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歌曲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例如用明喻的:(一)有比喻词①“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冰冻,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邰正宵《九百九十九朵玫瑰》)②“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张学友《吻别》)例①连用三个明喻,把抒情主人公那种深沉、强烈而又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郑超 《湖南教育》2009,(6):61-61
手中紧紧拽着的风筝 不知从哪一刻起 已从手心滑落 而你说 断了线的风筝还能飞得远吗  相似文献   

3.
风筝·野草     
纯白的风筝断了线,不断坠落。天空中,几朵白云像草原上的绵羊,似无忧无虑地在玩耍,纯真如我的童年。忽然之间,我长大了。长大的感觉,却是悲伤。遥想小时候,那个小小的天地,容纳了我与伙伴们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和调皮贪玩。沙子堆、石头堆、大树的枝干,噢,还有那只纸糊的纯白风筝,组成了我欢乐的童年。如今,我却悲哀地发觉,我已失去了那份纯真。沙子?不过是二氧化硅。石头?碳酸钙而已。加工之后,产物很值钱。纯白的风筝不再纯白,断了线。□马叶墙角的野草被遗弃,顾影自怜。我的伙伴们也未能幸免凡尘的污俗。早已不是那个今天“我不跟你玩了”…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朋友     
相关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纸船和风筝》、《争吵》在你的身边,有没有朋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在你最伤心的时候陪伴你呢?你又有没有和朋友争吵过呢?临近毕业的小朋友也许会更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吧!因为毕业意味着分离,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懂得了珍惜同学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是一只被妈妈牵在手中的风筝,现在我依旧是一只风筝,一只飞得很远,却被牢牢缚住的风筝。我曾问妈妈:“能给我一些自由吗?”妈妈回答我说:“我不给你自由是不想让你误入歧途,像风筝,断了线,后果会怎样呢?”是啊,断了线的风筝最后总会坠落的。星期六,我坐在窗前写作业,桌旁是堆积如山的辅导材料,我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忽然发现一只风筝,一只飞得很高的风筝。于是我的心中升起一种冲动,想去看看那只风筝。走出房门,我问妈妈:“我能出去玩一会吗?”“作业写完了吗?”我低下头默默地走回房,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那只风筝,埋下头,继续写作业。…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一书,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由受挫到新生的成长过程。风筝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个叙事的符号贯穿全文,对理解主人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本文从主人公与风筝相关的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解析主人公人性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下雨     
云朵飘过来了像一片片风筝停留在童年的天空断了线的快乐你要飞向哪里你迷失于是你哭了一滴一滴,落在我的面颊哦,原来是童年的屋檐在漏雨……下雨$湖南省沅陵县一中@聂铭  相似文献   

8.
离别     
一季开始是那么简单清水加卵石水仙花开了我的心成了风筝放飞在另一片高深的天空结束如此容易现实减去梦水仙花枯了断了线的风筝竟没人收留春天水仙还会发芽风筝再飞那是别人的故事了离别!430404$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高二(14)班@胡贝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2006,(5)
《放风筝》胡玥琪6岁指导老师林碧鹃《风筝节》吴虓8岁《放风筝》王子贤指导老师赵立明《福娃风筝上天空》马仕瑾7岁《我们站在大象身上放风筝》杨淋涛6岁指导老师林玫彤春天里,放风筝是最好玩的游戏啦!我们的小读者,也寄来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主题作品,真是有趣又漂亮!还没有参加我们主题征稿活动的小朋友,快行动起来吧!春风吹呀吹,风筝飞呀飞,带着我的梦想,飞向红红的太阳。上海市江月7岁今天,爸爸给我做了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我们两个一起来到公园里,爸爸举着风筝,我拉着线跑。可是,放风筝看着简单,自己放还挺不容易呢!后来在公园里一位伯…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你见过啄木鸟啄虫子吗?现在,你也当一回啄木鸟吧。不过,啄的不是虫子,而是错别字。来比试一下吧,看谁“啄”得又快又准!你哭过吗?那你想过为什么哭泣吗?看看桓丽佳、李白坚老师的《我们为什么会哭泣》,你就会发现,原来哭泣也可以做文章哟。你写作文时,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呢?那是因为你没见过蜈蚣风筝,见了蜈蚣风筝,再看看施建平老师的《从蜈蚣风筝说起———谈文中线索的安排》,你就清楚了。张成新老师又有制胜法宝传授给你,可要好好研习哟!金子?同学说有一种“折磨”叫快乐,你看了以后,一定会举双手赞同,谁没经历过这种折磨呀!裘丹妮同学…  相似文献   

11.
小女孩拿着风筝哭丧着脸,"爸爸,没有风,风筝放不起来。"爸爸说:"没有风?你自己不就是一股风吗?""我自己就是一股风?""对呀!你跑起来,不就是一股风了吗?"在父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来澳大利亚的悉尼留学已经有一年了。经过近半年的语言培训,我现在是10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一)的学生。这里的环境和学习课程与国内大不一样,没有了北京的喧嚣热闹,也没有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一切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慢条斯理。刚到这里时,一下子从泰山压顶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轻飘飘地不知所措,还真有点不习惯!  相似文献   

13.
李荣灿 《班主任》2006,(3):39-40
风筝,是蓝天的旅客,是飞翔的梦.有了线的牵引、风的推动,风筝飞得平稳、安详;然而,断了线的风筝,风却成了它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芮秋今天非常高兴,因为爷爷说今天要给她一个惊喜。每个星期六,爷爷都会带小芮秋出去玩。这次,爷爷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大风筝,一个比芮秋还大的风筝,芮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筝!“走,我们放风筝去。”爷爷说道。他们来到了海滩。今天的风很大,特别适合放风筝。“好,芮秋,你抓住风筝,然后我把它放到天上去。”爷爷说道。于是芮秋紧紧抓住风筝,沿着海滩跑了起来。过了一会,爷爷感到线拉紧了,于是他喊:“放开风筝!”但是风太大了,芮秋没有听到爷爷喊她。“好了,芮秋,现在轮到你来放风筝了!”爷爷把好了风筝后对芮秋叫道,但是奇怪,芮秋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15.
小女孩拿着风筝哭丧着脸,“爸爸,没有风,风筝放不起来!”爸爸说:“没有风?你自己不就是一股风吗?”“我自己就是一股风?”“对呀,你跑起来,不就是一股风了吗?”在父亲的指导下,孩子快乐地玩着风筝,尽管没有飞得很高,但还是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7.
Let''''s go out     
小朋友好,《Coco学英语》专栏又如期和你们见面了!阳春三月,这里天空更蓝,花更红,柳更绿,莺歌燕舞依然是勃勃生机一片。听!Miss Coco在唱歌,是那首不变的老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来,带上你的风筝,跟Miss Coco一起去踏青吧!  相似文献   

18.
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叙事源于风筝,又结束于风筝。本文通过解读风筝在小说叙事中的隐喻与意象,剖析了主人公自我救赎与自我身份构建之路,进而揭示了忠贞与背叛,悔罪与救赎等复杂的人性纠结。  相似文献   

19.
    
我看到你把那风筝抛向高空,又把那乌儿刮进苍穹;到处都听得出你在行进,似少女的拖裙掠过草丛——啊,风,你整天整天地吹动,啊,风,那鸣响就是你高亢的歌声!  相似文献   

20.
看了第一期下半月刊登的《棍棒与糖果》一文,我非常赞同文章的观点: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这一点,我感受颇深。 有一次,我在批改学生写的作文《放风筝》时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赵佳杰写得不好,但我给他的评语是:“称能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完整,很了不起;老师认为如果你能把‘风筝是怎么放起来的’这一部分再写得具体些,那么,文章会更生动。建议你再去放一次风筝,细细体验,你一定行!”到了第二周,他拿了一篇作文来到我的办公室,说:“这是我在星期天第二次放完风筝后写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