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大背景下,教师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契机。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性较强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导入,也能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情境,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思维活性,为学生构建信息化语文知识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语教学的整合,给语教学带来了生机。把计算机、电视、投影仪、录音等手段当作教学的补充,或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但是,要通过适当的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为语教学服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争 《学周刊C版》2020,(1):146-146
当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是从实际教学出发,总结了一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积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逐渐被重视的今天,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但我们知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具体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下面,笔者从两方面谈谈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一、创设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自主互助学习平台的构建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艺术融合、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方式结合的重大举措。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平台,激活高效课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沟通分享、个性展示的舞台,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的学习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新的课堂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以来,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广大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全新发展,全面地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新课改的要求不仅仅是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地位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转变观念,在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前提下,努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教学道阻且长,结合学情摸索适合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将"画图"教学巧妙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与文本高度融合,优化语文课堂,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教师而言,既加强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又提高了语文教学能力;对学生而言,促进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势头正盛,许多人对"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这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见, <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和写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含苞欲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术就是那映衬花蕾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可以说,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课堂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抽象、简约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要善于利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彻底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使用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让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事半功倍。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上课兴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那么,  相似文献   

14.
李婷 《甘肃教育》2020,(6):61-6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与语文学科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使语言文字兼备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渠道的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呈现崭新的面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网络资源,尝试网上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依托信息技术,促进读写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辅助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大量例证在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拓展学习空间、提升阅读感悟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语文课程的吸附力与承载力明显增强。整合之后的语文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通过改进语文教学教法,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创设各种语文活动,开拓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相似文献   

19.
义务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是新时代教育的需要。依据“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指的是作文教学中应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评价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作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蒋金龙 《考试周刊》2011,(91):46-47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以及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学结构模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真正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方能适应并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