种家族武管理的封闭性使它不能像西方国家的家族企业一样延续几百年。当然这是排除了政治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启新洋灰公司成功的奥秘──周学熙实业集团经营之道管窥欧阳跃峰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投资创办的第一个资本主义企业,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营比较成功的资本主义企业。启新的经营成功,大大推动了周学熙的实业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个囊括十几个企业公司,在近代中...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炳贤将近代中国外贸不振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被动贸易,被动贸易既导致我国外贸总量弱小,亦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两者之间负向联动。被动贸易与重农轻商的传统积淀有关,更与昧于大势的近代精神相连。针对外贸水平低下且入超严重的基本态势,他力主扩大出口以及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反对时人的进口限制论。他不赞成外贸政策走向极端,或者纯粹自由贸易,或者过度关税保护,而是主张采取适当保护关税政策,认为此政策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可以发挥保护和促进产业、调整对外贸易,以及提倡国货和改良社会习尚三大功能。他将关税政策视为发展外贸的一种手段,认为经济建设方为根本关键,坚决反对当时的以农立国论和以工立国论,主张确立工农并重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3.
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1894~1897年他在视学贵州期间,创设官书局,引进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改革学制,培养近代新式人才;改革科举,选拔人才,推动了贵州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轨,为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本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09年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客观地反映我国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实力,综合因子排名显示出其发展极不平衡,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现代服务产业的竞争力,为我国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社会,同时也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对职业教育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催生了以学校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次产业革命深化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以企业为本。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第三产业的比例日益增多,这种调整带来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素食产业化是中国餐饮业和食品工业为适应饮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是素食的传统手工制作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发展素食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机遇,在产业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市场等矛盾关系,促进中国素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手工业城市的衰落是近代城市变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典型传统手工业城市景德镇为例,分析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景德瓷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衰落的原因,说明城市主导产业的兴衰对产业结构单一的手工业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徽东至周氏家族在近代以来一直绵延昌盛、人才辈出.他们的事迹主要有:创办或参与创办了我国近代一系列重要工商企业,奠定了我国近代工商企业,尤其是华北地区工商企业的基础;积极从事开启民智的工作;致力经济改革,努力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兴修水利,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周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主要是: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晚清产生的实业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虽然产生较早,但发展缓慢、曲折,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制约实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生源不足、管理不力等,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动力不足,即晚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既不能为实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不能消化实业教育的成果。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晚清实业教育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其作用也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