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出生于20世纪初年的法国里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并很快获得了飞行证书--事实证明,那更像是一张"生命契约".飞行,远离大地和人类,给了圣埃克絮佩里观察人类生存和思考人类存在的新的空间.1926年,他在《银舟》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飞行员》.在此后的18年里,他飞行,写作,写作,再飞行,直至在1944年的7月31日,44岁的圣埃克絮佩里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永远消失了--消失在空中.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在桌子上摆了一个夏天也没看,以为是童话,给小孩看的。近日偶然一翻,吓了一跳:它根本不是什么童话书,而且,作者和小王子的形象印在50法郎的钞票上!  相似文献   

3.
1942年的某日中午,在纽约的一家餐馆,流亡在此的法国飞行员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在一张餐巾纸上随手画出了一个金发少年,和他一块吃饭的美国编辑尤金·雷纳尔很喜欢这个形象,就鼓动这位42岁的法国人把它写成童话。第二年,《小王子》在美国分别以英语和法语出版。故事的主人公小王子,独自一人住在一颗非常非常小的小行星上,他爱上了星星上仅有的一株玫瑰,又因对花儿的虚荣和谎言感到失望而出走。他游历了六颗小行星,见识了上面住着的一些怪人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他在荒凉的撒哈拉沙漠遇到了…  相似文献   

4.
岳东辉  刘晴  肖娜 《大观周刊》2011,(43):78-78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和谐交往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师生之间要有高质量的沟通.真正在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李晓燕 《大观周刊》2012,(32):252-252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师与学生已决非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体育课不再是教师教,学生模仿,而更多的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能否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良好。  相似文献   

6.
张华 《信息系统工程》2010,(8):117-117,11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景,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着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相似文献   

7.
赵秀娟 《大观周刊》2012,(40):172-172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人与人这间有着“母爱”、“友爱”、“情爱”等,还有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师爱。这种爱在学生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母爱,它并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亲情关系,而是教师的职业中特有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你是教师,就必需真心实意的对待学生,应该像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教生如己,爱生如子。否则就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冬 《大观周刊》2012,(37):335-33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在倡导“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娘保 《大观周刊》2012,(47):391-391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  相似文献   

10.
郑景娜 《大观周刊》2012,(13):145-145
本文分析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改变与学生的接触方式;赏识教育,改变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有两次大转型,一次是殷商之际的汤武革命,完成了由“神”到“圣”的转变;一次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由“圣”向“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传记文学<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出版前怎么看也不具有"畅销相",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小学校园生活,并回忆对自己成长影响深远的巴学园小学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书的内容是51个真实的生活小故事,在报刊上连载两年后汇编成册,仅可勉强算成功人士的传记文学(作者黑柳彻子为日本著名电视节目女主持人),但又不是作者的成功史,内容也  相似文献   

13.
不同群体与新闻媒体的关联度不同,这是值得研究的“受众与媒体的关联度差异现象”。公务员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是“多元的互动关系”,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新闻媒体发生交往,或接受采访、或应对质询、或发布信息、或投稿撰文,应当说,掌握与新闻媒体交往的艺术,是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李经萍 《大观周刊》2012,(30):301-301
教育改革的内容早就表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客体。“教”与“学”是同时的,是矛盾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试教育”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沈从文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与沈从文原本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关联.关于闻一多、沈从文之间的关系,还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初登文坛之时,当时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对沈从文有很大的帮助,依靠他主编的《晨报副刊》,沈从文的作品得到很多发表机会,同闻一多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因此有人把他们都认为是“新月派”,后来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任教时,两人的关系密切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王会敏 《大观周刊》2012,(28):277-277
一、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幽默”来自英语“humor”,英语的“humor”来自拉丁文,拉丁文“幽默”愿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同事之间的交往需要这种“润滑剂”,师生之间更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这可以避免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磨擦或感情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不同群体与新闻媒体的关联度不同,这是值得研究的“受众与媒体的关联度差异现象”。公务员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是“多元的互动关系”.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新闻媒体发生交往.或接受采访、或应对质询、或发布信息、或投稿撰文,应当说.掌握与新闻媒体交往的艺术.是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就业对知识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而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还表现出诸如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扭曲、师生关系陌生等众多具有不良倾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的语言文化学和语言哲学都比较注意颜色词和知觉之间的关系,因为这除了与文化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外,还是人的知觉、认知、心理、重新识别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很好的例证。戴维·E·库珀说:“在不同的社会里颜色词确实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点并不奇怪。据估计一般的人能够鉴别光谱上大约七百多种不同的颜色;然而在大多数语言里,常用的颜色词只有一小撮。这意味着每个颜色词都是色谱上很大一块的标记,每一块都包含许许多多深浅不等的颜色。但是没有理由认为所有民族会以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在人的建构和社会建构中起到深层的作用,因此,话语是文化和思想的具体方式和形态.”①社论是报刊编辑部声音最有力的表述和言说,《群众》周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反映了战争年代中国的主流“革命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