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真实地载录了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研究历史、了解国情的信史,是决策参考、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档案利用是档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试作探索。一、建立多维的档案信息系统档案是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如何使档案扩源增效,变单为多,使单体成为集合体。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形成多维的档案信息系统。一是建立多次档案文献。档案是原始文献,即一次文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编制档案二次文献,即档案检索工作,并汇纂档案三次文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档案文献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珍贵历史文献,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文章通过对近二十年抗战档案文献进行期刊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可视化分析,阐明了在抗战档案文献研究成果、地区和内容范围等方面特点,提出抗战档案文献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收集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猷籀纂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档案文献编纂者在收集档案文献过程中要全面收集,做“勘妇”,又要巧妙收集,做“巧妇”,唯有如此,才能做好档案文献编纂的大餐。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新型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受其影响,档案文献编纂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档案文献的检索、收集更加快捷,而且档案文献的编排更加便利,公布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新型传媒环境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均藏有一定的珍贵档案文献,它们是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历史作用。然而,现有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于基层实际,通过访谈、问卷、文献梳理等方式,调查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系统归纳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对策,以通过横向比较促进我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构建完善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体系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教学方法应用与教学手段完善等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档案产生而产生的。先秦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先秦学者在他们从事书籍、文献、档案的整理和编纂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编纂原则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编纂成果。先秦编纂理论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今天研究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其编纂思想是对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个课题。据本人所知,目前有关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还不多且缺乏资料性和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至今的"比次之书"数量巨大,然而真正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纂辑"之学的文章较少。如何进一步发展、繁荣档案的纂辑之学,我们认为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所遵循的"述而不作"的原则、体现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以及所蕴含的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与方法等,对于提高我们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水平,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的档案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举凡历史、传说、文学、思想、宗族、民俗、生产、生活等一切成就,都通过档案以多种形式保存了下来。客家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但档案文献的原始性、真实性、感染力,是其他媒介无可替代的,故档案文献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开展客家廉洁文化的考察与研究时,可以看到客家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客家廉洁文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修的《资治通鉴》在文献编纂学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充分反映了其丰富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文章从档案文献编纂的过程控制、原则指导、形式创新三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并重新阐释了司马光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创新之处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师德类档案资源的建设存在亟待开拓与充实。师德档案文献具有专业性、长期性、交叉性、主观性等不同特点,编研师德档案文献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师德档案不仅对高校师德建设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予学校形象、校风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人教育档案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亦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文献学科分布、文献研究层次分布、文献期刊分布、文献作者分布与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等几个方面,对30年来期刊中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昔阳县长岭村成批档案,时间起自1944年,止于1984年,总计70册(卷)。这一宗大体尚存的村级档案,不仅描绘出包括抗战、减租减息、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及新时期初期在内的现代华北乡村历史全程的基本轮廓,也是这一特定时代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写照,是几乎所有影响20世纪后半期历史之"重大事件"的基层记录。作为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现存基层档案文献之稀见"标本",长岭村级档案也是"集体化时代"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区域乡村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文本参照。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献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近百年来,中国档案文献蒙受了重大损失,教训深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档案编研顾名思义就是编辑研究,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文献进行查选、考订、加工、编排和评介,以专题的方式提供档案信息的工作。它是主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一种文化,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其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图书、图册、电子出版物等)涌向文化市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在传承人类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文化市场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是从事生产建设、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据统计,至1988年,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档案馆、室3356个,是不可忽视的文献集藏机构信息源。但从基层档案馆、室的实际情况来看,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利用亟待加强。主要问题是: 第一,档案意识不强。表现在部门或个人在生产工作实践和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按照档案法规移交档案馆、室集中管理,而是据为已有,或交点存点,或随心所欲时交时不交,材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我国档案界学者对国际档案大会相关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出该领域主要研究热点的分布图谱,归纳总结我国档案界学者对国际档案大会的基本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热点,并对该领域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较全面地掌握国际档案大会的研究状况,为我国档案界国际交流提供借鉴,为该领域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新形势下广大档案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学校及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对曾国藩的研究从单一的历史评价,到1995年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到2006年、2009年、2011年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举办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促进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曾国藩文献档案是曾国藩研究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本文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文献档案这一重要信息的传播途径,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以资文献档案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