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9月,厦门发生了一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在厦门全市全力应对疫情之际,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以下简称厦门广播)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新闻作品,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本文以厦门广播推出的《真实记录》组合报道为例,阐述地方广播媒体如何聚力融合传播、唱响主旋律、传递抗疫正能量,在疫情防控宣传中彰显广播主流媒体价值,今后又该如何在优质产品创作上实现破局。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交流中心揭牌仪式——暨两岸四地新闻传播研讨会"于2008年6月7日—9日在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3.
卞玺 《新闻窗》2014,(3):84-84
厦门是离台湾最近的特区,厦门卫视是最懂台湾的媒体之一。厦门卫视的频道定位,正是从厦门这个现代化宜居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对台特殊的地缘优势积淀而来,《两岸新新闻》是厦门卫视的天然特质。  相似文献   

4.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时下,媒体融合进程加快,规定并促发着新闻现场报道向更高的标准看齐.其中,主题策划型现场报道以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呈现、互动性的话语策略成为融媒体语境中现场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中,笔者试图以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题策划型现场报道《厦门走透透》为研究样本,总结融媒体语境中主题策划型现场报道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更深入地探析《厦门走透透》对构建城市文化景观、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力等维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莉 《青年记者》2022,(23):70-72
超级编辑部是媒体深度融合中的新形态,本文借助可供性理论,对超级编辑部的技术、关系及产品可供性进行分析,尝试建构其可供性框架,对媒体深度融合下的超级编辑部功能、运行、未来图景展开探讨。本文认为,超级编辑部表达着未来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即不断拓展着人的感知、经验和思维。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大编辑部模式不仅应用于传统电视媒体,而且应用于视听新媒体。本文探讨了基于社会价值增值和经济价值增值的电视媒体大编辑部模式的流程再造,并以中央电视台关于香港游客在马尼拉被劫持事件的系列报道为例,解析了大编辑部模式促使电视节目价值增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报社概况与性质《鹭江报》于1902年4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厦门出版,创办人是一位旅居厦门多年的英国牧师梅迩·山雅各。开头编辑部成员只有9人,以后陆续增加到13人。除山雅各身兼总主笔、总经理外,其余12位编辑部成员都是中国人,姓名如下: 马约翰、胡修德、郭子颖、周之桢、冯葆瑛、徐友白、卢戆章、雷崇真、林砥中、陈梦坡、汪荣秋、连横。以上12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厦门当地的知名人士,二是厦门及闽南各地的基督教牧师或教士,三是受聘的知识分子。前两类人,在现存的《鹭江报》上,未曾见过他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6月16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五届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海峡分院授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和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蒋达德共同为海峡分院揭牌。据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海峡分院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是《新  相似文献   

10.
刘宏 《青年记者》2017,(19):51-52
媒介与媒体的发展 历史地看,书籍无疑是媒介,不过很少有人把它当成媒体.因为书籍并不定期出版,而按时出版是媒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媒体要及时影响大众的看法.此外书籍还缺少一个编辑部,书籍突出的是作者,而编辑部是媒体的标配.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创办的厦门卫视作为大陆第一个以闽台文化为特色的电视卫星频道,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5亿+观众的跨区域媒体。在新媒体以及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逐渐式微,营业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分析当前厦门卫视的媒介生态位,并提出通过与科技公司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媒介融合、转变观念,变"内容"为"产品",最大化发挥闽南文化的品牌效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如何运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编辑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法】总结人民日报社AI智能编辑部的探索经验。【结果】【结论】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集全媒体AI编辑制作、内容辅助审核、低代码开发、智能化中台、端侧智能等特色能力于一身,持续推进AI、AIGC、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创新应用,多元化助力全媒体宣传报道提质增效,渐进式构建全媒体新闻生产新生态。为媒体同行提供新兴技术助力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赵琳 《传媒》2016,(20):26-28
9月15日,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了厦门,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与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抗台报道不同,厦门日报社此次抗台报道以媒体融合为引领,融媒体快速反应、主动作为、连续作战,高强度长时间连续首发播报,新媒介多样式呈现,成为防台报道的主力军和首发阵地,展现出党报融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全新状态,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辐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出版广角》2019,(5):51-53
得益于新兴媒介技术而形成的融媒体环境给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的编辑理念、编辑能力和编辑部机制都面临滞后危机。此种情况下,编辑人员必须全力树立融合意识,同时不断提升融媒体所需的融合编辑能力。总的来看,推动编辑工作与新媒体融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编辑导向,建立融媒体大编辑部制,则是融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7日上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央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全媒体集团,目的是以"媒体+金融""媒体+技术"思路探索破解媒体融合发展难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整合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优质的财  相似文献   

16.
浅议社会阅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2007年4月2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阅读学会共同主办的“世界读书日在厦门:多元媒体时代的阅读问题”研讨会,在厦门市文联礼堂召开,来自全国图书馆界、语文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的60多位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世界读书日,畅谈阅读的热点话题。《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为使图书馆界了解阅读学的研究现状及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情况,特组织编发了一组文章,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新闻前哨》2005,(6):25-25
我国首家整体股份制媒体诞生据《中华新闻报》报道:4月18日,我国第一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一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隆重揭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在揭牌仪式上说:“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行业报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琳 《声屏世界》2016,(7):10-12
2016年4月,北京新媒体集团揭牌成立,宣布与奇虎360在资本层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步上线了第一批产品.作为北京市近年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动作,北京市新媒体集团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其内部的运营机制是否走出了一条新路?北京电视台又是如何与奇虎360达成了合作?本文将详细解读北京市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林敏 《东南传播》2023,(3):76-78
地方媒体肩负着重要的国际传播责任,应当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本文以厦门卫视对外传播实践为例,对新时代地方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探索,并从叙事手法、创作视角、内容选择、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五个方面提出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卫视是一家地方性的卫星频道,它立足海峡西岸的厦门,致力于发展成为在全球泛闽南文化圈里有广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电视媒体。那么,面对覆盖区域有限性和战略定位广阔性之间的矛盾,厦门卫视将如何在超越有限覆盖,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寻找突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